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的踪迹丨十二月编辑部在看

会社编辑部 社會學會社 2023-01-03


朋友们,好久不见!在2022年的尾声,编辑部「在看」如约而至。回望今年,困难和挑战总是如影随形,或许疲惫和厌倦已经成为某种常态,但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与书为伴,在迎接新年的同时,不断发现新的可能和惊喜。
编辑部的本月投稿令人意外,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指向了生活本身,无论是身体和情感体验、季节与琐事变化,还是社会事件、技术发展乃至环境保护,都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或微妙、或深刻地作用在每一个个体上,在留下踪迹的过程中,刻下我们生命的年轮。正如本期来稿中提到的,“村上春树说:生活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我们还是要相信爱,呼唤爱。”雾霭可能会遮蔽光辉,但无法抹去我们生活和存在的印记。
祝大家新年快乐,一切顺遂,阅读愉快。
——PP


小编在看·图书



《社会生活的戏剧》



杰弗里·亚历山大 著;李瑾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11


@谨行:通过将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视为需要舞台、演员、剧本甚至是导演一起通力合作的戏剧,亚历山大试图将其与这些事件最本质的表演意义,也就是现代性联系起来,他在书中论及了近年来一些震惊世界的政治事件,包括埃及革命、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政治生涯等等,着重论述了这些事件的戏剧性特征。遗憾的是,本书更倾向于是将同一理论统摄下的稿子集合起来,而缺乏篇目间的逻辑连贯性,对亚历山大所运用的社会戏剧理论体系的整体呈现相对不完备。



《现代性的性别》



芮塔·菲尔斯基 著;陈琳/但汉松 校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0-6


@林岭:读来令人心头一惊的作品。对社会理论的解读精深简明,又一语中的地起底现代思想背后潜藏的性别观念。现代性与女性主义之间永远是相互交缠的。总之是会使人思索“什么样的作者才写得出这样牛逼的书”。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



中文版出版信息: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著;成伯清/淡卫军/王佳鹏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0-1


@LYX:这几年可能因为疫情以及自己在疫情下的生命历程体验,所以对人类情感的关注也就更多了一些。而这本书算是在社会学框架下对情感的具体研究,Hochschild在书里提出了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的概念,区别于以往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也影响了后续许多的研究。通过emotional labor这个概念,她分析了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以及私人的情感如何被置于个体和更广泛意义的组织管理之下,情感劳动成为一种利润来源。针对情感劳动,后续也有许多主题的拓展,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工作仍旧有许多启示意义。所以推荐大家读一读!



The Artificial Ear: Cochlear Implants and the Culture of Deafness

(中文译名:《人造耳:人工耳蜗与聋文化》)



斯图尔特·布鲁姆 著

罗格斯大学出版社

2009


@柚:人工耳蜗被认为是解决听障问题的救星,但实际上其诞生与推广是医疗实践与政治话语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学家Stuart S. Blume梳理并重构了这项技术的历史。


二战之后,诸如器官移植、义肢改造的需求推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人们对治疗听障的期望;大众媒体在一片复苏向荣中也倾向于宣传积极的科技福祉论。而机械制造商与医疗研究机构之间的“利益相关”,更是一大推力。因而在“技术”主导的医疗领域,实际上排除不了社会因素的干扰,并由此需要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视野的审视。


比如从医疗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一项医疗技术会被推广在于它能覆盖多数人的需求,却并不代表它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最优解。所以作者发问:聋人是否都有必要接受人工耳蜗手术,成为一个被听人社会接受的所谓“健全人”?因为对聋人来说,手语就是其母语,是他们在聋人社群无碍交流的载体,并借助这门语言创造了自己的聋人文化。但在“听障”的病理定义下,聋人的器官器质性问题被泛化为语言能力问题,并被听人社会边缘化;而为了融入主流,通过人工耳蜗获取“有声语言能力”不得已成为选择。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这就是一种听人文化霸权;而从小被植入电子人工耳蜗的聋人,某种意义上是被“赛博格化”了。


有意思的是,翻看读者评论时有聋人写到,这本书似乎过于片面,因为聋人确实有从中受益。的确,随着成长,离开聋校后的聋人为了获取更好的教育和生涯发展,学习听人的有声语言是必要的。不过这也正好说明了听人文化相较于聋人文化的优势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资源倾斜。


当然,作者也是一位聋人孩子的父亲,他承认本书的写作动机和最终呈献可能有所偏颇。个人觉得本小书很适合与电影《健听女孩》(主要是获奖争议)和努斯鲍姆的相关理论配合食用。



《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詹姆斯·斯科特 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 译

