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林:从苦难中走来,在权力中迷失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吃果读书 2021-12-15


从苦难中走来,在权力中迷失
文:赵林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和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和基督教思想史。


现在让我们回到公元1世纪。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时,英明的奥古斯都已经去世;而他的那些不成器的接班人当政时,也就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

我们今天的公元纪年是以耶稣的诞生为元年,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是不精确的。按照现代考古学的研究结果,耶稣真正的诞生日应该在公元前8~4年,但是我们姑且还是以公元元年作为耶稣的诞生日吧。

耶稣大概是在公元33年被钉死的,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是屋大维的继承者提庇留乌斯,提庇留乌斯派驻东方叙利亚行省的总督叫彼拉多,就是他把耶稣钉死的。

按《圣经》的说法,耶稣被钉死的第三天复活了,向他的门徒们显现,并教导他的门徒们不要再在犹太人中间传播福音,而要把他的福音带到全世界去。门徒们秉承耶稣的旨意,离开了以色列,离开了犹太人生活的地区,来到罗马帝国的广大地区传教。

彼得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他于公元42年最早把基督教传播到罗马城。那时提庇留乌斯已经死了,他的继任者叫克劳狄。据说克劳狄曾经驱赶犹太人,罪名是罗马的犹太人在一个叫基督耶稣的人的感召之下闹事,所以他就把这批人给驱赶了。

可见在克劳狄统治时期,罗马人已经知道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还有一些人打着基督耶稣的旗号试图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当然这是罗马人的记载,耶稣的信仰者们是不是真的在闹事,我们就不好说了。这就是罗马人关于基督教的最早记载。

公元42年以后不久,保罗也来到了罗马。保罗原来是一个迫害基督徒的法利赛人,有一次他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耶稣向他显灵,他从此便皈依了基督教,潜心向主,开始到外邦人中间去传教。大概在公元45~46年间,他也来到了罗马,开始传教。这样,彼得、保罗以及其他的耶稣门徒相继来到罗马。

当时的罗马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奥古斯都四十多年的统治已经把罗马变得非常富庶,罗马人对内、对外的战争都已经停止,罗马人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当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富庶的超级大国时,罗马人也开始堕落起来。

罗马本身就是一个物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民族,它没有什么高深的宗教信仰,也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感召。正是由于这样,一旦没有仗可打了,罗马人就无可挽回地堕落起来。罗马人虽然是一些勇猛的战士,但是他们同时也是一些饕餮之徒。

早期的罗马人在战场上表现得多么勇敢,晚期的罗马人在奢侈方而也就表现得多么无耻。一个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战士,一旦没有仗可打了,就一头扎进了温柔窝,开始醉生梦死。他们在堕落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哪个民族在堕落方面可以与罗马人相提并论的。

但是罗马人的堕落还是带有几分英雄气概的,他们是言行一致地堕落,像大丈夫一样坦荡荡地堕落,而不像中世纪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那样偷偷摸摸地堕落。也就是说,罗马人固然很堕落,但是至少他们不虚伪。他们认为人生就应该这样,打起仗来视死如归,放纵起来也应该无所顾忌。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说罗马人的堕落带有几分坦荡荡的大丈夫气。


公元1世纪中叶,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传播时,正好遇上了一个极其荒唐的皇帝当政,这个皇帝名叫尼禄,他以残暴和血腥而著称。但是这个残暴的皇帝却非常喜爱希腊悲剧,据说他一看悲剧就会泪流满面,但是他杀起人来却从来不眨眼。正是这位残暴而变态的罗马皇帝,在公元64年对刚刚传入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大开杀戒。

基督教自从公元42年传到罗马城以后,它的传播最初都是在地下、在民间进行的,主要是在那些无权无势的弱势人群如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中传播。

为什么基督教最初会在弱势群体中传播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罗马有权有势的公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和纵欲主义者,他们对基督教宣扬的天国理想丝毫也不感兴趣。而我们知道,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基督教的整个基调和犹太教是一脉相承的。犹太民族是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现实的苦难使他们热切地期盼着一种解放的理想。

基督教从犹太教那里继承了这种阴郁苦难的基调和对幸福未来的期盼。但是罗马人却是一个征服世界的民族,他们自己很少会有苦难的感受。特别是到了公元1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饱和,殖民地的物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罗马人沉溺在胜利的光荣之中,一头扎进了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他们丝毫也没有苦难的意识和不幸的感受,所以他们对于基督教的苦难意识和天国理想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但是罗马是一个等级社会,在罗马社会的底层,生活着许多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人在此生此世渺无希望,所以就会狂热地向往另一种生活。我在前面曾经讲到过瓦尔特·本雅明的那句名言:“正是因为生活中充满了绝望,我们才被赋予了希望。”现实生活越是绝望,对理想生活的希望就越是强烈。

