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畔大学”被铲了,传递出什么危险信号?

九眼瞧 2021-11-06

最近,坐落在杭州西湖边的湖畔大学正式被“铲除”,工作人员拿着烧焊工具,一笔一划抹掉了巨石上的四个鎏金大字:湖畔大学。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很快,湖畔所有外宣资料和社交媒体平台全部改名了:

微信公众号改成了“湖畔Hupan”;

微博改成了“湖畔创业研究中心”;

抖音改成了“浙江湖畔创业研究中心”;

除了名字被铲,湖畔还有更大的风暴在酝酿。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湖畔已经停招生,原本每年3月开始的课程,今年至今为止毫无音讯。


种种迹象显示,湖畔大学已经走到了历史终点。


2006年,马云联合丁磊(网易创始人)、郭广昌(复星创始人)、沈国军(银泰创始人)、宋卫平(绿城创始人)等8大巨商成立江南会。


当时,北有泰山会,南有江南会,中国商业团体南北呼应,叱咤风云。


几年后政策收紧,泰山会日渐式微,而江南会摇身一变成为湖畔大学,继续对抗着国家的监管。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湖畔大学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至此,马云苦心经营十五载的商业蓝图宣告破产。


  壹    

胡雪岩的前车之鉴


任何外来力量,都无法真正击败我们。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14亿人的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大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强大的国防,外患真的不足为惧。


内部资本才是最大隐忧。


当资本壮大到一定规模时,容易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到僭权越位,到觊觎公权力,进而对社会造成危害。


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从来都是重农抑商,是有原因的。


不用报着侥幸心理。


前有吕不韦,后有胡雪岩,没有谁有好下场。


从来没有。



再次提醒马云,不要办什么湖畔大学。


这种招收精英、培育精英的模式,是变相否定咱们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典型的脱离群众,撕裂中国人才群体,客观上形成你们和我们!


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贰  

世界第一的湖畔大学


湖畔大学,由马云、柳传志、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


但从其运营来看,教务长是阿里巴巴的曾鸣,基地设在杭州,马云为校长。



毫无疑问,这是以马云为核心的一个新组织,而不是什么真正的大学。


湖畔大学从2015年开始第一期招生,第一届主要方向是互联网方向的创业精英,录取36人,以80后、70后居多。


这中间,既有王利芬这样的业界名人,也有汪小菲这样的明星型富二代。


2016年第二届的招生,扩大到传统行业,录取39人,学生年龄也达到了37.3岁的“高龄”。


这届学生中,既有像杭州外婆家吴国平、西贝贾国龙这样的餐饮界大腕,也有58同城姚劲波这样的互联网创业成功人士......


有顾家家居顾江生、科大讯飞胡郁这样的各自业内的领军人物,还有霍英东的孙子霍启文这样的富三代......


其中,更是有8家上市公司,12家年营收5亿以上的企业。


2017年的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医药医疗、保险金融、投资、食品、日化、家居、通讯、教育、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新科技等12个社会重要领域的企业,几乎囊括了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


第三届,符合初审的报名人1080人,湖畔大学重点走访了300多家,最后录取了44人,录取率4.07%。


要知道,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斯坦福大学录取率,仅为4.4%!因此,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称,湖畔大学是世界第一。


  叁  

湖畔大学的野心


在挑选学员方面,除了设置了“三年创业经验、三十名以上员工、纳税三年,并拥有三千万营业额”的基本门槛,湖畔要求报名者必须有三位保荐人,其中至少一位指定保荐人。


保荐人是什么鬼呢?应该嫁接自中国传统曲艺圈的收徒制度。


在相声行业,如果一个人想拜师学艺,需要引师、保师。


引师如同介绍人,师徒之间均需如实介绍有关情况,师徒双方都满意才行;


保师就是起到个保证作用,既保证师父耐心传艺,又保证徒弟认真学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夯实基础。



保荐人制度,说白了,就是混圈子!要进入这个圈子,就必须有合格的保荐人,要保证这种关系的牢固性。


因此,湖畔大学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道解惑的学校,而是一个圈子,是一个牛叉商人的圈子。


  肆  

湖畔大学保荐人名单


按照马云的设想,未来的中国500强企业中,应该至少有200强出自湖畔大学。


这是一个极具野心的规划,意味着湖畔大学要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顶级精英的“教父”。


在2017年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典礼中,马云更是提出了“为市场立心,为商人立命,为改革开放继绝学,为新经济开太平”的宣言!


