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7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核财经》峰会实录: 媒体大咖激辩区块链媒体泡沫

核财经 核财经 2018-07-05
核财经洞悉数字币  解码区块链
由《核财经》举办的区块链创业峰会今天在北京揭幕, 这场峰会由嘉宾传媒董事长,知名主持人吴婷女士主持, 中国社科院冯兴元教授, 优势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克忠先生,麻省理工数学博士庞华栋先生,区块链 研究专家余半城先生,华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孔思军先生等学术界,资本界和实业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将就区块链思想源流,技术特点,技术应用,创业和投资方向展开广泛探讨。

2018年4月8日,在《核财经》区块链创业峰会上,举办了一场《区块链热潮下的媒体伦理》的圆桌论坛,该场论坛由前知名媒体人现《核财经》CLO石扉客主持,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主任刘万永,《野马财经》创始人李晓晔, 火星财经总编辑商思林, 山寨发布会创始人阳淼等嘉宾参与论坛, 以下是发言记录摘要,未经发言者审阅。

石扉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这场圆桌,其实都是一些老朋友,我跟大家做一下介绍。阳淼老师,前新京报记者,现在是山寨发布会创始人,科技媒体资深观察人士。这位是《野马财经》的李晓晔老师,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名气非常响,做了很多优秀的报道。这位是商思林老师,我在博雅传播机构时的老同事,现在是区块链行业媒体火星财经总编辑。这位是《中国青年报》的刘万永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各位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媒体人,万永老师更是作为中央媒体前来给我们这个讨论定调的,大家欢迎一下哈。我们的主题是区块链热潮下的媒体伦理,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语境下的老话题,今天我们在区块链这个环境下、背景下来一起讨论。今天我们分几个环节,把节奏调一下。


首先想请各位老师跟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咱们这个区块链媒体,这个概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是指哪些媒体,有哪些形态?阳淼老师一直在科技圈里面,是哪些媒体哪些形态在呈现?


阳淼:现在因为媒体形态比较新,所以说还没有来得及出现纸媒、杂志、电视、广播这些,大部分都是公众号,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网站,有一些积累的会有一个APP,基本上都是用最新的形势。当然它有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出现什么热潮之后,它对传统媒体会有一个抽水的效应,年前我分享说的是,一年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因为区块链挖人是不择手段地挖,薪水翻番或者三番等。上次媒体人流动我记得还是自媒体时候,所以我觉得不管区块链媒体怎么样,传统媒体现在大家对自己的人才要看好,而且对这个行业需要比较积极地去了解一下。当然我也看到有人说,不管人才怎么流失,传统媒体报道质量总是能保证的。谢谢!


李晓晔:我们是设立一个单独的公号,在做区块链的报道,我们做了一个板块布局,大致相当于前几年产经报道分出来一个互联网报道,是这样一个布局。

    

现在我们觉得,区块链媒体的泡沫比区块链的泡沫还大,年前我们也发生了被人以三倍高薪,三倍职位挖人的情况,我们那个同事还不错,写了一个文章,说去了以后干什么,跟他做人原则不符合的,所以他就放弃了,还是做自媒体。我们说泡沫太大了,很多人不相信,结果去了以后发现,泡沫比想象得还大。


石扉客:晓晔今天讲了一个金句,说区块链的泡沫,还不及区块链媒体的泡沫大。另外要提醒各位做区块链的朋友们要小心了,晓晔现在做区块链报道更像是在安排卧底,哈哈。商老师现在是完全转型做火星财经,全部投入做区块链,您跟大家介绍一下。


商思林: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在爆发初期的时候,都是媒体最能体现价值的时候,因为信息强烈不对称,而且产业发展速度也非常之快,我的感觉是比互联网更快,可能每一周对我来说,甚至每一天都会比我们感觉地更快,过去一星期都已经在更迭。所以在这样一个时候媒体它的价值是最大的,我觉得这是媒体最体现它价值的地方。


从去年底,美国区块链行业大热之后,媒体一窝蜂地进来,我觉得是正常现象,或者你可以理解为啤酒泡沫里面的一部分,这很正常。而且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是什么呢,区块链它跟三个领域都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传统的创业或VC圈,还有互联网金融的媒体,还有财经类的,这三方面的媒体都发现区块链跟我挨着很近,那么就瞬时,第一,我要做,或者我直接转型做区块链媒体了,导致一下出来非常多的媒体,财经类的,科技类的,互联网金融类背景都开设频道,然而彻底转型的也有很多,造成现在整个区块链媒体非常多。 


我们说泡沫也好,或者说现在这么多人进来也好,是阶段性的现象,最终不需要那么多媒体,第二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很多人其实在去年底进来,耳边还听着某某某暴富的过程,进来的时候已经进入冬天了,我们这一行明显进入冬天,需要大家有一个长跑的心态,要在冬天里做事的心态,这是我们给自己做的提醒。