在罗马,那些在此生此世享受不到幸福的奴隶、无产者和贫民,他们就把满腔的热忱转向了另一个世界。这种热忱的期望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因为基督教所宣扬的正是关于一个幸福彼岸的福音。这样一来,基督教当然就很顺利地在罗马的弱势群体中传播开来。

基督教最初传入罗马时,罗马的权贵和公民们对基督教基本是不闻不问的。因为罗马人关心的是现世的物质享乐,对基督教的彼岸理想不感兴趣。再加上罗马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征服了很多地方,每征服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人民所崇拜的神明搬到罗马的万神殿里供奉起来。

罗马人不论对什么神都是来者不拒,只要这些神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就行。罗马作为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国,它在宗教上也是一个兼收并蓄的万花筒。所以罗马城内流行着多种宗教,只要这些宗教不威胁罗马人的政治统治,他们通常是不会过问的。

当时罗马帝国所崇拜的国教就是罗马多神教,信仰的都是从希腊多神教中借鉴而来的一些神明,只不过改了一个拉丁名字而已。例如把宙斯改名为朱庇特,把雅典娜改名为密涅瓦等等。这些原本在希腊充满了美感的神明,到了罗马人手里就被弄得索然无味,罗马人信仰这些神明纯粹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至于别人信仰什么宗教,罗马人通常是不闻不问的,只要这种宗教不影响社会治安,不影响政治统治,就听之任之。


所以当基督教在公元42年传入罗马之后,罗马人对它也并没有引起特别关注,只是把它当作了犹太教的一支,与罗马境内流行的其他东方宗教如埃及的埃西斯崇拜、叙利亚的大母神崇拜、波斯的密特拉教等同等对待,并未过分为难它。

到公元64年为止,基督教在罗马民间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弱势群体,他们白天要从事繁重的劳动,往往只有在夜半三更或者黎明时分,大家在荒郊野外聚集一堂,举行一些宗教的仪式。当时也没有教堂,基督徒们就挖一些简陋的地下室,或者找到一些地下墓穴,大家就在这里举行一些宗教仪式,领圣餐、唱赞美诗,等等。

这些宗教仪式,在不明就里的教外人士看来,是一些非常诡异的活动,结果就激起了许多无稽的流言。比如说基督徒们在聚会时往往要领圣餐,按照基督教的信仰,耶稣的血和肉变成酒和饼,所以在领圣餐时,信徒们喝一口葡萄酒,把一小片发酵的面饼放在嘴里含化,就表示基督耶稣的圣灵进入了信徒们的身体。

这本是基督教会里的一种普通仪式,信徒们都会严格地遵循。但是这种仪式对于那些不了解基督教信仰的罗马人来说,就是一种奇怪的举止,他们甚至以讹传讹,把基督徒说成是一批吃人肉、喝人血的野蛮人。

此外,基督徒们半夜三更或者黎明时分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进行祈祷活动,这在罗马人看来也是有伤风化的。在罗马社会,女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而基督教主张男女平等,所以罗马人就觉得这种宗教非常诡异。

罗马人最初对基督教采取一种鄙夷态度,认为它是一种野蛮的迷信。这种迷信只是在一些没有教养、没有文化的人群间传播的,罗马的公民肯定是不会相信它的。但是公元64年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使得罗马人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


公元64年,荒淫无道的罗马暴君尼禄为了修建一座新宫殿,就派人在拥挤不堪的罗马城里放了一把火,以便烧出一片空地来盖宫殿。结果这把火失控了,把罗马城的十四个街区烧毁了七个。

据说当熊熊大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尼禄皇帝非常高兴,他跑到自己宫殿的楼顶上高唱起希腊悲剧《特洛伊卡》里面的歌词,就是特洛伊城被烧为灰烬时的那一段歌词。

但是当大火熄灭之后,罗马人开始追查放火的元凶,尼禄为了逃避责任,就把放火的责任归咎到基督徒身上,让基督徒成为罗马纵火案的替罪羊。于是从公元64年开始,罗马帝国开始对基督徒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

罗马人对尼禄的谎言信以为真,就把满腔的愤怒全部都发泄到基督徒身上,对基督徒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他们把基督徒抓起来,钉在十字架上。他们嘲讽基督徒说:“你们不是要效法你们的主基督耶稣吗?那么我们就成全你们,把你们也钉在十字架上。”

罗马人把基督徒们钉在十字架上,脱光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披上兽皮,然后放出狗来撕咬他们;或者在基督徒的头上浇上油,在晚上点起火来当路灯照明。在罗马城外的大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树起一个十字架,上面都钉着基督徒,残酷地将他们折磨至死。

