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无论何时何地也有钱
图 千巨万
自从“会读书的人”公号开张,我查的资料+看的论文比大学写毕业论文时还多。真是人到中年查资料。
上一篇推送里,连岳推荐了三本和理财有关的书。现在的人如果想要得到理财知识,可以很容易买到书来看,但过去的人若要得到理财知识,除非机缘巧合,做了好多好事,凑巧遇到一个有钱人愿意教你,否则是很难的。所以,古代穷苦人想要打破阶层固化,得到一些钱财,只有靠人品好一条路径。例如帮助一下大树下乞讨的老妇人,说不定她是观世音变的……
我国古代没有什么经商理财方面的书,一些聪明人只好先从兵书中领悟经商之道。大概经商跟打仗类似,都需要一些运筹帷幄、做出取舍决断的方法吧。
至于个人的理财之道就更少见,只散见于一些大家族的家训之中。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写到他青年时期受聘于丁福保,帮丁福保搜集抄写资料,工作勤快努力,完成了《说文解字诂林》一书的再版修订工作,终于解锁了“由丁福保传授理财秘诀”的隐藏关卡。
丁福保对陈存仁说:
你明天早上,先行沐浴理发,并预备水果四式,专程地送给我,我准备把理财的秘诀传授给你。
(看到这里,我默默擦掉了我滴在《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书封上的桃子汁。)
第二天,二人进入日式榻榻米内室,盘膝相对而坐,茶几上还焚有三柱线香。在这温馨的时刻,丁福保说:
读书人容易自命清高,觉得谈钱俗气,所以古代文人往往不懂理财,一生潦倒。其实是不对的,要谈钱。不善理财一世苦。
理财的方法都是老生常谈,人人都知道,但要是知而不行,等于无知。要是能够按照我说的话去做,人人可以致富。
择业要向大众方面着想,选中一个行业之后,不要改行。
不要懒。但“勤”也要勤在与众不同的地方,要触类旁通。钱财要追求不息,但不赚不正当的钱。
赚到钱之后要“节”,赚十文,最少节三文。等到业有所成,赚到十文可能只用二三文,攒下来的钱,要筹备更大的计划,由钱生钱。
赚钱之后还要管。管钱更难。管钱之后还要会用。用钱最最难。
讲完道理之后,丁福保还举出许多当代成功者的故事。陈存仁听完,能量槽瞬间满格,技能值起码+10,系统叮当作响,默默调快了陈存仁赚钱的速度。
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把丁福保的谈话结构原样复制(几条理财之道搭配以当代成功者故事),就可以包装出一本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书,书名可以叫《按我说的去做,你也可以致富》【清】丁福保 著。
然而精明的丁福保,一生中并没有出过一本理财方面的书。他出的书全都是青史留名的学问之书。就连初始目的纯在赚钱的《古钱大辞典》,也被他包装成高雅的收藏鉴赏考据之书。
光看这几条理财之道,好像真的没有很特别。最少三成的家庭收入存储比例,也是自宋以来的家训中就有的。要理解丁福保的理财之道,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实践的。他真的是随时随地都在想办法赚钱。
丁福保自己是学西医的。纵观丁福保一生,对赚钱帮助最大的两项技能是数学和日语。他的数学特别好,老师是清末数学家华蘅芳。
1909 年,丁福保被清政府官方派到日本考察西方医学,带回很多日本书籍,有佛学书,也有西医书,那时也没有版权公约需要遵守,他就自己翻译编撰这些书,能出版的统统拿来出版。医学书还被分类整理成 12 期讲义。1910 年 6 月,离清朝结束还有一年多,丁福保在《申报》发了广告,效仿当时的实业函授班,面向全国征集医学函授班学员:
……其讲义有《家庭侍疾法》《西药实验谈》《肺结核病之大研究》《神经衰弱研究》《病理学一夕谈》《诊断学一夕谈》等,皆浅显明白,为门径中之门径,阶梯中之阶梯。
“门径中之门径,阶梯中之阶梯”——丁福保的末代王朝文案水平虽然没有很好,但通过这个函授班,丁福保可以收一年函授学费,向学员兜售自己出版的(从日本带回来的)医学书,兼代购西药和医疗器材。同时还又吸纳一部分优质学员帮自己编书(丁福保一生据说编了 244 册书籍,实在是需要人手),完全是“人精中的人精”。充分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赚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浪费。