这意味着,马云不仅仅要当中国经济的教父,还要当圣人,要万世师表。



不仅有湖畔大学,马云旗下的云谷学校,还在进行经济精英下一代的培养,从父到子,一揽子教育计划,彻底改变未来中国经济人的大脑。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但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总让人想起东林书院。


  伍  

东林书院,帝国危机之源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位于今江苏无锡市,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


当时,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也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正是这个标榜“读书、讲学、爱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东林书院,在组织讲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东林党”!


也正是这个东林党,敲响了明帝国亡国的丧钟。



那时候,东林党实际上已经成为当时地主、商人、官僚的代言人!


他们鼓动商人不纳税,以“藏富于民”的名义,让中央财政空虚;而官商阶层,占有巨额的社会财富,最后的结果是崇祯皇帝打仗没有钱,眼睁睁看着满人入关,亡国。


注:极为可耻的是,那些当初不愿意捐钱的达官显贵们,哭穷捐不出100万两白银,却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捐出了7000万两!


另外,官僚商人与女真人做买卖,其中铁器、火药等战略物资,又是重要的交易标的物,这直接导致了女真人军力的崛起。


东林党显著的特征是:以讲学的名义聚集势力,最后这个学院不仅在朝廷里有大批的东林党高官,还在江南地主、商人阶层有广泛的支持,最后形成了官商大合流,成为明帝国的一个巨大毒瘤。


这个毒瘤形成了一个生态!


他们在言论上,以清流自居,掌握了话语权;在政治执行层面上,有官僚系统的支撑;在基层,有经济领域商人地主的支持,真正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言有言,呼风唤雨。


  陆  

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毫无疑问,湖畔大学现在也是一个讲学的地方,建立这个大学的精英们,都是掌握着巨大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资源的中国经济领域的牛人。


而这些牛人的背后,更有着复杂的利益权力交织。


如果说,以前的资本巨头还是以各自利益为战的话;湖畔大学的产生,则标志着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资本巨头们有着合流的趋势。


这是他们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局的新应对!也是这些精英前台人物,不甘于被操控的命运(比如富可敌国的明天系坍塌,比如中融信托、某邦保险、华信石油等被国有化),要想“独立自主”而建立的新组织。



不管这个组织的口号有多诱人,目标有多伟大,但其中的风险已经不言自明。


这些社会商界精英的抱团,后面有着什么样的演变,已经变得可以预见:商、官合流,形成新的生态;这个新生态系统的后面,必然有着更大利益诉求。


那么,这个利益诉求是什么呢?


  柒  

黄埔军校之后的北伐


黄埔军校的建立,注定与以后的北伐战争相联系。


孙中山从最初开始筹办军校起,就是为以后扫除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作准备的,因此它的建立,对以后的北伐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伐战争中,北伐军将士牺牲了大约7.5万人,其中黄埔军校的学生,牺牲大约3万人。


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才荟萃,不胜枚举。如我党内的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陈赓、罗瑞卿等人,都出自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蒋介石。如果没有黄埔军校的底子,这个来自浙江溪口的小个子,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政治成就。


马云2017年湖畔大学第三期开学讲话说,湖畔大学前十年,我们希望所有进入这个学校的人,你们就像黄埔一期二期一样,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到这里跟我们一起建立这么一个学校。


这个学校已经不是一个民营企业学校,这个学校更不会小到说我们跟国有企业去竞争......


那么,更大的诉求是什么?似乎已经不言自明。


更多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躺平?

 以色列王牌:摩萨德特工

合作加微信号:mglizhi08  注明:合作


【版权声明】图文及视听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