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中国信通院金永花、巩天啸、韩旭: 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加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环渤海集聚区、长三角集聚区、珠三角集聚区、中部集聚区、西部集聚区五大集聚区。但是,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集聚区当下发展中存在的特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详细梳理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动力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落实国家关于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部署。
一、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空间布局
安全应急产业是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安全防范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安全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培育和推动下,许多地方将安全应急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已经形成了“东部发展带”“中部产业连接轴”“西部崛起带”两带一轴的空间布局[1]。
(一)东部发展带
安全应急产业兼具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征的综合特征,需要较强的制造基础和创新资源支持。东部地区依托其各项优势,发挥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作用,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呈现较强的发展态势。
环渤海区域以北京为核心区域,在监测预警、应急救援装备、安全防护防控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北京市依托安全应急先进科研能力的比较优势,以政策引导、精准服务、聚焦创新、打造特色为理念,大力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重点安全与应急企业及产品目录》,涵盖北京市综合型和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安全应急服务等专业型安全应急企业156家,涉及435种产品与服务,以精准服务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北京市拥有中煤科工、航天科工、新兴际华、辰安科技、汉邦高科数字技术等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在北斗导航、地理测绘、无人机、软件系统平台等装备领域具有较强优势[2],成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基础良好、市场经济相对发达,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较为活跃,是安全应急产业创新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涌现了许多安全应急专业企业,基于工程机械等实的制造基础,在部分重大应急救援装备领域实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同时,活跃的中小民营经济也促进了安全防护产品的发展。江苏省在高端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重大装备、安防产品等领域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拥有江苏恒辉安防、南方卫材医药等领域的上市企业,形成江苏如东高端个体防护产品集聚地,产品出口至全球市场,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徐工集团作为工程机械的知名企业,在消防车、消防云梯等领域长期耕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浙江省在智慧安防、监测预警产品、电气安全防护防控产品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现有王力安防科技、杭州中威电子、咸亨国际科技、浙江华铁应急设备等上市公司,发展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能检测装备及产品。
珠三角地区依托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优势,成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领头羊”。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并形成规模,“安全产业市场蓬勃兴起——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安防产品集散地”一文,首次使用“安全产业”的概念描述安防产品市场[3]。广东省安全应急企业集中于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区,深圳震有科技、南方电网电力科技、深圳广道高新科技、中信海洋直升机等上市企业纷纷发力安全应急产业,在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应对灾害的电网应急智能监测、城市安全感知与治理、航空探矿及空中巡查等领域发展显著。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区域,以智能安全行业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优势,在智慧安防、新型安全材料、安全服务、智能工业制造及防控设备、车辆专用安全设备等细分领域形成一定规模[4]。
(二)中部产业连接轴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高速发展和丰富的资源要素,促进安全应急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安徽、湖北等为核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模式。安徽省以省会合肥为龙头,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聚焦高附加值的消防、矿山防护、交通安全、电力安全、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智能化安全应急产品加速布局。根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2021年安全应急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已成为中部安全应急产业重要增长极。湖北省的消防处置装备、监测预警产品等领域发展迅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武汉理工光科、湖北华强科技等上市企业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提供应急救援及保障、安防监控产品、特种防护装备和应急医疗器械等装备及产品。
(三)西部崛起带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成渝、贵州等地区把握战略机遇,依托丰富资源,积极推进安全应急产业发展。重庆市依托已有的应急装备产业化基地和军工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消防、应急救援、危化品安全等为重点的安全应急产业布局。2021年成立重庆市特种应急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推进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四川省德阳市立足产业特色,发力医药食品、通用航空、油气安全装备等行业。贵州省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全面布局安全应急产业,在智慧安全云服务、应急救援装备配套等领域发展迅速,贵州省正在构建以贵阳市为中心,以“大数据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的应急产业结构。
二、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一)安全应急产业集聚机理