罗马人对基督徒的这种残酷迫害,对于基督徒来说恰恰成为一种考验。早期的基督徒大多来自于弱势群体,他们对此生早已丧失了希望;而基督教又反对信徒自杀,认为人无权毁灭上帝赋予的生命。这样一来,为信仰而殉道就成为虔诚的基督徒们灵魂进入天国的一条捷径,所以他们就前仆后继地走向十字架,上演了一幕幕悲壮感人的殉道悲剧。

从公元64年尼禄皇帝第一次公开迫害基督徒,一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这中间整整经历了250年。在这段时间里,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进行了断断续续的迫害,其中有几次大规模的迫害。

所谓大规模的迫害,就是对基督徒采取赶尽杀绝的政策。只要是基督徒,抓起来如果不愿意悔改,就送上十字架钉死,其家小沦为奴隶,财产充公,教会的财产也被充公。

面对这些大规模的迫害,基督徒们采取什么态度呢?他们就像《圣经》里耶稣所教导的,以一种非暴力、不抵抗的方式来回应,你打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你打。他们采取以德报怨、以爱报恨的回应方式,这是一种柔弱的和平主义。与当时罗马人的暴戾和堕落状况相比,基督徒们在信仰和道德方面表现出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面对罗马统治者的迫害,基督徒们在十字架上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从而感动了越来越多的罗马人。在这样情况下,虽然罗马统治者不断地迫害基督徒,但基督教信仰仍然像燎原之火一样迅速地蔓延开来。


最初是在弱势群体中间,但是它的这种道德主义和崇高精神很快就感召了罗马中上层社会的一些有良知的人们。他们感觉到在这个堕落的罗马世界中,如果还有人保持着崇高的道德和真诚的信仰,这些人就是基督徒了,所以他们也开始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

早期教会中的基督徒确实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那些神职人员不一样,早期基督教会处于一种无权状态和受压迫状态,信徒们完全是凭着真诚的信仰才加入基督教会的。

当时加入教会是没有任何现实的好处的,而且随时还要准备上十字架。但是信徒们却怀着一个理想,那就是关于天国的福音,正是这种彼岸的好处驱使早期的基督徒们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教会中,随时准备为了天国理想而殉道。

所以,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不仅没有摧折基督教这枝嫩芽,反而促使它更加顽强地成长起来。这就像公元2世纪基督教会的一位教父德尔图良所说的,“基督徒的鲜血成为基督教会的种子”,你杀得越多,这种子也就撒得越广,遍地开花,最终在罗马帝国境内形成了燎原之势。

这样一来,基督教会借助于罗马统治者迫害的反作用力而日益壮大,到了公元4世纪初《米兰敕令》颁布时,罗马统治者实际上已经没办法控制基督教的发展了,所以只好转为采取怀柔政策。当然,在这250年间,基督徒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是他们经受住了这个考验。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罗马皇帝都像尼禄那样暴虐,其中有一些皇帝或者由于性格使然,或者由于无暇旁顾,并没有对基督教太多地为难。但是他们都不喜欢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一种邪教,因为他们信仰的是希腊罗马多神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所以容不下基督教。因此,即使是在统治者比较宽松的时候,基督教也仍然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

早期的基督徒们是自觉加入教会的,他们对于现世不抱任何希望,他们的所有热情都投向了彼岸,而为主殉道恰恰是灵魂上天堂的一条捷径。在公元最初的几个世纪里,基督教会势力最大、信仰最狂热的地方并不在罗马城,而是在北非,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地。

早在希腊化晚期,亚历山大城就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文明程度和理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到了基督教开始传播的时代,它也成为基督教信仰最狂热的地区。

当时在这个地区,许多基督徒见面时彼此之间的问候语就是:“愿你获得殉道者的桂冠!”一些教徒殉道之后,为了纪念他们,教会就把他们的生卒年月作为教会节日记载下来,这样就进一步鼓舞了更多基督徒的热情。

再加上罗马帝国的道德水准每况愈下,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在面对现实社会时,都感觉到罗马帝国已经成为一个污秽不堪的罪恶渊薮。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徒们当然会因为自己的洁身自好而深感荣耀,这样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选民意识。


当然,现在基督徒的选民意识已经不是以种族来划分了,而是以信仰的坚定程度来划分。不再是因为你是犹太人所以上帝才选择你,而是看你能不能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环境中坚持一种纯洁的信仰,这样的人才是上帝的选民。而另外一些人,不要看他们现在耀武扬威、放纵奢靡,但是他们终究会被上帝所惩罚的。

这样一种信念使得基督徒非常狂热地信仰他们的宗教,同时也保持着一种较高的道德水准。因此,当罗马统治者要迫害基督徒时,往往很难给他们罗织罪名。基督徒们有什么罪过呢?尼禄说他们放火,这显然是为了找一些替罪羊,以掩盖自己的荒唐行为。

