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5后投资人,行业再卷也不想离开
本文为36氪x一点资讯科技频道x连线Insight联合出品。
当最后一批90后度过青春期,逐步成为投资圈的中坚力量,95后投资新人开始登上舞台。
华尔街流传着一句话:投资像山岳一样古老。在如今的投资圈,老一辈投资人们的话语权高、投资逻辑成熟且资源丰富。他们投出了BAT等互联网巨头,经历了2010年后的电商时代,充分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大潮带来的红利。
不少90后投资人也踩到了移动互联网红利的尾巴,见证了2015年美团、饿了么等经典投资案例,感受过活跃的互联网融资与并购的环境。
而如今,伴随着近几年的投资寒冬,行业却越发内卷。95后投资人面临的投资环境,机会比以前少了,竞争却更加激烈。
一级市场要求投资人要在有限的信息和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投资决策。二级市场中,券商分析师排位战凶猛、人才上升通道狭窄、内部倒挂现象严重。基金经理掌管着庞大的资金规模,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巨大。
连线Insight与四位95后投资人聊了聊。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投出好项目,把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的一级市场投资人,有的是专注行业埋头研究却错失晋升红利期的二级市场券商分析师。
不论他们对这一行业曾产生焦虑、挫败亦或是煎熬等负面情绪,所有人都依旧热爱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蓄力与忍耐,成为这代95后投资人的职场标签。
以下是这些投资人们的故事:
孙颖,27岁 | 从业一年,VC投资人
转行做VC投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我很喜欢这一成长过程。
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第一份工作在金融行业做Quant(主要采用计算机编程,设计并实现金融的数学模型)。当时选择Quant职位,是因为自己刚毕业的时候职业规划没有非常清晰,Quant恰好和我的专业有一些相关性,加之实习工作也主要负责量化方向,我也没有做过太多尝试,所以毕业后,自己理所当然的依旧做量化类的工作。
在工作的两年中,我逐渐发现自己不喜欢也并不适合这份工作。由于第一家公司的行业认可度和待遇都不错,朋友们都觉得转行做投资人付出的成本太高,劝我一定要谨慎考虑。
但我自己想得很清楚,意念也非常坚定。转行的短期成本虽然比较高,但长期是比较值的,我本人不想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继续温水煮青蛙。若是到了30多岁,自己的事业还没太大起色,这一代价比我现在短期转行的成本更高。
于是,2021年我辞掉了第一份工作。为了明确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做投资人,我不仅请教多位投资人朋友,之后还以实习生的身份,在某投资机构实习4个月,才确信自己喜欢且适合做投资行业。
转行做VC投资人的确不顺利。正式入职如今这家创投公司后,我越发感觉自己欠缺的能力很多,开始越发焦虑。我属于投资圈新人,除了向领导、同事学习,还会花很多时间请教资历深的投资人。
在这样的努力下,行业内有些老师开始给我一些指导。但这种指导肯定不是高频率进行,更多时候需要我自己不断摸索、迭代。
入职新工作后前几个月,我的情绪波动非常大。身体最先表现出异常。最夸张的一次是,身体实在承受不住如此高强度的压力,我一个月去了十几次医院。
其实,我属于情绪比较偏正能量的女生,但那四个月内,自己完全陷入情绪泥潭,惊梦失眠。后来在家人的鼓励和自我调节下,我的情绪才慢慢好转。
如今我已入行一年,也掌握了基本业务技能,当然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做VC投资人,人脉必须广。我作为新人,这方面的资源很少,所以自己经常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有时是因为联系不上项目创始人;有时是创始人对投资人的经验、所属平台等方面有要求,而自己不满足条件。若遇到后者情况,我便会反问自己“这类创始人为什么难接触?”
