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1月25日 下午 9:50 被检测为删除。
郑也夫 | “兄弟伯叔”与“哥们儿”:语言社会学的视角
前日,会社推送了渠敬东老师的《语言与文字的社会学问题》一文,勾勒了语言与社会的复杂关联和广阔学术前景。事实上,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社会语言学长期处于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传统中,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针锋相对,却鲜少与社会学领域正面对话。本专题的意图即是邀请社会学的读者进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展现语言学在社会科学分析中的穿透力。 本专题既以“邀约”为名,将以两篇社会学家的文章为起点,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说明为什么社会学需要关注语言,接下来则拣选社会语言学中别有生趣的中文实证文章(尽管该领域主流文献仍是英文的)。这些文章大致涉及语音、字形、词汇、会话、言语社区、方言和语言政策等经典研究对象,展示了问卷、语料库和民族志等多种基本方法。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背后的问题意识或明或隐地呼应了从古典到现代的不同社会理论,体现了语言在人际互动、族群认同和社会规范中的作用。专题本身但求精辟有趣而不求经典全面,若想要系统了解社会语言学,游汝杰老师的《什么是社会语言学》或许是不错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