1.安全应急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第一,形成空间上聚集。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5]。安全应急产业集聚既包含促进分工协作的功能聚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整合和合作,也包含共享设施的非功能聚集,集聚区内的企业可共享基础设施、政府的优惠政策、法律、金融、工商等服务。产业集聚区内的安全应急企业间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创业者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同时,集聚区内的服务功能可促进企业顺利解决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
第二,促进企业竞合关系。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有助于创造一个地方环境或网络,提升生产效率。集聚区内企业通常存在较强的竞争,进而促使强创新,推动产业的进步。安全应急产业中,中小企业占比95%以上,且涉及细分领域多,上下游企业复杂交错,企业间紧密联系和合作有助于规模递增。技术进步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集聚区内企业强竞争迫使企业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形成对企业能力提升的激励效果。
第三,知识和技术溢出。技术知识扩散距离每增加10%,其生产效率会下降0.15个百分点,即技术知识具有地方化的特征[6]。具有相同技术方向和知识基础的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聚,形成地域性的知识和技术溢出。知识作为创新的来源,有利于推进集聚区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安全应急产业具有各领域的融合性和满足新灾害需求的创新性特征,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较为强烈。通过知识溢出的作用,实现知识的共享,可为安全应急产业提供知识与技术上的支持,同时弥补集聚区内各个企业的不足,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促进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能力[7]。
第四,政府政策激励。安全应急产业作为具有公益性特点的产业,产业集聚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推动下,资本和人才要素才能实现集聚。政府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供给,发布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安全应急企业实现空间集聚。集聚区通常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同时为企业提供税收、融资、土地等优惠政策,增加集聚区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2.安全应急产业集聚的效应机理
第一,产业集聚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根据赫尔希曼“联系效应”理论,产业会有前向联系和后相联系,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规模变大,就会影响前后向产业,起到带动效应。安全应急产业涉及原材料、电子、机械、纺织等多个行业领域,连接的上下游众多,安全应急企业的集聚发展带动规模增大,会带动上下游行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如合肥经开区的辰安企业研发生产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涉及城市所有管道、桥梁等监测,将带动芯片、摄像头以及大量软件和硬件产品的投入,有利于推进集聚区内上下游或关联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
第二,产业集聚促进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促进整个产业和行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降低单个企业交易和服务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根据马歇尔的经济外部性理论,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高端人才、前沿技术、金融资本和优惠政策等优势越来越明显,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集聚区,使得集聚区内安全应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集聚区内企业越来越多,相关的中介机构和配套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将会延长和扩大产业链,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第三,产业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集聚区能够将生产资源重新配置,包括智力、资本、技术等优势资源,而优势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集聚区内产学研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促进知识的溢出或扩散,有利于技术的传播,促进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安全应急产业包括传统行业和部分新业态,集聚区创新氛围有利于加快传统行业的改革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技术的产生。
(二)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现状
自2009年我国正式批准建设首个国家级安全产业基地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培育和推动各地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并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形成了以园区为核心,促进集聚发展的模式,截至2021年底,共有20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6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含创建)[9]。根据各地2020年数据,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有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安高新区安全产业示范园;销售收入在300亿-500亿元的有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规上企业数量超过100家的有随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区安全产业示范园、中国(浙江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
其中,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具有典范引领作用,在政府引导与激励、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方面成效显著。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先行者,强调政府引导与激励
徐州高新区是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徐州高新区已经集聚各类安全应急产业企业583家,安全应急实现产值462亿元。其中,安全应急产业规上企业达107家,其产品涉及安全防护类51家、监测预警类14家、应急救援处置类38家、安全应急服务类9家,已经形成了以专用安全生产装备、个体防护产品、事故灾难监测预警产品、社会安全事件监测预警产品、抢险救援机械和装备、应急救援现场保障产品、安全应急服务等多领域综合快速发展的态势。徐州高新区拥有各环节领军企业,包括中安科技、瀛源科技等安全防护领域企业,中矿安华、新聚安全等煤矿安全及城市安全监测预警领域企业,徐工消防、爱尔沃特、鲁班智能等应急救援领域企业,广联科技、小七科技等安全应急服务领域企业。同时,集聚区内企业研发产品实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如徐工消防高空消防装备突破100米大关,三森科技自主研发的矿井智能换绳装备打破德国西玛格公司垄断,中矿大传动兆瓦级变频器填补了国内空白等。