译林出版社

2007-1


@PP:这本书算是人类学的经典著作了,如果对政治、权力、革命、农民等主题感兴趣的话,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斯科特把底层对上层阶级的插科打诨、表面敷衍、背后闲话等视为弱者日常反抗压迫的形式,破除了在此之前西方学界对农民革命的“浪漫想象”。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斯科特对绿色革命后农民社会地位性质的讨论,机器的轰隆声响剥夺了底层曾经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把他们从被剥削者变为社会的边缘者,乡村原本相对稳定的互惠关系也在不同阶层相互指责的道德谴责中逐渐消失,这些论述依然能够为当下中国的社会变迁提供很好的分析思路。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弱者的武器”这一几乎万能的概念公式。不得不承认,所谓“弱者的武器”在今天层出不穷,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似乎赋予了每个“弱者”以“反抗”的能力,但显然也必须警惕这一概念被滥用的可能性。当面对不同的历史情境时,概念提出时的既有经验框架就会被打破,因此应当注意并质疑概念本身被霸权意识形态吞噬和转化的潜在危险——当“弱者的武器”被每个自认为是“弱者”的个体所滥用,什么是反抗、什么才算反抗、任何维护了自身利益性的举动和反抗是否等同等各种问题就被淹没,以至于真正的弱者被迫失声。掩卷之后,回归现实,或许应当重新反思众声喧哗的本质。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文学阅读的生命化》



张秋子 著

新星出版社

2022-1


@颜和:作为一个非文学专业出身的文学读者,有时候会陷入“不知道该怎么读文学”的困惑。每当听人对各种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侃侃而谈,自己只有连连点头的份儿,内心默默检讨:我的理解是不是太浅薄、太幼稚了?


这本书首先给了我一种安慰:原来读文学是无所谓“读不读得懂”的,你大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学,找到文本和自己的连接,体会那种快乐,就已经很好了。


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言,它讲的是怎么把文学阅读“生命化”:“当一个不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六十岁时,还记起自己二十岁时读某部作品时的震颤,可能是最理想的文学后遗症:这种震颤来自本能,来自面对“自我”时的惶惑和惊讶。毕竟,文学作品处理的首先是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的问题,然后才是关系、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问题。”


当然,若只是这样的疗愈,这本书也不足以让我如此喜欢。秋子老师还是分享了许多体会文学妙处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去观察文字的软硬、温度与光影,去在善恶混沌之处探索现实中很难去探索的道德边界。秋子老师指出,在对人内在世界的描写方面,小说无与伦比。“在那些阅读到令人忘我的时刻,正是文学有别于其他人文社科的魅力绽出,它们往往勘测到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震动,这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都无法做到的。”社会学毕业生读到这里连连点头。


读这本书的同时,我去重读了《局外人》,得到了不同于几年前的阅读感受,读到海滩场景时,那刺眼的日光仿佛也晃着我的眼睛,炙烤着我的皮肤。从第一次粗读时的不明觉厉,到第二次重读时被震撼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中间要感谢无数像秋子老师这样真诚又表达精准的写作者、评论者和研究者啊。



《闭经记》



伊藤比吕美 著;蕾克 译

一页folio 出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2022-7


@宁静:一本用小短篇的叙事和散文组成的小书,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遵从了“五七五”的川柳格式,用词大胆直白又真诚,是一本值得饭后和睡前翻一翻的书。


内容主要是讲述在作者闭经之后(也就是更年期前后)的生活琐事与回忆,包括减肥、女儿的感情问题、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作者是长居美国的日本人),以及对父母的感情。可能是受美国文化影响,虽然标题格式工整但其实整体风格并不同于日本作家一贯的委婉和唯美风格,爽快、甚至可以说是辛辣。如果说冈本加乃子的《老妓抄》是晦涩又唯美的长诗的话,伊藤比吕美的《闭经记》更像是一次“欧巴桑”专场的脱口秀演出,冒犯又酣畅淋漓。



《外面是夏天》



金爱烂 著;徐丽红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10


@毕青:这本书是七个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外面是夏天”并不是其中某一篇的名字,而是一种总括。金爱烂改变了我对故事的看法。之前我总是懵懂地把故事分成两类,一类故事里刻画世界和命运的结构,另一类则是走进人物内心的摇曳和起伏,但金的笔触明显地把两者勾连到一起:外面是夏天,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夏天,同时每个人又都与夏天具身地邂逅了一遭,夏天逝去,每个人也在失去。