答案很简单,很有可能是因为创始人知道自己的项目很厉害。为何他意识到这一点,说明有非常多的投资人教育过他了。既然此前有如此多的投资人找他聊过,可我现在才认识他,只能说明我的认知和敏锐度落后其他人。
当然,我也遇到过容易接触的创始人。VC接触的很多项目都在“水下”,即该公司一轮融资都未进行过。那么,该公司创始人可能连投资人背景,或有哪些知名投资机构都不知道,这种时候他对投资机构的接受门槛较低,VC投资人去接触时,也比较容易。
当我遇到较难接触的创始人时,我会尽量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投资经历是,我想见一位创业者,但他根本不见我,因为他孵化的项目太火了,至少有几十家机构争抢。为了见到他,我去他的公司楼下等了三四次,最后是偶然在楼下咖啡厅遇到这位创始人,两人只聊了几分钟,他最后也没有接受我的投资。
像上述案例发生后,我会再跟经验人士或者擅长人际关系的行业前辈们请教,吸取教训,让自己每次都会有新认识和进步。
不过,我也逐步意识到,被创始人拒绝,可能不仅仅是我个人问题,可能也是这创始人的个人偏好所致。一个创始人曾直接向我挑明,他们选择某家投资机构,是因为对方能给公司直接带来客户,保证一定数额的订单量。
我意识到,创始人看中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笔资金,更在意的是公司资源的协同和投资机构的可持续性合作。
目前,我在努力积累行业资源、人脉,以及加深行业认知。投资人的工作时间都比较灵活,没有明确的工作日和周末概念,因此我出差时也会尽力寻找新项目,或者周末约企业创始人吃饭、见面等。在空闲时间即便不接触创始人,我也会经常约同行吃饭,保持自己的进步节奏。
虽然现在不再像之前那般焦虑,但我的压力依然很大,因为自我成长速度赶不上预期。因为投资行业要求投资人成长速度很快,需快速迭代认知迭代能力。如果想保持自我成长快速发展,需要时刻的保持行业的敏锐度。比如我想接触一个项目,但同行早前便和创始人聊过,这意味着,我对行业的敏感度和人脉圈,与其他同行有明显差异,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
我的未来职业规划很简单但并不容易。我希望自己能把投资这件事情做好,投出高估值项目,真正为创业者带来价值。除了这一长期目标,我还会学习其他行业知识,融入到投资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可以一晚上参加4场饭局
沈斌,27岁 | 从业一年,PE投资人
我曾在投资银行工作,去年才转到了一级市场做投资人。为了拓展人脉圈、加深产业了解,我曾一晚上参加五场饭局,在北京四个城区辗转。
与其他金融人员的职业规划差不多,我毕业后进入投行工作。这是一份中介性质的工作,KPI主要看我做了多少单生意,不是像风投那般靠判断挣钱,所以当时我不需要对企业具体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只需要把客户服务好,让他对我的服务满意即可。
投行这份工作更锻炼基本功,算是一个好的起步平台,但大家工作一两年,转行去做风投或者进入企业做战略投资,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在投行做到级别很高的banker,需要很强的能力,也需要好机遇。这也成为我对投行这份工作兴趣度不高、工作时间不长的原因。
转到一级投资市场后,自己最初并不适应,但也比较正常。
在投行工作时,需要辅助企业IPO,中间需要讲企业的股票故事、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等,我们一定要研究公司业务,但不会分析特别深度。而在一级市场跟founder(创始人)交流时,我需要聊得很深入,关注的侧重点也发生变化,怎么把问题问好非常关键。
我们公司是PE机构,和VC机构不一样。VC的投资阶段相对较早,投资人要看很多项目,每一单投的金额少,要投很多家公司;PE的投资阶段相对于VC而言靠后,每一单投的金额大,不需要投很多公司,而且从VC到我们这儿,大量公司已经倒闭,存活下来的企业占少部分。
对于才入行的年轻人来说,PE机构对于人脉圈的考核压力没有VC那么大。因为VC投资人要在公司起步阶段,便要发现种子选手,所以投资人需要见的founder非常多,而且也需要有人提供项目来源。
不过我们发现并成功投到一家好公司不是易事,很担心投错标的,并且后续的交易机会很少,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新行业和公司,研究的连续性相对较差。相比而言,二级市场投资可以对一家好公司长期跟踪、多次反复投资,研究的复利性比较高。
加之现在企业IPO时间长、门槛高且难度大,我们对行业和公司的认知和研究深度,对投资是否成功与否的作用更大。
2020年到2021年,好几个风口兴起,我需要同时跟进研究。有一次下班后,我晚上约了4场饭局,在北京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来回奔波,凌晨4点多才回到家。这种情况在投资圈很常见,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调研、判断方面有足够快的进步。
领导没有给我设定明确的KPI,更多是主观方面的考核。比如调研的效率如何,调研结果有没有深度,对于投资决策或判断有没有明显帮助,自我认知有没有最新突破,最终走向结果导向。即我们投的公司有没有盈利,盈利金额有多少。
要做投资人这一职业,对这个事情本身有强烈的兴趣是重要前提。因为你自己自发喜欢研究类型的工作,才有认知突破和明晰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兴趣和好奇心,很难做好投资这一工作。比如下午6点下班之后,自己不想做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事情,那认知迭代速度必然很慢。
虽然理解一个公司很复杂,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我会反复琢磨、随时随地思考。走在路上也想想,跟别人聊到其他东西的时候,也要考虑是不是跟自己负责的业务有关。