政策引导与激励是推动徐州高新区成为行业发展领军者的关键。2010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安全产业概念之后,徐州率先建立起工作机制,多部门分工落实,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发展。徐州高新区推进安全应急产业“八个一”机制(建设一个专业园区、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成立一个产业联盟等),在全国率先建设了专业化的安全科技产业园。徐州市印发推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工作的安排,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等20余个部门分工合作集聚创新要素、做大产业规模、培育领军企业、促进国际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安全谷”。江苏省政府、市政府将安全应急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实施“安电惠民”“安电惠企”等应用示范工程。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利用创新优势建设特色集群,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2015年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安全应急产业规模从2018年的331.45亿增加到2020年的440.6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3%,规上企业达到123家,从业人员近22万人。围绕安全应急产业持续开展建设,形成了以监测预警、安全防护为主体,应急救援处置、安全应急服务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尤其是推进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社会安全、防灾减灾、公共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提升灾害监测、事故预警、应急响应等能力,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合肥高新区安全应急企业迅速集聚,拥有中电38所、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国盾量子等一批自主培育企业,引进了赛为智能、新华三、海康威视等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
合肥高新区创新资源丰富,为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提供核心动力支持。高新区汇聚创新资源攻关难点技术,积极推进基地快速发展,汇聚创新资源攻关难点技术。建立安全应急领域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1家,包括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深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合肥高新区已集聚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安徽省军民融合研究院、中科院重庆院合肥分院等各类新型创新组织50多家,累计建设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近100个,转化各类成果1000余项,孵化企业600余家。为给不同发展阶段的安全应急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合肥高新区以孵化器为核心建立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社区”一体化的创业孵化链条,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企业培育生态系统。
三、中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
1.集聚区内企业关联度仍不高。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仍属于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部分园区虽然集聚了很多安全应急企业,在空间上实现了相对的集聚。但是,集聚区内企业间仍未形成较强的关联度,存在“集而不聚”的问题,细分领域及企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仍较为薄弱,缺乏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向上关联、向下关联、旁侧关联仍不充分。同时,园区内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坚固的网络协作组织,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松散,衔接不紧密,环节不全。我国部分安全应急产业园区细分行业门类复杂,引资时能引入什么项目就引入什么项目,忽略了产业间的协作,没有形成完整的互动协作机制和完善的产业化市场网络[10]。
2.集聚区内企业根植性较差。企业根植性强有利于增强产业集聚的凝聚力,促进区域协作创新网络的形成,有利于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安全应急企业由少量的龙头大企业和95%以上的中小企业组成,而很多中小企业的业务方向和经营路径具有不稳定性。在园区内形成空间集聚的部分中小企业被政府提供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来,形成企业集聚和安全应急业务方向。但是,由于安全应急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前期研发投入的风险性导致安全应急中小企业的业务存在不稳定性,可能随时切换发展方向和业务重点,导致安全应急集聚区内企业没有显示出强烈的根植性,专业化分工和价值链延伸缺乏可持续性,影响整体集聚效应的提高。
3.产业集聚区之间呈现产业同构性。近年,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促进了各地区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但也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的问题。部分地区不注重自身特点,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盲目发展大热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相关细分领域产品,忽视了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安全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很多地区将安全应急产业作为区域新增长点培育,也存在盲目跟风、产业同构现象,未能从产业关联度、资源条件、区位因素、产业基础、经济社会环境适配角度进行区域布局和促进企业集聚。
4.产业集聚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已公示的20家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6家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情况来看,东部为12个,占全部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46.2%,约有一半的安全应急企业集聚区集中在东部。东部的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均拥有3个示范基地及园区。“十四五”期间,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东部地区明确要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从东北地区来看,除辽宁等少数地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之外,其他地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企业较少,产值较小,尚未形成规模[11]。
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区多位于高新区、经开区及较为成熟的园区内,以政府推动创建园区模式为主,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引进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链配套。但集聚区内并没有清晰地规划主导产业,缺乏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有效协作的政策。地方对安全应急产业范畴及细分领域的界定也不够清晰,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明确了含义界定,但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导致地方对产业特色挖掘不足。由于部分集聚区生产在当地,研发在外地,缺乏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集聚区创新资源储备不足,形成了集聚区之间的低端产业同构。
