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舞青火龙、猜灯谜、对对联......中秋节,来万石村玩转“非遗”民俗

佛山新闻网 狮山明德官窑 2021-03-03



扎龙身、点龙睛、舞青火龙......

中秋佳节将至

万石村将迎来一年一度的

“舞青火龙”民俗活动!

戳视频看往年热闹盛况↓↓↓



说起狮山官窑的民俗活动,不少人脱口而出“生菜包”;说到万石村的民俗活动,村民亦会说起“辘木马”。殊不知,万石村还藏有一个专为中秋节而生的“舞青火龙”民俗活动,极具当地特色。


狮山官窑生菜会盛宴(戳图片查看活动精彩回顾)


狮山官窑万石“辘木马”民俗活动(戳图片查看活动精彩回顾)


与其他地方的舞龙不一样,万石村的青火龙,是用大萝藤、水梅叶、树丫等材料扎成,一条约50余米长。到了傍晚时分,村民为青火龙插上香烛,点亮龙眼,远看俨然一条栩栩如生的青火龙。每逢中秋时节,村里青年喜欢舞青火龙巡游,小孩舞着小青火龙,在村中游走,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内呈现出一派祥和的节日气氛。



本周五中秋节,一年一度的“舞青火龙”活动将如期而至,热闹墟憾至极,活动流程抢先看↓↓↓



时间:2019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地点:狮山官窑万石村


逾900年历史,“舞青火龙”有段古


万石村中秋“舞青火龙”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已有逾900年历史。


北宋时期,京师盛行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焚香拜月祈福,并有舞草龙、火龙等习俗。生于大宋时期的万氏始祖深爱该习俗影响,从江西搬迁至现居地万石村,并将该习俗带至万石村。


万石村的万氏大宗祠


此后,每逢中秋佳节,万氏祖先利用后龙山原始次森林的树枝和树叶扎成青龙,中秋之夜祭月舞青火龙祈福,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从扎到舞,青火龙有讲究


每年中秋节上午,万石村的年轻人就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后树林里,一起采集扎龙身需要的树枝树叶。


整个“舞青火龙”过程,从扎到舞,大有讲究!


01讲究一:扎青火龙有材料要求


扎龙是用村后山树林的大箩藤作龙根、水梅叶作龙身、树棍作龙叉,间隔约1米远用龙叉固定,填充龙身的树叶一定要均匀顺着扎。斩鬼剑树叶压去水份、成线状作龙须,树丫作龙角,手电筒作龙眼,龙身每一格都插上五颜六色的七星旗。


随着林相改造,万石村扎龙的龙根也改用缆绳,椎树叶作填充舞龙身。


02讲究二:舞青火龙的人数一直为单数


舞青火龙的人数一直习惯用单数,如:19、21、23等,舞龙者全为男性。


在中秋节当天晚上,把早上扎好的青龙放在村前;到晚上,村中青年吃过团圆饭后,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祠堂,在青龙身上插上点燃的香烛,亮起龙眼,远看俨然一条栩栩如生的青火龙。



03讲究三:“采水”后穿街过巷,祈求美好生活


数十人组成的队伍舞动青火龙来到东风水库,让龙头和龙尾沾一下洁净的清水,意为“采水”,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完成取水后就回到村中祠堂参拜过祖先。然后开始穿街过巷,与村民一起祈愿美好生活。


舞青火龙的青少年们,口念“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家庭幸福、岁岁平安”等祝福语,穿街过巷。


青火龙舞到巷口之时,村民纷纷上前在青火龙上插香添烛。村民还会给舞龙队送上红包,并从青火龙身上拿回一柱香插在家中神位前,祝福一年比一年丰盛。



这天,村内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凑一份热闹。村中十几岁的小男孩,扎起十米左右的小青龙,七、八个小朋友舞着小龙跟在长龙后边,格外引人注目。


中秋时节的“非遗”传统正延续


2016年2月,万石村的“舞青火龙”被列为南海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舞青火龙”传统民俗活动中来,2017年的中秋节,万石村还在村中公园开展赏月猜灯迷等活动,丰富非遗文化内涵。



据万石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舞青火龙”项目将继续向市级申请,以便将这些民间传统习俗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今年中秋节

在万石村

玩转“舞青火龙”民俗活动

约定你!


来源:万石村委会

编辑:佛山新闻网冯翠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