查看原文
其他

院系纵览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高知深,料以奇胜

吉大招生 2024-01-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是在2000年新吉林大学组建后由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长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院长寄语 


院长:张立军

“在人类拥挤的生存空间里,唯一可以使人摆脱拥挤感觉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创新之路”,欢迎大家加入具有近70年历史、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在学院的努力学习,在新材料研究的创新之路上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的脚印!



— 学院概况

材料学院下设5个系,分别为材料科学系、金属材料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和材料加工工程系。学院现有4个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包括材料物理专业和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由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专业构成,自2018年开始,学院按材料物理专业和材料类进行本科招生。材料学院具有学科齐全、理工结合、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等特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以立足东北,面向汽车、轨道交通制造业为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ESI排名2004年起进入全球前1%,2014年起进入全球前1‰,2017年被列入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82人,实验、工程技术人员4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学院通过引育并举,不断优化完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了一支整体水平高,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并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师资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吉林大学原校长

李元元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吉林大学常务

副校长郑伟涛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蒋青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原院长王慧远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鄢俊敏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

郎兴友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院长张立军教授

国家级领军人才

张春玲教授


学科、专业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重中之重学科),涵盖“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材料学”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吉林省重点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1”工程一期、二期和“985”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我校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稳定于全球第34-37名)的两个学科之一。在2015年吉林大学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评审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高峰学科(第二名),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科专业结构图

学科专业情况


实验仪器与设备

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

先进金属材料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

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

吉林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研究中心实验室部分仪器设备


科学研究

学院在材料科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学院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课题、杰青项目、优青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30余项,共获经费近2亿元。多年来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各1项,部省级一等奖15项。2022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千万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超千万横向项目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高水平论文1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6件;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人次,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在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车用工程材料、薄膜理论、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微观机理、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现代成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些成果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研究方向

获奖证书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科技进步奖证书

学生学术海报获奖作品

学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科学素养与工程素养(双核心素养)养成教育,注重创新型实践教育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为深化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学院同国内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订了本科生“2+2”、“3+2”、“2+3”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分别签订了“3+1+1”联合培养协议;研究生实行多种形式的贯通式培养,每年派出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新冠疫情前,学院组织超过10%的学生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国际会议和短期国际学术交流坊活动。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名、研究生800余名、教职员工超过180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办学,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材料类专业设置。


育人理念

美国休斯顿大学学术工作坊

日本东京大学学术交流活动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

学术夏令营

英国剑桥大学学术工作坊

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短期授课项目

学生代表与教务处领导交流座谈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毕业典礼

本科学生在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实习

专业实习


课外活动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技能训练、科技活动、课外培养计划、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开放性创新实验以及各种学科竞赛。


学院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以“阳光爱心学校”为社会实践载体,开展材料学院学科文化节、党团日活动、合唱比赛、辩论赛、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并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21-2022学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2项,获得国家级立项21项,省级项目40项,校级立项41项,申请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了推进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外探究性实践学习,促进学生了解先进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2021-2022学年,学院开设了34项开放性创新实验,共有350多名学生参与了实验项目的训练;此外还有总计200余人参加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永冠杯”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2022学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同学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参赛,共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项目54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5项,在为学院赢得荣誉的同时,学生们也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永冠杯”铸造大赛决赛现场

创青春“挑战杯”获奖师生

我院本科生在第三届“青年之声

青春创客”总决赛中获奖

我院师生在2018年“创青春”

大学生创业挑战赛中荣获金奖

运动会上健美操表演

科技作品巡展

篮球比赛

杏花节舞蹈表演


学生就业

学院本科毕业生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到与材料科学(工程)相关的国家机关、研究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公司,从事技术管理、科研及教学、新材料(新工艺)的设计与开发、材料检测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2022届学生中,出国占5%、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数量约占学院毕业生总数的45%,本校升学率为20%,就业学生中就业率高达92.6%。



— 专业(类)介绍

自2018年起学院按“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类”进行本科招生。材料类招生,学生入学后按材料类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第3学期结束后进入分专业培养阶段。


材料物理

材料物理专业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材料设计知识基础,掌握物理与化学基础理论,具备工程应用分析能力的科学及工程方面创新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材料相关专业领域经过5到10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科研能力和工程素养,能够胜任科学研究与工程管理业务岗位工作。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A、材料科学测试方法、原子物理学A、凝聚态物理、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物理学、量子力学A、热力学统计物理A、金属材料学、普通化学、X射线学、高分子科学、专业导论、纳米材料导论、专业英语等。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读书报告、认识实习、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材料科学综合训练、材料物理基础化学综合训练、开放创新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


材料类

材料类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金属材料工程模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模块进行培养。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知识基础,掌握塑性理论,具备良好的知识更新、自我完善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成型加工、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材料设计、性能检验、生产制造、管理规划等领域从事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经过的实践锻炼,能够初步具备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与交流素养,能够胜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业务岗位工作。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B(双语)、材料工程基础(双语)、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表征、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全英)、固态相变原理、凝固和组织控制原理、材料热力学(双语)、先进热处理技术及装备、复合材料学B、表面工程、物理化学G、有机化学K、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B、聚合物成型加工设备及模具设计等。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工程训练、工程制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实验学、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实验、材料性能表征实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材料合成、聚合物改性、高分子材料成型实验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并于2022年6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富有良知与社会责任感,兼具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具备以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基础、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导、以矿物材料为特色的专业知识体系,并能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材料工程基础(双语)、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表征、结晶学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体工程与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功能材料、矿物材料基础等。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工程训练、工程制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课程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实验学、结晶学基础实验、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实验、材料性能与表征实验、材料工程基础实验、粉体工程与设备实验、矿物材料基础实验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与合作意识,恪守职业伦理;主动面向科技、经济和社会重大需求,具备发现分析和创新性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学术和生产管理等领域发挥引领性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最终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双语)、材料工程基础(双语)、材料性能与表征、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制造技术基础、检测技术及控制基础等。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

工程训练、工程制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实验学、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实验、材料性能与表征实验、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材料成型原理实验、焊接结构力学实验、三维实体造型实验、板料成型数字化模拟实验、焊接工装实验、液态成型实验等。



学院官网:

https://dmse.jlu.edu.cn/



内容来源: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品单位:吉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往期推荐

1

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

2

院系纵览 | 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学慎思 精诚致远

3

院系纵览 | 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坚守仁心良术 播撒大医情怀

4

权威发布!吉林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