石扉客:思林讲了很重要的两句话,第一,发财要趁早,入行要趁早,第二,这是一个寒冬,这是一个寒冬里面的长跑。那么我想起来我们做媒体的都有一个习惯,都喜欢对标,对标中央媒体,看看口径在哪里,方向在哪里。刘万永老师是中共十八大代表,我们听听党的声音。


刘万永:我已经下架了,我前几天在朋友圈里发了《核财经》上线的消息,底下留言最多的说,你都去参加这个会了,说明这个区块链泡沫是多么大!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理解两个,第一,我们传统媒体以后都被认为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大家就觉得,他对市场的这种敏感程度是越来越低的,当然我觉得可能不是说记者或者是编辑本身的问题,实际有很多政策的限制,有很多东西可能不好说。


第二个就是说,现在关于区块链到底是热还是过热,区块链媒体是不是已经是非常大的泡沫了?其实我不是特别地了解,但是我也不是很赞同,我目前在抖音里面还没有看到区块链的内容,所以我觉得泡沫不是非常大。


商思林:玩抖音的人群跟区块链的核心人群是一致的。


刘万永:作为传统媒体,我是应该关注区块链的。我跟贺总这么长时间的交流,我发现如果我们在谈区块链的时候,谈比特币的时候,火币的时候,大概我能听懂前五分钟,前五分钟我能听懂,下边就不懂了,很多的内容是完全不明的。我每次跟他再谈的时候我想起了我以前,在网络购物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听,什么叫网购,我是听的,我是有兴趣来学习的,也愿意更多地了解《核财经》。我也跟贺总提了建议,《核财经》你们发布这个消息,应该有一些针对记者的普及,他应该对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有一些比较高端的人群,形成不同的等级,然后让读者根据自己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去了解。


石扉客:谢谢,确实高屋建瓴。贺总听到指示了吗,普及做得不够!核财经这个名字确实是我们一起琢磨的,最后想了核财经,说实话我现在有迷茫,到底是一个财经媒体,还是一个科技媒体,还是一个什么媒体?说媒体伦理的话,首先对区块链媒体应该有一个定性,它到底做信息披露,行情走势,还是做一些调查,还是在监管方面配合政府做一些宣传?

    

刘万永:我觉得你说的这几点都非常重要。监管政策对于投资者非常重要,作为一个新媒体,如果只是介绍说信息披露,还远远不够的。刚才你做的,我觉得把它结合起来,才能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媒体,我理想中的《核财经》应该做到内容比较坚实,各方面都有,要侧重的话还很难现在确定。


石扉客:回到我们今天圆桌主题,今天很遗憾钛媒体的赵何娟老师不在,她正好今天到国外出差。我和何娟讨论这个事时提到,媒体不能成为区块链企业的一个广告工具,也不能成为割韭菜的工具。所以何娟起草了一个区块链媒体自律公约,我在这个基础上改了一版,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七条。有几十家差不多有小一百家区块链行业媒体都同意这个公约,包括商老师他们的火星财经。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一起聊一聊区块链行业媒体的伦理问题。其实我自己就有困惑,大家看这个自律公约,第一第二第三,都没什么问题,我基本上没怎么改,就调整一些字句。 第五,对内严格区分内容团队和经营团队,设立防火墙机制,至少我在做传统媒体的时候,我觉得在内部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我当时做总编,谈了一个项目,一年投一百万广告,需要我跟人家谈判,一起商量软文怎么写,我是要出面的,我没有办法,我很难抗拒,这块防火墙机制对外可以讲也应当将,真正内部落实起来,压力很大的。在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是这样,在区块链媒体里面落实这个,我觉得一定要考虑操作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操作性,就需要调整了,不知道几位老师怎么看?

阳淼:我不知道这第六条怎么来的,证券公司里好像说员工持有某个股票,半年之内不能操作,可以炒股,要明确申报,而且半年之内不能操作。 其实媒体跟大家一样,但是第六条照搬到区块链就是诚心坑人,现在哪有人持币半年以上的?所以不能说人不能短线操作,你说记者不去试水也不现实,第六条现在就出现这个困境,我们现在媒体就出现了,大家把以前的都搬过来,跟这个不太符的第六条也搬过来。版权这个是必撕了。


 石扉客:严格遵守版权规范,不抄袭,不剽窃,这话我觉得听着不错哈。阳淼老师的意思,我理解是不是这个传统媒体的落后生产力已经适应不了甚至束缚了区块链行业媒体的生产力?