现在值得PE投资的好标的不多,一级投资市场也变得很内卷。有些好项目,已经火热到投资人挤破头也投不进去的程度,变成了卖方市场。
我身边好多投资人为了让关注自家机构,先给公司创始人写篇小作文,阐述公司选自家投资机构的理由等等。比如三顿半之前选择投资人时,会要求投资人写对公司的理解。
我进入投资圈的时间不算长,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未来自己也有能力投出明星企业。
内卷程度比互联网公司严重多了
周琳,27岁 | 从业三年,二级市场券商研究员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后,我重新回到投资圈,结果发现这一行业比之前内卷多了,程度甚至比互联网公司还要严重。
但是投资行业比产业公司更能锻炼综合能力,我计划在投资行业深耕几年,未来再考虑是继续做投资人还是回归产业。
毕业前,我在某头部投资机构实习了2-3年,秋招同时拿到了头部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不过我最终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能把投资研究做扎实,到产业内真正去体验我所研究的对象。
实习工作给我应聘工作带来的好处是,我们要对负责跟进的企业进行方方面面的了解,比如研究互联网领域,要写很多这一领域的研究报告。时间长了,必然对各个互联网公司认知度较高。因此我应聘互联网公司时,笔试、面试都比较顺利,入职后我的工作开展也比较顺畅。
如今回过头来想想,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学习氛围虽然很好,但有时候我也会思考自己毕业没有直接进入头部投资机构,而是进入产业,现在又重新回归投资圈,是否走了弯路。
但我也不后悔曾去互联网领域工作。因为那段时间我成长很快,重回二级投资市场后,我发现自己写的报告跟一般研究员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我有实战业务经验,考虑得更加细致。
其实从产业转到二级市场投资圈的情况,以前行业内很少出现,从金融行业转到产业工作的偏多。因为在产业工作,相对比较舒服,压力没有这么大,工资也比较可观。而且我们属于甲方,工作比较顺手、简单且自由。
但现在不一样了。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第二是互联网公司非常卷。大部分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晋升,之前一年能晋升一次,现在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晋升一次。个人成长进步出现明显滞缓,职业发展前景不如之前明朗,所以越来越多产业领域的员工,重新回到投资圈。
当我重新回到二级市场这一体系,发现这一行业比互联网公司还内卷。我现在的工作强度比第一份工作只增不减。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金融行业的工作强度原本就很高,尤其是投资行业研究和投行这两个工作岗位强度最大。当初我实习时,经常在公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周末也很少休息。
即便是我现在任职的这家公司,工作氛围略微佛系一些,但我的工作强度也不小。有一次我为了完成一份深度报告,连续加班一个半月,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候也会刷夜,周末也很少休息。那段时间,自己心情很差,好几次产生回家考公务员的冲动。
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时,并不会连轴转。因为工作一般由多个人配合完成的,工作进度比较合理,很少出现实际工作量远超自己的计划,导致自己不得不加班。即便加班,最晚也不超过凌晨1:00,平常晚上八点到十点,便可以下班了。
在投资行业,则没有加班这一概念,老板会24小时随时找你,所以我觉得投资圈才是最没有加班意识的领域。
第二点原因是,投资行业比前几年内卷。除了工作强度太大,工作质量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提高。以撰写研究报告举例,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人都是名校毕业,智商也差不多。除了某些人脉资源非常丰富的小部分群体,大部分从业人员拥有的资源基本同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写出更好的研究报告,很有挑战性。因为很容易写出同质化的东西,所以我若是想要产出优质内容,只能进行差异化竞争且把工作做得更好。
虽然工作辛苦,不过我很享受在这一行业工作。优质研究员永远是稀缺的,人们常提颠覆式创新,我觉得对抗内卷的最好方式或许是颠覆式成长。这份工作,让我看到了成长的希望,不仅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物质要求,更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至于近期的职业规划,我会在这家单位好好修炼内功。我比较喜欢在一个单位工作很久,现在很多实习生三个月就跳槽,不断刷新简历,他们可能觉得经历丰富更有用,但我不这样认为。在保证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我在这一平台能学到新知识,并且通过长时间相处与领导、同事磨合,大家会相互理解,自己的工作效率会更高。如果频繁跳槽,我需要特意花费部分精力去适应新环境,真的很浪费时间,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等我能够独挡一面,有可能跳槽去二级市场做基金经理,或者重回产业。
