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汉朝大臣的座右铭:身已许国,再难许家

子玉老弟冯浩 子玉史院 2022-09-25

文 / 子


在其位,谋其政。晁错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包括生命。

 

别人都羡慕晁错父亲有一个当大官的儿子,但晁父内心的恐惧只有他自己知道。

 

听说儿子主导的削藩政策已经导致群情汹汹,诸侯王们那像刀一样锋利的语言已经让晁父坐立不安。

 

哎,劝劝他吧。

 

晁父来到了长安,见到了儿子。

 

“晁错先生,你好。”

 

父亲对自己另类的称呼使晁错大为惶恐,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你知道你现在的处境有多危险,那些被你触及利益的诸侯王都想弄死你,人家老刘家的家事用得着你插手吗?

 

听说皇帝对你是言听计从,大臣们也对你很有意见,你知道吗?”

 

晁错对于父亲突兀而至的原因早就猜了七八分。但他是一个有政治信仰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左右他致君尧舜上的理想。

 

“如果不这样,皇帝得不到尊重,天下不得安宁呀。”

 

知子莫若父。晁父其实已经预料到了儿子会如此说,但在亲眼见了他的“执迷不悟”之后还是内心绝望。

 

“老刘家的天下是安稳了,咱晁家就要危险了。”

 

晁父大概已经预测到了后边会发生的事情。为了不看到那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他饮药自杀。

 

儿子把父亲“逼”死了。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晁错的内心肯定会如刀绞般的痛。

 

可那又能怎样,他把自己早已许给了国家,就意味着他要承受这些非常人之痛。

 

只是他觉得自己一心为国,身后还有汉景帝的大力支持,情况不至于父亲说的那么遭。


▲汉景帝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可十天之后,天真的晁错就被啪啪打脸。

 

晁错在上朝的路上被骗到东市,穿着朝服就被腰斩了。父母、妻子、朋友等也一同被杀。

 

比他父亲预料的情况还要惨。

 

晁错之死,根本原因就是,他主导了朝廷的削藩事宜,并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

 

诸侯王问题一直困扰汉朝历代皇帝,从刘邦建国一直到如今的汉景帝朝。

 

刘邦发挥着生命的余热,将汉初诸侯王的局面由韩信等异姓王扭转为刘氏皇族。

 

齐国、楚国、赵国,这些都换成了刘氏皇族来坐镇。

 

但自己人就一定靠谱吗?

 

诸侯王的王位是可以世袭的,但和皇帝的血缘只能是越走越远。

 

吕后驾崩之后,齐王刘襄率兵西进,目标正是长安城的皇位。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举旗造反,刘姓诸侯王将问鼎之心直接付诸行动。汉文帝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几乎把自己当皇帝看待了,那叫一个狂。

 

矛盾一代一代积累着,必须得有人来解决。

 

汉文帝其实已经在践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了。齐国,被他一分为七,淮南国被一分为三,赵国被一分为二。

 

但诸侯王的势力依旧很大。

 

那些遍布关东的诸侯王势力使长安的天子根本不敢谈梦想。中央朝廷要想集中力量办大事,就必须得向诸侯王们亮剑

 

所以,汉景帝的削藩政策没有错,这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只是他没有像他父亲汉文帝那样处理得温柔,所以,矛盾也爆发的快。

 

汉景帝刘启当太子时晁错就是他的太子家令,所以,两人一直走得比较近。刘启当了皇帝,晁错自然也是从龙之臣,水涨船高,位至御史大夫。

 

削藩的事,晁错早就想做了,只是汉文帝没听他的,而是自己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悄悄操作。

 

如今,刘启即位,是时候干这件事了。


▲汉文帝  电视剧《美人心计》/剧照

 

“诸侯王势力你削不削他都会反,早削他们早反,晚削他们晚反,只是那时候祸患就大了。”

 

汉景帝赞同晁错的意见。

 

于是,削藩的事就开干了。

 

楚国被削去了东海郡,赵国被削去了常山郡,胶西王被削去了六个县。

 

削除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的诏书也已经拟好了。

 

但吴王刘濞想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于是,一场大火在汉帝国迅速燃起。

 

吴国、楚国、赵国、胶东国、胶西国、菑川国、济南国,七国的诸侯王势力叫板中央朝廷。

 

汉景帝立即做出部署:

 

太尉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击吴楚;

