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评】基隆港上的静寂工人与伤心的人类学者

颜和 社會學會社 2022-12-16


颜和,社会学学徒,文字女工,的得地十级学者。致力于寻找学术知识生产与公众之间的连接桥梁。(往期文章:《我走进职校,看见“混日子”背后的期待、无奈与悔恨》;《“社科热”的陷阱:年轻人热衷社科,是破圈的假象还是另类的鸡汤?》)



心理咨询师魏明毅在会谈室待了十余年,倾听过无数人的苦难,心中仍有难解的困惑:一张张痛苦的面孔背后,究竟发生过什么?而人类学就像“心似落海”时所看见的浮木般被她紧紧抓住,促使已到中年的她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借田野进入他者的生活世界,去探寻痛苦的社会根源。


因某个研究课题,魏明毅意外与基隆港结缘,继而走进了基隆码头工人的生活现场。她住进码头工人家中,跟随二十多位受访者穿梭在不同的空间,从码头到候工室,从茶店仔到小吃摊,描绘出“1960年代末至今的世界经济版图、跨国供应链、货船、地方社会、文化,以及码头上的男性工人所共构的城市写真”。这趟田野旅程最终写成了魏明毅的硕士论文,后来改编为《静寂工人》一书出版。


上升与跌落:全球化浪潮下的基隆码头工人


沿着十几位码头工人的生命长河,魏明毅回溯至1960年代,当时的基隆港受惠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吸引了无数外来青年奔赴此地成为码头工人。在取得高额报酬的同时,他们也承受着代价,24小时持续运转的跨境供应链形塑了他们独特的工作形态,使他们必须在码头附近时刻待命,继而隔绝于其家庭与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成为陌生的丈夫与父亲。


魏明毅尤其注重观察社会关系网络及情感纽带,她敏锐地注意到,全天时候工塑造了工人们以男性气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即gâu(台语中指“有本事”)——以及相伴而生的由女性劳工组成的娱乐产业。这些娱乐产业并非简单的消遣与消费场所,亦有着特别的文化意义,是被魏明毅概念化为“伴文化”的一种家庭之外的特殊情感网络。困顿时刻,是茶店仔的阿姨们承接住工人们无处言说的生命困境,满足着他们“彼此为伴”的渴望。


直到1990年代末,原本为基隆港带来财富的国际货船驶向利润更大的地方,台湾地区在全球政经版图上的位置也发生着改变,数以千计的码头工人的命运骤然翻转。次条推送所节选的部分(第五章第三、四小节),便展现了基隆码头工人沦为全球化“弃民”的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在政治经济层面被驱离劳动市场,工人们“在退守的家屋内也因无能与无力而成了无语的父亲和丈夫”,从gâu lang(很有本事的人)跌落为pìnn-bo-lian(变不出其他把戏的男人)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基隆码头已摇身一变观光胜地,游客与新资本的涌入很快遮蔽了码头工人的落寞背影。而码头工人全面失能与失声的局面,却往往被简单归因于他们在经济市场中不利的劳动条件。作者认为,在全球化的冲击来临之际,政策、社会福利和地方社会的文化情境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缓冲作用,使得底层劳动群体不得不以孤立且脆弱的肉身无声地承受重击。对此她发出悲切质问:“新自由主义所赋予的自由,到底是给‘谁’的自由?”


如今繁华的基隆港[图源:verse.com]


伤心人类学:面向公共的学术写作


近年来,中文出版领域涌现出不少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度的大众学术作品,《静寂工人》可谓是该领域图书中的一个极佳写作范本。它改编自魏明毅的硕士学术论文《基隆码头工人:货船,情感及其社会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学术研究如何以深入浅出的样貌抵达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结构编排上,《静寂工人》不再按照常见的学术八股,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田野点情况、文献综述等方面来组织内容,而是以摆早餐摊的“清水嫂”和拖车司机“李正德”两个典型人物,和他们各自身处的典型生活/工作场景为引入,将读者一下子拉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先仔细描摹他们“静寂”“失语”的现状,再给出转折:他们的生活并非从一开始就如此“静寂”。随即回溯至码头工人初来基隆的六零年代,层层抽丝剥茧,展现他们从辉煌到没落的整个历史过程。


写作风格上,魏明毅的语言优美深沉,结构起承转合,多处设置伏笔悬念,赋予了平凡百姓的故事以史诗般的跌宕之感。学术性的思辨通过文学化的书写自然地流淌出来,码头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细节被悉数展开:沉默而压抑的中年男人,隐忍而坚韧的妻子,在破碎家庭中长成叛逆模样的儿子,周旋于形形色色的客人之间、却又拥有令人敬重之魄力的茶室老板娘……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幕幕鲜活的场景,不禁使人联想起杨德昌、许鞍华的电影画面。


许鞍华在《女人,四十》中塑造了一位女性照护者的形象,而作为全书首个出场人物的清水嫂,不正是在本色出演属于她的《女人,四十》吗?[图源:douban.com]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以“我”的第一人称始终在场,田野对象的喜怒哀乐被她尽收眼底,化为字里行间涌动着的真切关怀,她坦言情感的高度介入使她“伤身也伤神”,这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忧郁、露丝·贝哈之伤心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指向每一位田野者都会遭遇的伦理问题,即:情感,在田野中应当如何安放


一个安放情感的例子:作者在和被访者互动的过程中捕捉到了很多小细节,因与主体内容的相关性不强,便放在了脚注里。


答案仍在风中飘扬,但研究者已无遗憾——田野中的伤心“生成了力量与实践的自动转轴”,使她今后无论以何种身份奔忙于何处,体内都“包覆着2009年甫新生的田野魂”。这是码头工人们的生命经验给予她的力量。


静寂与喧嚣:照见无名者的生活


把视线转回码头工人的命运。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席卷与跨国供应链的变动,是否意味着必然会有劳动者在此过程中被淘汰、牺牲?魏明毅认为并非毫无出路:


尽管国际经济市场引动灾难危机,但政策的制定与地方社会文化才是决定灾难的程度,甚至转化危机的关键机制。跨国供应链或新自由主义之所以能对地方社会造成影响,部分原因确实是外来政经力量的进入,然而,如何进入、造成什么影响及影响的程度,都取决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与社会情境


在全书尾声,作者对地方行动者给予厚望,呼吁他们发挥更大的能动性,改写“连接与挂断”的必然结局:


全球化正自由地在全球流动,地方总会与世界相遇,但地方社会的内部文化就像一道沟渠,可决定全球化如何流进地方。不同地方与当中的行动者,既可是宿命的继受者,亦能成为有思想与有作为的行动主体。


在这里,作者并未言明“行动者是谁”——政府部门,工会,还是草根组织?谁更关键?当我们继续追问下去,便会发现行动之艰难。但,此呼吁已足够珍贵,尤其是在本书自2016年繁体出版后首次引进大陆的当下,更显意义独特。


正如魏明毅所言,她通过写作照见无名者的生活,更是为了“尽可能地照见现今仍在各处持续(被)生成的问题,或者催化出更多关于人及其所处世界的探问”。看见基隆码头的同时,也应看见1990年代的东北工厂,看见2010年代的深圳富士康,看见如今的广州康鹭,看见无数的静寂背后,那震耳欲聋的巨浪。


电影《钢的琴》讲述了钢厂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故事背景是90年代初的东北。[图源:douban.com]



〇封面为《风柜来的人》电影剧照。[图源:douban.com]


〇撰文:颜和

〇编辑 / 排版:免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