(二)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思路及对策
1. 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思路
一是加强政府指导。安全应急产业集聚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加强规划引导,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和思路。国家层面做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地方和园区基于本地特色整体优化布局,制定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政策,吸引安全应急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进驻集聚区。
二是建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安全应急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构建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成果交流与展示推广机制、由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组成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推进安全应急集聚区内完备的服务体系。
三是培育区域品牌。加强集聚区的品牌带动和品牌效应,提高集聚区、企业和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大力培育产业集聚所在地的区域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国内外著名商标,加强集聚区、企业和产品的标识整合宣传,以吸引更多安全应急优势企业集聚。四是推动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是由众多具有紧密联系的企业以及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利益主体组成,集群式发展强调高的整体性、高的协调性、高的包容性和开放性[12]。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强整体性、动态性和创新性,构建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所组成的关系网络,强化集聚区内企业的竞合性、交互性和协同性。
2. 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举措
一是制定科学有效的集聚集群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集群。以我国地方自身工业基础和产业特点为依据,选择优势地区和重点细分领域,整合安全应急企业资源,制定适合的生产方式,重点培育安全应急“隐形冠军”潜力企业,建设符合国情的地方集群。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情,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应急集群发展计划”并推进落实,加强政府部门对安全应急集群的监测及政策调整。
二是推进集聚集群发展创新模式,鼓励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鼓励集群中的重点企业将生产过程拆分、下包给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设立大企业、研究所/实验室与中小企业联合研发项目,集聚先进技术,推进“企业+实验室”创新模式,使大批大中小企业参与生产环节,进入高端市场,整体提高地方企业群的生产活力和专业竞争力。
三是推进集群联盟建设,构建安全应急企业非正式网络。推进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企业集群联盟,形成非正式交流平台,并举办各种不同活动促成企业与其他成员间的交流,创造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积极促成集群成员合作,引介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交流,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支持力度,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积极保障集群企业的利益,大力支持品牌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与专利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力度,加强集群内产品品牌建设,培育品牌运营推广机构、品牌咨询培训机构,提高集群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建立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构建完善的集聚区服务体系。支持各级政府搭建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形成为集聚区内企业服务的咨询机构、融资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品牌推广机构,专注某一细分领域提升企业能力。支持行业组织及商会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产业区俱乐部等各类服务机构,塑造并完善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的保障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12]。
参考文献:
[1]许欢,刘兵.公共安全产业[M].陕西: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北京市安全与应急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版)[R].2021(12):13-15.
[3]胡忠阳.安全产业市场蓬勃兴起——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安防产品集散地中国安防产品信息[J].1997(3):34.
[4]乔彪.2020-2021年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11):50-60.
[5]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0-111.
[6]赵星.我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5):35-39.
[7]康翠玉,陈彪.产业集聚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39-140.
[8]张彩云.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11):38-41.
[9]金永花.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现状、前景、问题与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12):58-59.
[10]李景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0):76-79.
[11]王志辉,祝宏辉,雷兵.农村电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通路径[J].农村经济,2021(3):111.
[12]金永花,房珊杉,刘垚.欧洲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8(12):59-60.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金永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安全应急产业、工业经济、工业数字化转型。
巩天啸,通讯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安全应急产业、工业经济、数字政府。
韩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安全应急产业、应急物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联系方式:010-62303157
文章来源:《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