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小波:有一种教育,比说教和批评更有力量

点击蓝色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 2020-08-30


王小波:有一种教育

比说教和批评更有力量

文:王小波 编:kuange李强
 
很多父母长辈看不惯年轻人行事,想要教育或者劝解一番,但是来来去去都是那么个套路: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应该怎样,必须怎样......
 
而年轻人则认为双方存在严重代沟,要么消极应对,他说任他说,清风拂山岗;要么积极反抗......结果都是不欢而散,长辈恨铁不成钢,年轻人因为父母不理解而心痛。
 
过年回家,不可避免地要与人谈心,如何才能不说教,又让对方心悦诚服?如何让说理变得有趣?
 
我有个外甥,天资聪明,虽然不甚用功,也考进了清华大学。对这件事,我是从他母系的血缘上来解释的,作为他的舅舅之一,我就极聪明。
 
这孩子爱好摇滚音乐,白天上课,晚上弹吉他唱歌,还聚了几个同好,自称是在“排演”,但使邻居感到悲愤;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吉他上有一种名为噪声发生器的设备,可以弹出砸碎铁锅的声音。
 
要说清华的功课,可不是闹着玩的,每逢考期临近,他就要熬夜突击准备功课;这样一来就找不着时间睡觉。几个学期下来,眼见得尖嘴猴腮,两眼乌青,瘦得可以飘起来。
 
他还想毕业后以摇滚音乐为生。不要说他父母觉得灾祸临门,连我都觉得玩摇滚很难成为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除非他学会喝风屙烟的本领。

王小波与外甥姚勇(中),姚勇曾经是水木年华的一员
 
作为摇滚青年,我外甥也许能找到个在酒吧里周末弹唱的机会,但也挣不着什么钱;假如吵着了酒吧的邻居,或者遇到了要“整顿”什么,还有可能被请去蹲派出所。这种事我听说过。此类青年常在派出所的墙根下蹲成一排,状如在公厕里,和警察同志做轻松之调侃。
 
当然,最后还要家长把他们领出来。这孩子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姐姐、姐夫,对这种前景深感忧虑,他们是体面人,丢不起这个脸。所以长辈们常要说他几句,但他不肯听。
 
最不幸的是,我竟是他的楷模之一。
 
我可没蹲过派出所,只不过是个自由撰稿人,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我的职业和摇滚青年有近似之处,口口声声竟说:舅舅可以理解我!
 
因为这个缘故,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都要负起责任,劝我外甥别做摇滚乐手,按他所学的专业去做电气工程师。
 
虽然在家族之内,这事也属思想工作之类。按说该从理想、道德谈起,但因为在甥舅之间,就可以免掉,径直进入主题:“小子,你爸你妈养你不容易。好好把书念完,找个正经工作吧,别让他们操心啦。”
 
回答当然是:他想这样做,但办不到。他热爱自己的音乐。
 
风靡一代人的《QQ炫舞》就是这个外甥带领团队开发的

我说:有爱好,这很好。你先挣些钱来把自己养住,再去爱好不迟。摇滚音乐我也不懂,就听过一个《一无所有》。歌是蛮好听的,但就这题目而论,好像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
 
我外甥马上接上来道:舅舅,何必要快乐呢?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我记得这是莱蒙托夫的诗句。连这话他都知道,事情看来很有点不妙了……
 
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这似乎无法辩驳:在舞台上,人们唱的是《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银幕上,看到的是《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不但中国,外国也是如此。
 
就说音乐吧,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千古绝唱,据说素材是俄罗斯民歌“小伊万”,那也是人民痛苦的心声。美国女歌星玛瑞·凯瑞,以黑人灵歌的风格演唱,这可是当年黑奴们唱的歌……照此看来,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
 
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待。
 
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 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因为我外甥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我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我把外甥说服了。他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
 
取得了这个成功之后,这几天我正在飘飘然,觉得有了一技之长。谁家有不听话的孩子都可以交给我说服,我也准备收点费,除写作之外,开辟个第二职业——职业思想工作者。
 
但本文的目的却不是吹嘘我有这种本领,给自己做广告。而是要说明,思想工作有各种各样的做法。本文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王小波这个外甥姚勇后来在游戏圈创出了一番天地,而且他还将音乐创作的灵感融入游戏制作当中,在程序条目中探索艺术的诗和远方。
 
这一切成就,和王小波当初的“思想工作”不无关系。试想一下,如果王小波上来就摆长辈款,拿出教训的姿势,强行掐灭外甥的理想火花,要么就是塑造出一个“泯然众人”的好学生,要么就是逼着他走上逆反之路。王小波一反严肃地说教,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解构问题,顺着对方的思路,引导他思考,自己就能把问题解决。
 
这既是王小波与人交流的特殊技巧,也是他独树一帜的写作方式。他总能够以举重若轻的语调和另类的认知视角,一针见血地直指问题所在,引导读者产生思考。
 
当下的舆论环境,人们要么丧失理智,一味诉诸情感;要么过度理性,掉入“理中客”的陷阱;要么掉书袋子,不知所云。正缺少像王小波这样既有批判性思维,又富于人文关怀,还非常接地气的作家。
 
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王小波作品全集(纪念版)。这是王小波遗孀李银河唯一授权并亲自勘校,迄今为止王小波最全的作品集,也是他所有作品的最终定本。先知书店一次性完整收集,感兴趣的书友,可一键收藏,更附有王小波写于五线谱上的手稿。
注:本文选自王小波作品集《沉默的大多数》,按语和最后一部分为编者所加,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王小波: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许纪霖:重温王小波让我们清醒很多
高晓松:王小波在我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视频)
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王小波:没有思想,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视频)
秦晖老师的正面与侧面
马克思VS.米塞斯:思想史上的巅峰对决(视频)
加缪:如何面对毫无意义的世界?(视频)
学识、见识、胆识:陈寅恪的三重境界
维特根斯坦: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除了你自己
德鲁克:信仰要经历绝望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