后来的罗马统治者也为以什么罪名来迫害基督徒而深感为难。比如在图拉真执政的时候,他派驻俾尼西亚的总督小普林尼就写信给皇帝,抱怨说,当他把那些被人指控为基督徒的人们带到法庭面前审讯时,发现他们从来没有干过放火、杀人、奸淫、偷盗之类的坏事,而且他们也从来不作伪证。

唯一可以指控他们的就是,他们信仰一种奇怪的宗教,此外再也找不到他们犯罪的其他证据了。小普林尼质问道: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相信一种奇怪的宗教,就应该给他们定罪吗?大家知道,罗马人虽然堕落,但是他们还是比较讲究法治的,所以小普林尼才会有上述的疑惑。

图拉真皇帝也觉得,就这样给那些被指控为基督徒的人定罪好像是有一点说不过去,而且他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宽容的皇帝。所以他回信告诉小普林尼,对于这些人不要过于为难,只要他们愿意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重新崇拜罗马人的多神教,就可以免除惩罚。

图拉真看起来确实比较宽容,但是他的宽容对于基督徒来说,恰恰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基督徒怎么可能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呢?所以面对着图拉真的宽容,基督徒只能采取了一种不妥协的态度,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底,那就是为信仰而殉道了。

而且很多基督徒严格地遵循基督教教义,决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其中有一条就是拒绝服兵役。因为服兵役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杀人,而基督教是反对杀人的,所以许多基督徒都拒绝服兵役。

但是对罗马人来说,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当基督教信仰从奴隶向平民阶层扩散、而公元1世纪中叶的罗马皇帝克劳狄又扩大了罗马公民的范围时,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公民也开始拒绝服兵役,这样就必然激起罗马统治者的愤怒,从而更加严厉地惩罚基督徒。

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基督徒为了尽快实现殉道的目的,不惜公然向罗马人挑衅,毁坏罗马神庙中的神像,向罗马人献祭的神像吐睡沫,等等,结果当然是被罗马人抓起来钉在十字架上。

这样双方之间的仇怨就变得越来越深,当基督教会还是一个弱势群体时,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罗马的暴戾。但是,一且当基督教羽毛丰满,成为合法宗教甚至国教,特别是到了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教成为整个西欧社会唯一的宗教信仰,这时候基督教就开始向希腊罗马文化疯狂地进行复仇了。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把对异教文化(即希腊罗马文化)的仇恨全部发泄出来,它越来越背离基督教的和平主义宗旨,变得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残忍,比当年罗马人迫害基督徒的情形更加残酷地迫害所谓的“异端”人土。

如果说早期基督教会用一种以德报怨的崇高道德战胜了罗马统治者的屠刀,赢得了整个西方世界,那么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所实行的残酷的宗教迫害和极度的不宽容最终又使它失去了西欧的半壁江山。

一种宗教,当它早年遭受迫害的时候,往往能够保持崇高的道德境界,保持真诚的信仰;但是当它一旦获取权力,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就很可能会在权力的腐蚀之下逐渐随落,信仰变得越来越虚假,道德也日益沦丧,其结果就是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那种糟糕状况。

到那时,大家再想想我现在所讲的早期基督教的状况,它的信仰和道德是如何纯洁和高尚,它是如何出于淤泥而不染。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显示出基督教自身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


本文摘自《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著,商务印书馆,原文标题: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苦难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基督教从犹太教母体中产生,吸收了希腊哲学的精髓,发展成一个高级的宗教,作为一个教会组织,在罗马帝国中发展壮大,经过一千多年,基督教与日耳曼民族紧密联系,进行了宗教改革,这个变革导致了整个西方社会从传统社会脱颖而出,最后产生了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出现,导致了西方现代化的转型。

著名学者、《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作者赵林老师说:“基督教之于西方社会,就好像儒家思想之于我们的传统社会一样。”这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或是迷信的问题,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修养,犹如毛细血管附之于人的躯体,无孔不入。


推荐阅读:“基督教与文明”三书,包括解读基督教要义的经典之作,还有阐释基督教与现代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入门读物。


这三本书的作者包括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他是基督教现代化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没有加尔文,就没有资本主义精神;科林·布朗是美国当代非常权威的基督教研究专家;赵林教授则多年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对东西方的思想都有很多独特见解,而且他讲解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基督教教徒阅读这几本书,可以加深对基督教教义的认识,达到溯本清源之效。还可以从更广阔的文明视野来理解自己信仰和坚持的精神。

 

非基督教徒阅读这几本书,可以深入了解基督教的历史,以及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在学习现代文明常识时,少走一些弯路。


识别下图二维码,可一键收藏。(部分作品现已绝版,售完为止)


来源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吃果读书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
王鼎钧:母亲的信仰
王人博:叙拉古的诱惑
信仰:人类道德底线的维系者
耶路撒冷的三千年:天堂与人间
孙立平:社会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分,并无中西之分
基督教不是来自西方文明,而是改造了西方文明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