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池稳定,“膜”要先行!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4

【成果简介】

碱性水溶液电解质常用于多种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池等装置。这些装置中,传统隔膜的有机物结构在碱性条件下的缓慢分解,可能会导致离子导率和选择性下降,而使得电池性能衰退。这一现象在微孔隔膜中尤为突出,所以我们想要获得稳定的电池循环,“膜”要先行!一是先考虑到膜的问题,二是膜要在整个体系内能行(稳定)。

近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Helms团队基于具有本征微孔结构的聚合物(PIM)膜,在微孔中引入了氨肟结构(pKa ~ 13.3)而避免了传统的隔膜分解机制,使得这一材料在水溶液电解质兼具高离子导率和选择性。这一类材料被命名为AquaPIM,并在锌-TEMPO硫酸酯和锌-铁氰酸钾两种杂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得以验证。 原文链接请见评论区!                          

图1 (A) 高pH下离子选择性通过AquaPIM的氨肟阴离子通道;(B) 加工成型的无支撑AquaPIM膜;(C) 采用AquaPIM膜的杂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示意图。
 
AquaPIM根据单体中邻苯二酚连接单元的结构不同,可以被称为三维结构(螺环连接)或二维结构(桥环连接)。其中三维结构具有更小的官能团间距和更大的张角,而氨肟结构的去质子化也会略微缩小张角。三种AquaPIM均具有较好的氮气吸附性能和1纳米左右的微孔结构,而完全具有三维结构的AquaPIM 1则表现为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小的微孔结构。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展示了AquaPIM与传统PIM的不同,传统的疏水PIM一般在0.6 Å–1处有明显的衍射峰,而AquaPIM缺少低q值信号表明具有氢键连接的AquaPIM较传统PIM有更紧密的堆积。

图2 (A) AquaPIM 1-3的合成路线;(B) 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C) 氮气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
 
三种AquaPIM离子导率的表征与氮气吸附性实验具有一致性,即AquaPIM 1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AquaPIM 1也成为了作者之后研究的重点。在与传统水溶液电解质隔膜Nafion 212和Celgard 3501的对比中,AquaPIM 1在强碱性条件下具有更优异的离子导率。

图3 (A) Celgard 3501支撑的AquaPIM在40% KOH中离子导率;(B) 不同浓度KOH下无支撑AquaPIM 1与Nafion212的离子导率对比;(C) Celgard 3501、Nafion212和AquaPIM 1三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导率。
 
作者通过测量活性物质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Dsol)和在隔膜中的扩散系数(Deff),并以之比例表征了三种隔膜阻挡常见水溶液活性物质渗透的能力。不难发现,AquaPIM 1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隔膜。

图4 三种膜阻碍常见水相活性物质渗透能力的对比
 
进一步,作者对使用三种隔膜的锌-TEMPO硫酸酯和锌-铁氰酸钾两种杂化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性能加以表征。在长达10天以上,至少50次充放电循环中,使用AquaPIM 1的液流电池,几乎没有观察到性能衰减,而Nafion 212在5-8天的实验中观察到了显著衰减,Celgard 3501的实验则持续了不到3天。

图5 在锌-TEMPO硫酸酯电池中,AquaPIM 1(绿色)、Nafion(紫色)、Celgard(棕色)的对比。(A-C) 充放电电容量、库伦效率、能量效率、电压效率;(D-F) 多次循环后的充放电曲线。
 
比较三种隔膜在两种电池中的表现,可以发现,AquaPIM 1以低渗透率、高循环后充放电效率实现了无渗透操作。

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在强碱性条件下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离子导率和离子选择性的隔膜设计。对于二维、三维结构以及官能团对于隔膜性能的理解,以及无渗透操作与电池性能关系的建立及其判断标准,形成了一套用于水溶液电化学装置隔膜的设计准则。同时,AquaPIM 1作为一个基于这一设计理论的成功案例,将可以应用于多种碱性水溶液电化学装置中。

图6 (A-B)锌-TEMPO硫酸酯电池中库伦效率损失与渗透性或Dsol/Deff的关系;()锌-铁氰酸钾电池中库伦效率损失与渗透性或Dsol/Deff的关系。

【团队介绍】

Miranda J. Bar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Brett A. Helms博士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用于能源存储的高分子材料开发,包括膜和氧化还原活性物质。201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

 

Brett A. Helms: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院。主要研究有机物、高分子、纳米晶体的在微-介结构中的构效关系以及相关的清洁能源技术。在开展独立研究前,他于2000年在Jean M. J. Fréchet教授指导下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并在E. (Bert) W. Meijer教授指导下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2007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