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1-09-12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文:网摘  编:木叶

舒曼曾说:"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好的艺术作品,是能给人启示的,就像信仰一样,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人的生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是衣食住行等物质享受,精神生活是学术、艺术等精神享受,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与信仰。


信仰是灵性的最高层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信仰。


艺术创作需要领悟力,需要足够高的审美能力,有时还需要有信仰的加持。不同文明产生出各异的宗教信仰,不了解宗教历史,就不能理解基于宗教信仰生发而出的艺术。


比如,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基督教艺术画作,在传统的东方不同信仰者的视角里,那可能就是一群赤身裸体、有辱斯文的人群,既谈不上艺术,也谈不上信仰——对着一群赤身裸体的画像许愿,恐怕不会那般“灵验”。


因此,如果不了解这些画作背后的信仰的故事,就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艺术本身;而如果米开朗基罗没有虔诚的信仰,他也无法创作出如此伟大的艺术。

西斯廷教堂《最后的审判》局部

▌抛开宗教谈艺术
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宗教是信仰的具象化,艺术与信仰的关系,就表现为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关系密切,互相难以分离。艺术与宗教,有着历史和内在的深刻渊源。如果完全抛开宗教谈艺术,那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关于艺术与宗教,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达到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的两个途径,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艺术在不断助力宗教的发展,宗教也不断通过心灵扩展艺术的影响力。艺术与宗教的互相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和内容。这一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宗教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相当明显。

●宗教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传播和交流。如佛教产生后,先是通过交流从印度传入了中国,在中国经过民间特色的艺术改造后传入日本,日本的佛教艺术因此具有中国民间的一些风格特点。

●宗教思想对艺术形式、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如基督教对西方写实风格的影响,道家对东方写意风格的影响等。

宗教与艺术的这种密切关系,对世界各地区和民族的艺术都造成了深刻影响。这导致了宗教艺术的繁荣发展,使它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耀眼、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基督教艺术。

拉斐尔《圣母子与圣约翰》

▌艰难却必然的融合
基督教与艺术的奇迹

艺术与宗教虽然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基督教初期,却与艺术融合的异常艰难而缓慢。


3世纪以前的基督教,对于艺术是抱有一种敌视的态度。基督徒们认为艺术是一个异教的东西,是一种奢侈品,是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理念水火不相容的。


他们为了表示对教义的虔诚,为了宣传教义,又不能不利用艺术这种有力的手段。但是后来他们慢慢发现,利用旧的审美观念来为新的信仰服务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4世纪以前,基督教是没有合法的地位的。信徒们的活动地点,必须是秘密的隐蔽的场所,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于是就产生了地窟艺术。


在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这些地方,曾发现了不少初期基督教时期的地下宗教建筑,这些地窟利用神话作为题材,以艺术的样式来进行表达,充满着象征主义的色彩。


比如,表现耶稣不是直接表现耶稣,而是一个牧羊人正在牧羊,那个牧羊人就是耶稣,羊就是代表人民,牧羊人放羊,就是耶稣哺育大众。


到了公元4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宗教艺术创作也由地下转到了地上。


从此,基督教艺术开始了它长达一千多年的传奇发展,建筑(主要是教堂)、雕塑、壁画、油画、镶嵌画,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作品纷纷问世,遍布欧洲各地,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巅峰。


经过千年的发展,基督教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近2000年来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线索型的文化载体,也是全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极致的教堂玻璃设计,就像通往天国的窗


▌《神圣艺术》:
基督教艺术的全景展现

举凡古老文明,在艺术上取得绚丽成就的国家,都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基督教深刻影响了西方艺术,甚至可以说,基督教艺术就是西方艺术的主体。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基督教在其发展进程中,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心灵感召力,征服了一代代、一批批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世界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文化各个方面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中世纪,基督教作为欧洲主要的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

时至今日,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深深地渗透于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意识之中。

因此,基督教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审美,更体现在其包涵的思想观念上。故而,了解基督教艺术,也是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一把钥匙。

介绍基督教艺术的书籍有很多,然而大多不是艺术通识类的部分提及,就是选取个别题材的介绍。全面、完整地介绍基督教艺术的书籍其实非常少见,因为它过于庞大,一本书实在难以描绘清楚。

然而有一本书却历经25年,耗资1000万欧元,汇集100位知名学者,与欧洲100个大教堂及学术机构跨界合作,由全欧知名摄影师团队历时10年精心拍摄,最终完整再现了2000年基督教的恢宏历程。这本书就是令人屏息的《神圣艺术》。

《神圣艺术》书影


这本8开本、重达10公斤的大书,囊括了自公元300年至今完整的基督教建筑及绘画艺术,是一部基督教艺术的百科全书。翻开这本书,关于基督教艺术的一切便跃然眼前。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细节放大”。对于巨幅艺术品,本书先展现其全貌,而后针对精彩的细部尽可能放大;而对于一些举世闻名的教堂建筑,摄影师则选取独特的拍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那些前人无法知晓的精彩。

《神圣艺术》给了那些对西方历史、文化史、宗教史不够了解的人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去深入体会。《华尔街周刊》评论说:“对于那些会为教堂驻足的人们而言,《神圣艺术》无疑是上帝的礼物。”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神圣艺术》这套艺术瑰宝。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体验艺术与信仰的力量。
来源 | 本文汇编自网络,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我们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审美的两大敌人
人间烟火气,最有诗意
只有两种纸质书,不会消亡
何伟:美国人眼中的复杂中国
丘吉尔:被政治耽误的天才画家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钱满素:美国立国精神的两种源流
奠定审美的高度:文艺复兴的五位大师
数学之美:看似无用的智慧,却改变了世界
荐书 | 鲁迅传:他的笔下不仅仅只有社会的困境
史学界的奇女子:从不捏造任何东西,包括天气
《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能说出来的美,常常是不必说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