粗通理财之道的陈存仁,努力开诊所编书写稿编报纸(《康健报》),叮叮当当地赚钱,存款达到一万元的时候(就,还是按照我不严谨的估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 50 万),陈存仁又顺利解锁了“由丁福保帮助买地”的隐藏关卡。丁福保说:
银行存储虽然保险,但是只计利息仍不上算,不如买一块地皮,地皮涨起来比什么都快。明天起每天早晨,我陪你到英大马路浙江路转角的“一乐天”茶楼,那边有不少俗称“地鳖虫”的人,即是买卖地皮的掮客,我们坐在那里,有许多人认识我,就会来兜售地产的。
丁福保和陈存仁每天都去一乐天喝茶,一边商量编《古钱大辞典》的事,一边看中介拿来的地产资料,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中一处地皮。
当时朝代更迭,华洋杂处,时局动荡不安,要买到可靠的地皮,需要的手续非常繁杂,甚至最后还要有外国律师的证明。丁福保说:这些手续别人不懂,我全都懂。你这件事由我一手包办就好了。
(所以丁福保你到底是有多少块地!我查了半天资料都没查到!大家都只关注你编写了多少本书!)
买了地皮之后,陈存仁说:这块地要盖房子也很花钱呀,我没有那么多钱!丁福保说:买地皮是作为置业,不一定要动工盖房,搁置几年再讲,必然会涨价的。
买地皮其实是自古以来的家庭投资手段。古代家庭投资渠道较少,无非是买地、放高利贷、地里多种些水果蔬菜粮食。宋朝的叶梦得就在家训里提到过买地:
有好的田产不要计较时价,承受得起就买,买了以后不用管它,自己能增值。利润可能微薄但长久。没田地还能致富的人家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没有见过没有见过。
陈存仁五千二百元买的地皮,三年后就以三万元价格出手了。丁福保说:
照短线而论,你做的很对,卖掉也就算了,以后的涨跌,你从此不要放在心上。
这块地后来一直涨到十万往上。由丁福保的语气也可推测,买地应当是一种长线投资。
经常出版大型著作的丁福保,靠《古钱大辞典》赚来的钱,在上海虹桥路建了虹桥疗养院(1934 年),现在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丁福保赚钱那么多,网上的研究 + 资讯仍然集中在他的出版成就和学问上,还有报道说:
丁福保一生淡泊名利,除行医外,专心治学,在那个年代,他是集大成的学者,共编纂、译著书籍 191 种,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之誉。
人家的一生明明名利双收。只不过他十分狡猾,用大量搭七搭八的著作(佛学、训诂学之类的)转移人们的视线,隐藏自己赚钱的事实。我国文人真的太不重视钱了,完全无视丁福保的理财成就。
1937 年,陈存仁又存了好多钱。他买了一块地,盖了个房子。本来他是小家庭,盖了新房子之后,大哥一家、母亲、弟妹、岳父岳母全都搬过来一起住,每天要开两桌饭。加上后来战事爆发,世道混乱,纸币贬值,物价飞涨,陈存仁生存压力倍增。
1949 年春,他决心离开上海去香港,走前去和丁福保道别。丁福保十分惆怅,他说:照你的智慧和能力,到处都有饭吃,可惜我老了,不中用了,否则我一定要和你一同去。
到香港时,陈存仁身上只有 9 千港币,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他 41 岁,一切要重头来过。
而他和丁福保,此后也没有再见过面。
特别感谢:
《医学与商业:清末上海函授新医学讲习社研究》刘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 9 月。
今天的二条是千巨万写的伦勃朗。我和很多人一样,并不太懂得如何看画,但看完《未长成的伦勃朗》之后,我好像懂了一点。
民国医生陈存仁的故事:内容付费+低价导流:民国医生的创业之道
不用沐浴理发,不用准备水果四式,不用焚香三枝也可以得到的理财之道:连岳:总有一本书在等你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