    

阳淼:1、2、3、4、5不管什么媒体都是要这么做的,但你是法律专业人士,我问你,如果一个高校出了一个规定说,禁止高校老师强奸女学生,你觉得这个必要吗?因为现行的法律体系都有了,学校的师德规范都有了,所以唯一值得出的一条就是第六条,还没出准,你只要做媒体的这些都是应该遵守的。


石扉客:持币这个很有趣,媒体界都分纷传我把房子卖了买了几千个比特币,已经财务自由了,我老老实实承认,目前为止还没开始炒币。商老师现在全职投入做区块链媒体,相信这方面有自己专业的判断。


商思林:投资是修行的一个法门,你站在那里看是不行的,所以大家最近都有真金白银的损失了,我们进来的时候从最高点到底点,只有产生教训才有“修行”。大家比较敏感是因为这个行业信息还是不对称,极度不对称,第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挨得太近,我们做创业类的媒体,投资类的媒体,三五年是最快的,才有可能并购或者上市,财经媒体都有它的一套东西。 但是在区块链行业,高度依赖于信息的披露,而信息又极度不完整,媒体也没有办法完全辨别,因为这个信息不对称的源头最大的原因是项目方。


我最近看到韭菜维权,都是圈子里最著名的一些大佬,都在维权群里面,都被一个项目的某些虚假信息蒙骗了,这需要各方尽力而为,但对于信息的披露呢,最好的办法是大家有独立的判断,有更谨慎的投资策略。如果你是一个谨慎的人,把自己极少的资产投资进来,媒体说什么了看看,多想想,多思考,我们只能说尽量做各方面的信息披露,但是你多少钱压在这儿,这个责任我承担不起。


阳淼:现在这个形势,媒体和监管是在赛跑的,也就是说媒体一直沉浸在基本伦理里头,监管就先出手了,韩国那边已经抓负责人了,中国也马上了,交易所也有很大的问题,交易所上币几千万几千万的收,这几个大交易所无一幸免,这就触及红线了。如果区块链变成金融性的文化,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努力把它放到监管层面,这行业还比较安全,如果搞金融搞融资就会抓人了。我们去帮助监管建立秩序,这个是很必要的,或者用媒体的眼光帮助大家走到这个行业内部,帮助监管做决策的辅助,很多时候我们说避免入圈,但是很多时候也要让行业去知道,这个东西你是不能干的。尤其是币圈,币圈对我们媒体是最不了解的,我去跟他们聊,他们是什么逻辑,央行是要监管比特币的,不就是承认合法的了吗?所以不要有这种幻想,说这个合法化了,或者中央有什么动作就是承认了,我们还有一个词叫穿透监管,不要再发币或者去个小国发币,这样就是不归路了,不要把这个尝试变成过街老鼠,如果没有好的机制的话,监管最好把它砍掉,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大家都清楚。


李晓晔:我们需要回归到媒体第三方的身份和地位,像其他行业的媒体,基本上还是做到第三方,所谓第三方就是说,我既不站在石头也不站在鸡蛋一边,我是客观披露这个事情,我尽量去做,尽量披露,尽量让信息达到对称的方式。


当然我觉得,做好一个第三方,可能需要很多条件,比如你这个媒体,可能从商业模式的设计上,通过这个大量信息,大量的一些区块链消息,获得很多受众、关注,但是你的经营模式,你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做一些区块链培训、一些活动,从商业模式上让这种经营和内容进行一个分离,这个是需要一开始从顶层设计上考虑到的,而不是说我从一开始就在做,比如说给这种币做宣传报道,你期望它不要出问题,不是的,是要从一开始考虑到这个问题。

    

另外,区块链媒体融资的时候,你拿投资的时候可能就要去看,我觉得可以拿一些基金的钱,或者上市公司的一些钱,就是和这个圈子远一点,这种相关性做的还是要隔离开一些,而不是说你本来是一家区块链的媒体,你拿交易所的钱,或者发币的这种钱,这样的话你的独立性是很难做的,我觉得需要从这些方面来把这个事情做好。

    

当然,即便你拿了上市公司的钱,也许这个上市公司去布局区块链了,这样可能做的事情是说,股东不能干涉内容,要把这个考虑在前面。


商思林:作为一个媒体,我们本身不会发币,我们就是邀请嘉宾,收集材料,讨论问题,所以大家就认为我们是一个传统媒体好了,传统媒体里边,我们在社群运营上花一点时间。再一个,我们报道的主体是以讨论产业趋势为主,我们的项目报道比例非常少,第二,在我们微信群里面,我们邀请每一个人做分享,这不可避免会有项目做分享,因为他们真的在做区块链的应用。我们私下有一个原则,国家反对的一概不讨论,炒币也好,什么也好,整个可能会谈谈经济体系的设想。再一点,多谈行业的外部价值,比如说你这个区块链的应用在版权方面。行业性应用的东西,行业话题,尽量做这些事情,我觉得真的是多方的问题,媒体在这里面到底起多大的作用,未必有大家想得这么多。比如我也听到极个别的项目被负面新闻割了韭菜,就是负面新闻更容易对这个行情影响,夸其实未必有这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家经过这一轮市场的洗礼以后,作为媒体做好自己的本分,经过多方努力,这个市场更趋向于理性发展。另外监管我认为会在适当的时候会进来,无论规范性的也好,穿透式监管也好,多方自律,促进这个行业,哪怕走得慢一点,不要一下子起来,一下子掉下去。


