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生活不止眼前的狗,且有鸡和远方。”

遛狗我们见多了,

那你见过“遛鸡”吗?

饭君最近认识了一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江湖人称老沈,

他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也是「从前慢」农业的创始人,

他每天最大的乐趣,

是深入乡村土地——去养鸡、遛鸡。



虽然老沈曾透露自己有轻微的社交障碍,

但说起关于“鸡”的事业,

他总是滔滔不绝。

或许是因为对“鸡”与土地的那股热爱吧,

饭君看到的,

分明是一个热情洋溢、充满正能量的帅气大叔啊。



出生于农民家庭,老沈打小天资聪慧,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出息。”后来,他凭借勤奋努力考上了北大。


1997年,老沈从北大毕业后来到广州冼村,在陌生的城市里,除了已有的学历,他一无所有。



为了能够在这座城市立足,他在软件公司当了几年销售之后,选择创业,成立了一家环保型化工公司。没有资金,没有经验,老沈和几个兄弟凭着满腔热血,凑了20万开始创业之路。


然而万事开头难,老沈四处碰壁,他笑称:“当时投20万,但销售额也就20万。”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在这偌大的城市里终于站稳脚跟,也把母亲从农村接过来,那时候,他觉得自己真成了村子里说的有“出息”的人。



北大毕业却跑去“遛鸡”?


一家人,两个孩子,三餐四季,生活本该如鱼得水,然而社会环境也在不断改变着。2010年,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苏丹红、三聚氰胺……家中有孩子的老沈对此变得敏感起来。


“我为这个社会努力做贡献,我也挣到钱了,一家人能够好好生活了,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居然是有害的东西,连最基础的干净、健康都没有。孩子们最爱吃土鸡和土鸡蛋,但是市面上的鸡和鸡蛋安全吗?”



老沈慌了,小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因为父亲养鸡,每天都能吃上一颗新鲜的土鸡蛋,他至今都记得,捧着那颗新鲜的鸡蛋时,那种富足且雀跃的感觉。


而今,生活条件看似好起来了,却再也寻不回那种滋味了,然而这背后更大的牺牲,竟是自己的家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老人和孩子。


是时候像当年的父亲一样,担起让孩子幸福、健康的责任了。想到这一层,老沈决定自己养鸡。



对抗食品安全问题的先行者


进入行业之后,老沈了解到,市场上的鸡大部分都是速生鸡。由于外国白羽鸡的入侵,以前的原种土鸡DNA都受到污染,实际上都是仿土鸡,它们徒有土鸡的外观,吃起来没有原来的鸡味。他这才明白,养好鸡的第一步,就是从源头开始,保证鸡种纯正。


老沈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华南农业大学的保种专家团队,他们经过了反复试验、提纯和保种,花了6年的时间才培育出真正的中华原种土鸡。


老沈与华农保种专家在交流


在这期间,老沈也闲不下来,他跑到各地乡村考察环境,并联系当地的农人,逐步定下了“养鸡计划”。


不实践不知道,养鸡这件事,要讲究的可真不少。经过一多年的调研跟试验,他总结出四个关键因素是:原种土鸡,良好的生态环境,吃干净的食物,自然生长


而农人天性热情淳朴,加上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他们和老沈很快便达成了一种默契:一方守住土地,慢慢养鸡,一方则提供鸡种和养殖技术。


团队成员与农人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然而这其实只是刚刚开始。


2013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禽流感爆发,市场上大量养鸡公司倒闭。这对于老沈团队来说,无疑也是一记重击,面对损失30万只鸡、300万市场金额的困境,老沈表示,“突然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过一番自我调整后,老沈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还鼓励团队:“整个市场状况不好,我们更要逆势去做。”于是,在这般鼓励下,团队从之前的企业礼品、会员销售渠道,转向了社区生鲜店、酒楼、菜市场等渠道。