 

曲周侯郦寄击赵;

 

将军栾布击齐;

 

大将军窦婴驻军荥阳,监齐赵兵

 

表面的指挥若定并不能掩盖汉景帝内心的慌张。

 

大臣袁盎建言:“七国不是打的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吗?杀了晁错就是了。朝廷再把削除他们的土地还给他们。完了七国自然退兵。”

 

袁盎和晁错水火不容,这在朝廷根本就不是秘密,汉景帝不可能不知道。然而,他还是同意了。

 

“我不可能因为一个人而误了天下的大事。”

 

这是汉景帝的原话。

 

于是,大臣们很配合地上奏疏弹劾晁错。晁错东市被杀。


▲周亚夫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晁错被杀,吴王退兵了吗?

 

呵呵,吴王很嚣张:“我给自己封了个东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

 

可人心思定,人们对楚汉战争的硝烟依然心有余悸,吴王刘濞们的造反大业根本得不到广大汉朝人民的支持。败是时间问题

 

周亚夫秋风扫落叶,七国走到了落日黄昏。

 

汉景帝处理了自己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可算松了一口气。

 

一位叫邓公的将军平叛归来给汉景帝说了句心里话。

 

“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十来年了,杀晁错就是个借口,他就是趁着这次削藩造反的。”

 

难道汉景帝不明白吗?

 

不管是出于个人情感还是政治需要,他都有杀晁错的动机。

 

叛乱之初,晁错就建议汉景帝:“陛下你最好御驾亲征,我来坐镇长安。”

 

你想干啥?

 

既然你们七国说是诛杀晁错,那么我把晁错的头给你们送来,你们是不是就可以退兵了?

 

汉景帝不是傻子,七国想干啥他是门清。只有杀了晁错,七国在道义上就站不住了。既然你们目标都已经达到了,还不退兵并只能有一个解释,造反。

 

那天下人一块灭了他们吧。

 

汉景帝够聪明也够狠。他可是连亲儿子都敢干掉的人,何况一个晁错。

 

还有,汉景帝是听了袁盎的话才杀的晁错,可他事后并没有处理袁盎。你说他的真实心理是什么。

 

七国平定之后汉景帝继续他的削藩大计。

 

汉景帝削藩的处理方案有两条:

 

一、继续削除诸侯王的土地:

 

济南国被废除;吴国东阳、鄣二郡建江都国,吴郡收归朝廷;割楚国的薛郡设置鲁国;赵国的巨鹿、清河、邯郸三郡收归朝廷;楚国,剩彭城一郡;齐国,剩临淄一郡;淮南国,剩九江一郡。

 

二、封自己的直系亲属为诸侯王制衡其他诸侯:

 

汉景帝封儿子刘非为江都王;儿子刘余为鲁王;儿子刘端为胶西王;儿子刘彻为胶东王;儿子刘彭祖为赵王;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儿子刘胜为中山王;儿子刘德为河间王。

 

一番操作下来,诸侯王们的土地都少了,而且朝廷的直属土地目前和诸侯们的土地是犬牙交错,诸侯们根本没有力量和机会叫板朝廷。

 

而且汉景帝相信,儿子是不会造老子的反的,他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了王,江山只能更稳。这叫“以亲制疏”。

 

但后来汉景帝对自己人也不相信了。因为,他的弟弟梁王刘武竟然敢刺杀朝廷重臣。


▲刘武(右)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于是汉景帝又拉开一场专门针对诸侯王的改革:

 

中元二年,发布诸侯王丧葬及立接班人的法令;

 

中元三年,取消除诸侯王御史大夫的职位;

 

中元五年,改诸侯王国的丞相为相,全面改革官制。

 

意思只有一点,诸侯王不能治国,也没有任命官吏的权利

 

汉景帝的削藩大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你说,晁错死了吗?没有,汉景帝依然进行着他未竟的事业。

 

说说晁错其人。

 

当年,汉帝国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贾谊,晁错的才能仅次于他。

 

晁错的专业是法家。

 

后来还学了《尚书》。

 

他对兵事、农事都有一定的了解。

 

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智囊。

 

晁错的代表作有:《言太子知术数疏》、《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

 

他绝对是个全才。

 

班固在《汉书》中对晁错的评价是: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虽然晁错死得比较窝囊,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忠臣。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做了秦王的刘邦最终没能成为秦始皇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