刘万永:我觉得自律公约这个配方特别熟悉,就是我们媒体和党员的材料申报,说媒体的独立性问题,这确实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比如刚才讲的经营,能不能建一个防火墙?我觉得真是非常难,在我们中国青年报可能执行得更好一点,我这么说不是因为我们制度上多么严格,当然也有制度上的规范,我是说所有的媒体都会在制度上制定非常严密,但是真正在执行上会怎么样。我们中青报大概10年前有一个共识,就是说如果你一个记者,或者编辑,你去做经营了,会认为你是因为记者或编辑做得不好,才会沦落到去做经营,它是有这么一个理,大家共同的看法是这样的,所以你让记者和编辑去拉经营做广告,他自己心里是很难接受的。


当然这几年发生了变化,是因为整个世界发生变化,自媒体或者财经类的媒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是怀疑的。当然我觉得,和媒体的独立性同等重要的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比如我们《核财经》发的报道,你能不能既让普通受众能够读懂,又让币圈的,链圈的、矿圈的人都能读懂,大家都说你说到点子上了,你没有说外行话,你的专业性决定稿件的质量。公约前几条是说,不发布虚假消息,说实话,有的时候虚假消息并不是这个媒体这个记者故意发的,而是他天然认为这个消息是真的,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没能够鉴别出它是假消息呢?我觉得很多时候跟它的专业性还是有关系的。


我们关注一些社会新闻,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媒体报道,刑事案件他找一个律师,律师说,根据民事诉讼法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的,稍微有点法律素养的读者说这个错得太离谱了,你让一个律师去谈一个刑事案件的时候引用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实我觉得,我们社会类新闻报道会出现这个问题,像区块链这样所谓新兴的事物,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会更多,而且它的误导性更强。因为很多人不太尊重专业,你不太尊重的时候你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你会天然地认为它的对的。所以我们探讨新闻伦理的时候,第一探讨它的独立性,第二,强调专业性。

    

石扉客:谢谢各位老师,听到这里我心情更沉重了,面临这么多情况,又面临大家说的穿透式监管,状况确实不是很乐观。今天的主题是区块链媒体的行业伦理,尽管面临各种复杂情况,我还是比较乐观,在《核财经》内部,我们和贺总也有过激烈的争辩,我们这些做内容出身的老人总是很担心市场和营销会不会妨碍内容,会不会也逼内容这边来脱裤子卖?我记得贺总说过一句很提气的话,他说石扉客老师你不用担心,如果内容方面有这方面的顾虑,你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贺总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大家都知道我现在的身份其实是律师,《核财经》作为我的顾问单位,我的另外一个官方身份是它的(CLO)首席法务官,所以非常关心区块链媒体的风控问题,包括政策监管风险和法律风险。所以我现在审查《核财经》的每个合同,都一定要加上一句,乙方履行义务时不得违反任何国家法律法律和政策,不得违反区块链行业媒体的基本伦理准则。

今天时间已经不短了,所以最后请教几位老师回答一下一个技术性问题,我非常关心区块链媒体到底归谁管,是归宣传部管,还是归广电总局,还是工信部,国家网信办,或者金管局?咱们的婆婆到底在哪里,好歹也知道下监管部门说谁啊!


刘万永:我觉得是受众管。如果你发表的东西品质不好,你所有的受众会慢慢离开你,就像我们的公号一样,你每天一个文,然后掉一百个粉。

    

李晓晔:我觉得区块链媒体肯定网信办来管,只要你做的是微信公众号,或者移动端上做,或者是网站,肯定归网信办管,这个是有规定的。


-END-


核财经征稿啦!如果你对区块链有独到见解,或者有趣的故事可分享。欢迎投稿给核财经,稿费从优。稿件发至邮箱:99943444@qq.com


核财经社群已上线。认识行业大咖,获取各种干货、资讯!欢迎扫码加入。暗号:进群!

也许你还想读

区块链行业媒体公约

李笑来上岸?

区块链世界的生存逻辑

未来已来,我们正在见证

区块链大佬的内心

杨东谈通证经济

大佬蔡文胜的埋伏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核财经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