公务员考试,城市中的房子,天气预报,siri,狗,高速公路服务站,在金爱烂编织的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中,其实并没有任何符号化、典型的事物,而金也让我明白原来一个人物的弧光也可以是他的弱点,正如《立冬》中妻子对墙壁壁纸的执着,或许只有通过非生活的形象中才见到了生活本身,基于这些,读者,包括我在读这些故事的同时,也在被温柔地解剖着。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道格拉斯·亚当斯 著;姚向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


@海屿: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似乎把所有资源当做应有,极力改造自然,掌控万物,进军生物链的最顶端。然而,尽管如此人们也并不快乐。正如书中所写,这颗行星上存在着——或者说曾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的居民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感到不开心。这本书将我们引入另一个新奇的思考的世界,生存,质疑和诡辩。不妨重新审视自我与地球的关系,承认自己的脆弱与有限,接受糟糕与多元。在脑洞大开的想象和无厘头的笑点之后,我想我需要独处一段时间,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苏轼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编在看·剧集



《纯粹》



2019年BBC短剧


@南丝:适合OCD自我诊断,然后告诉ta不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小编在看·电影



《全金属外壳》


@zyy:和《斜目而视》搭配重看,有种另类的美感:电影中淫秽的跑操号子并非取笑美国部队机器的严肃纪律性,而是机器运转的必要部件,一旦把它拿走,机器就会令人发狂,进而停止运转。这一规律不仅是机器,而是所有社群潜藏的部分。



《夜明けまでバス停で(在公交車站直到天亮)》



@寧靜:新鲜出炉的观影感受。它没有在东京的主要院线上映,算是小成本电影。movie.com上的评价也只有3.5/5,算是中规中矩。但是看下来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荒唐又现实,心酸也好笑。


故事梗概简短来说,一个中年女人三知子夜晚在居酒屋打工,白天在贩卖自己做的饰品、同时在准备展览。但因为疫情被居酒屋裁员,个展取消,最后沦为了homeless,每天在最后一班公交车开走后睡在公交车站。同时曾经同在居酒屋打工的同事被经理骚扰,经理恋人的店长也在面临重重阻碍。结尾有很大的留白、对话也非常的荒唐,甚至到了好笑的程度。但笑不出来,因为它实在是太过沉重也太过真实。因为疫情而破产的中小企业,明明每天努力生存却仍旧失业最后流落街头、只能吃垃圾桶里的剩饭的小市民们。而光鲜亮丽的新宿区背后有一大片蓝色塑料布盖起的区域,里面全是无家可归的人。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知子因为寻猫而遇见了某一位老年的流浪汉,流浪汉彬彬有礼,和善但给人一种距离感。谈话结束时,三知子看到老人在对着夜空祈祷,她问:「您在祈祷什么? 」,老人的回答是:「希望明天不用再醒来。」



《消失的爱人》



@海屿:时隔三年后再次观看这部影片,我依然叹服于电影演员的精湛演技和环环相扣的巧妙的电影情节,但除此之外,我更加关注电影中生动、真实、有形地从美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入手,不仅简单地探讨情感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描绘着美国民主的实现途径及其局限性。


生活也许有时候不尽人意,但是正如村上春树说:生活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我们还是要相信爱,呼唤爱,在每一段关系中都应当真诚、忠实地对待对方。女主角艾米精心策划的谋杀令我不寒而栗,但在整个案件中,我有这样的感觉——美国的社会舆论的自由开放度以及对于民主和美国梦的狂热追求,导致在提供大量的、无限个人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个人主义的滋生和延伸。这与当下的中国民主的实现是截然不同的,值得我们在现实中不断对比与与思考。


小编在玩·游戏



《烟火》



@啊啊:叙事方式可以堪称国内民俗恐怖游戏甚至国产游戏的天花板,说是恐怖游戏,但其实恐怖的点都在封建迷信,并不是非常吓人(实在害怕也可以去b站看游戏实况)。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塑造得非常饱满鲜活,关于乡村教师的良善、反黑反恶的艰难、善恶之间的复杂关系等主题都有深刻的思考,最后漫天烟花绚烂,堪称绝响。



《TOEM》



@谨行:玩家将作为一个业余摄影师游览各地的风景,直至寻找到名为TOEM的神奇现象。虽然主要的游戏方式是摄影,游戏整体却是黑白手绘的风格,但也不会觉得枯燥单调,6个地区的特色都非常鲜明。回顾2022年,封控的日子占据了大部分回忆,但是当拿上主角的摄像机拍下各种风景和各色人物的时候感觉到很放松。期待能够像游戏里一样轻松旅游的日子到来。



〇封面为2019年BBC短剧《纯粹》剧照。[图源:douban.com]


〇编辑:PP  〇排版:十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