“小弟”天天想着取代我
何梦颖,27岁 | 从业三年,二级市场券商研究员
券商研究员的工作虽然累,但是确实是年轻人打基础、攒资历、积累行业人脉的最好踏板之一。
但从入行开始到现在,领导一直对我们进行“放养式”管理,我基本属于自我成长型。现在在部门待了将近四年,也算是组里的老员工了。其实有些同事早想取代我的工作,表现得也很明显,但我有信心和能力保证,只要自己不离职,就不会被“小弟”动了奶酪。
券商研究员的招聘条件本身就很严苛,985硕士和海归才有竞争力。毕业之后,我通过实习转正进了现在的工作单位。
作为券商研究员只要股票市场有交易,我们就要随时响应需求,所以要一直处在待命状态。和基金等买方市场相比,券商从业者的心理压力还算比较小。因为基金机构拿客户的钱,真金白银地直接参与投资,我们作为卖方主要收服务佣金,旱涝保收,更多是体力方面的辛苦。
我的KPI,主要是为买方客户(基金机构)提供服务以及客户打分这两项,业绩压力不算太高。
不过券商研究员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公司每年会有上千名实习生,每隔2、3个月就会换一批,真正可以留任转正的名额,每年可能就十几个。
行业赛道的重要性有时会超过个人努力。不同行业的研究员也存在明显的鄙视链,分到比较景气的组里往往是最令人羡慕的,如果入行后被分到不景气的组里,这些优秀人才即使付出超人努力,也很难实现个人事业的迅速突破。
我们部门约百名员工,有的员工负责跟进研究的公司还不到五家。公司名义上称之为走专家路线,让研究员们能够对负责的公司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可以领先作出一些预测、判断。
实则对领导而言,不过是希望有一堆专业型的“螺丝钉”给他们打工、输送信息罢了,没有必要让我们快速成长,再把他们替代掉。
这样划分是不太利于研究员个人发展的。我们长年累月只能研究几家公司,若这几家公司的市场表现也很差,便不利于职位晋升。而且新手通往优秀分析师的路途往往需要10年左右,重复研究、路演或调研的多个周期,过程艰难而漫长。
若在5年或10年前,情况大不相同。那时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少,研究员们可能每隔一两年就可增加一个新行业,个人成长比较快。若全覆盖整个大行业,不少券商研究员便转型做基金经理,真正参与投资。
因此,现在很多券商机构的首席分析师都是90后,也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这个行业大多数年轻人的能力,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名校毕业,智商差不多,只能比拼勤奋程度。领导通过时间积累下来的能力,自然也不会全部传授给下面员工。总不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我们公司遵循丛林法则,研究员虽有义务跟进自己负责的公司,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同事不可以研究。当我负责的一个公司出现变化以后,其他同事也会盯着,如果别人比你分析得好,领导就会听这个人的意见,所以我的反应速度要非常快。不过,有些同事早就盼着我离职,接手我现在的工作内容。
不仅我们公司内卷,整个金融行业的内卷程度也越加严重。
金融行业的人才流动性的确很大,我工作这几年,没有动过跳槽的念头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换工作并不容易。之前资本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家的工作会有一定的流动性。比如2020年,股票市场涨得都很好,所以有一大批人去了买方基金公司,包括去年的年初也换了一批人,我们好多同行都在那时跳槽了。
但如今不少互联网公司股票大跌,而且行业觉得这一领域的长线发展前景没有之前那么好。所以招聘岗位大大缩水。今年招聘需求比较旺的是新能源、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我也曾想过转到这些行业,但行业壁垒没有那么容易跨过去,难度很大。
从我入行到现在三年多时间,领导很少对员工进行有效指导,要靠我一个人自我成长。但也正是这样的“放权”,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
领导覆盖多个行业板块,我跟进的公司约十家,所以这些公司的业务模型怎么建立、业绩更新报告等工作,领导并不擅长。因此,当领导们提出的某些观点不对或安排的任务不恰当时,我有信心和勇气和领导battle。
对于之后几年的职业规划,我想继续留在二级投资市场,互联网公司对我的诱惑不太高。因为互联网公司根据候选人的上一份工作定职级和工资,新人研究员,工资虽不多,但工龄越长,后期工资的涨幅会越大;互联网公司相反,前几年或许能拿到相对可观的工资,但越往后,职位晋升和工资上涨越难。所以,以我现在的资历去互联网,不是一个好选择。
其实,我也很欣慰自己第一份工作选择券商这个职业。在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和上市公司董秘等公司高层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们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浓缩起来,讲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听,对我的个人成长和启发有莫大帮助。这是其他职业无法拥有的魅力。
投资行业整体来说,压力达不到恐怖程度,工作时间自由,也能有机会做产业调研。而且比自己过得艰难的人太多了,自己吃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
连线Insight旗下新号「连线出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