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评 | 《胡佛》:偷懒的客观

点上方“蓝字”关注看更多电影







剧本联盟




《胡佛》:偷懒的客观


在老而弥坚的一代导演中,伊斯特伍德大概是最不让人激动的一个。近年来他固定每年交出一部作品,大抵都能保持及格线上水准。然而,他在让你了解一件事或一个人的全貌之外,却难以震撼你的心灵;也因此,这些作品距离伟大,总有那么一步之遥。

仔细想来,这或许是因为他始终坚守客观中立的态度(尤其是晚年)——自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优点——
这种试图不加任何主观判断的展示方式,总让人感到如隔岸观火,其中喜怒哀乐都与己无关。


客观中立可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但很难解释为什么发生。2011年的作品《胡佛》尤其如此。影片以两个多小时的长度纵览了FBI第一任局长埃德加·胡佛的传奇一生,运用了大量当时的新闻片,重大事件如小林德伯格绑架案、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奖、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一个也没错过。然而看完影片之后,除了知道胡佛刚愎自用、喜怒无常、有恋母倾向和性取向不明之外,你仍然难以理解,为什么他可以担任调查局长48年,历任8位总统和16位总检察官而屹立不倒?为什么不少当事人乃至后来者对他颇看不惯,但FBI大楼至今仍叫做胡佛大楼?为什么他的脾气如此易怒,身边仍有这么多忠诚的跟随者?副手克莱德·托尔森就不说了,你可以说那是爱情……愿意为他担任54年私人秘书、终身未婚的海伦·甘迪怎么说呢?更别提还有无数FBI探员奉胡佛为偶像,比如影片并未提及的马克·费尔特,托尔森之后的副局长,从入职起就唯胡佛马首是瞻。

当然,要给胡佛定位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仅从历任总统们都厌恶他又都不敢撤他职这一点就可证明。胡佛从司法部新人开始,一步步建立起指纹系统、刑侦系统,并将调查局扩展为犯罪分子闻之丧胆的联邦调查局——想想看,如果没有他,就没有FBI,没有CSI,没有《变脸》和《真实的谎言》……但不受约束的权力总妄图吞噬一切。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敌人”的外延不断扩大,“敌人”的标准只由他自己掌握,以一个神圣的目的为名,任何非法、低级、肮脏的手段都被允许。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自以为掌握了大权的人身上,胡佛之外,有太多我们熟悉的例子。

胡佛的幸运在于死逢其时,没有等到总统忍不住把他拉下马,没有等到他布置的种种阴谋曝光,更没有等到他离职后被数不清的敌人暗杀。他死在任上,1972年,尼克松刚刚连任。此后的故事更加有趣,正是这位庆幸万分的总统太过得意,连续任命两名FBI新局长,而不理会始终居于副局长之位的胡佛拥趸费尔特,后者才一怒之下找到《华盛顿邮报》,充当神秘“深喉”,爆出令世界惊骇的水门事件。美国政治史与新闻史自此改写,总统与FBI掌门一样,再不可能自以为有无上权力。

很遗憾在这部片子里,这些秘辛无从道来。观众只看到不同年龄的胡佛参与在差不多同样性质的案件里,同样的果断与跋扈,同样的自负与脆弱,但原因何在,有何变化,却难以言说。这大抵是恪守客观立场所致,不联想,不推理,只负责陈列事实。这看上去无可辩驳,实则有些偷懒。因为依据已知素材未见得不能推出完整历程。或者可以拼出自己的逻辑,依照脉络对素材进行取舍;或者可以带着看穿世事的超然,以更高的角度和更广的视野俯瞰事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历数事实,却毫无态度。别说传主的功过,就连他的性取向也没有挑明——在看完影片之后,你还是难以判断胡佛是否是同性恋、易装癖,只能说,确有一些类似行为。

当然,这是苛求。仅保持客观、不滥用情绪这一点,已是许多导演所不及。但正因为是伊斯特伍德,因为是曾经拍出《廊桥遗梦》、《百万美元宝贝》的大导演,我们才应当苛求,他可以做得更好。


特别声明:公众号内提供的资源均为免费分享,大多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小伙伴们转发、点赞、感谢!




最好的在线免费电影平台

精选电影每部都值得一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