这下,老沈的步伐更加坚定了。他带领着团队的小伙伴开始完善自己内部生产供应链,一切都蓄势待发。


老沈与团队成员


当农村大叔碰上互联网热潮


正当他们以为一切都在稳步推进的时候,2014年,政策下来——不让活鸡进城了。这就意味着之前的准备都将付诸东流。


同年,恰逢互联网风潮兴起,微信、微博席卷而来,所有的商业一夜之间都跟各类社交软件挂上了勾,然而他却对这些应用一窍不通,也从不喜欢用微信来聊天。


面对双重冲击,一向果决自信的老沈陷入了焦虑之中。



“那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产生了是否要继续做下去的念头。”然而回忆起多年走过的风雨,他很快便打消了念头,开始了新一番审视。


他说:“农业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了。”从前的农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割裂,为了高效率生产,养鸡行业迫使鸡离开土地,把鸡当成工业品送进工厂养殖。这种做法不仅割裂了养鸡人与吃鸡人的联系,还违背了鸡的生长规律,因此产生了很多不安全的鸡。



而在老沈这里,最初来买鸡的往往是朋友、亲戚,因为是信任的人,所以放心交给他养。老沈才发现,这就是在“帮街坊养鸡”啊!


他想:如果结合互联网的特点,来帮街坊养鸡,吃鸡人与养鸡人会不会有更多的沟通?还存在“食品安全”的疑虑吗?


“帮街坊养鸡”这个概念为基础,他四处去学习互联网商业课程。逐渐理出了品牌新思路:品牌打造分成两条线,线下 48 30590 48 14746 0 0 9471 0 0:00:03 0:00:01 0:00:02 9470于城市里的餐厅、超市举办品鉴会;在农村则举办食农教育、亲子自然课程等线下活动;线上则组建微信社群,让吃鸡人随时监督。


「老沈的鸡」线下活动


如此一来,帮街坊养鸡的农人与来自城市的吃鸡人便能形成一个互相信任的“熟人圈”,“街坊生意”便做起来了。做熟人的生意,街坊来监督,自此老沈的养鸡事业形成了商业闭环。


老沈与团队成员


“自从养了鸡,才觉得活出了人味”


虽然一路艰辛,但如今说起“养鸡”,老沈言语中总带着一抹自豪的笑容,毕竟他已经笼络了不少支持者。


曾经有位朋友从他这儿买鸡,朋友父母原本觉得卖得太贵,对儿子反复唠叨。没想到当他们坐在一起吃鸡的时候,竟觉得吃出了当年上山下乡的味道,俩人还因此怀念起恋爱的青葱岁月来。


“原种鸡的味道,真的就是你父母一辈记忆中的味道。如果这些记忆、文化消失,那该多可惜,我一直觉得我们是应该把那些味蕾记忆传承下来。”



堂堂一介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却跑去养鸡,刚开始那会儿,家人无一赞成,朋友们说他傻。他却说:自从养了鸡,才觉得活出了人味。”这股“人味”实际上饱含着他对儿时乡村美好的深切怀念。



“养鸡计划”推进之际,在城市打拼多年的老沈满怀期待重返乡村,却发现如今的农村已经热闹不再,那里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只有少数老人、小孩留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


年轻的时候总是迫切地想逃离,随着年龄增长,却越发地怀念从前农人之间那种难能可贵的纯粹与热情。


他认为,凭着“养鸡计划”,也许农人能够用自己的土地与经验扭转这种萧条的生活状态,也能够吸引年轻人返乡,重现小时候那个富足、热闹的乡村社会。



在这幅蓝图里,

无论是人、鸡还是乡村土地,

一切仿佛得到了平衡。

农人通过“养鸡”重建乡村往昔的美好;

因为与农人、食品生产的连接,

一直以来包围着城里人的也会渐渐被驱散。


但于新农人来说,

这也是一场无止境的行业革命。

虽然过程很艰难,

他们却始终找不到放弃的理由,

说不定,

它能为这个冰冷的社会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呢?


- END -


推荐阅读



撰文 |  Nini

图片 |  来源于从前慢农业

投稿 |  yami@yami.r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