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P2型层状钠离子氧化物中的阳离子、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研究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被认为可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替代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具有不同过渡金属成分(表示为NaxMO2(M =过渡金属))的Na 基层状氧化物阴极系列。Na基层状氧化物中与氧有关的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发现,为提高阴极容量开辟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一些富Na或缺Na材料,如Na2IrO3等,因为非键O(2p) 轨道的形成,表现出阴离子氧化还原。Na丰富的材料,Na离子占据两个Na离层和M层,由于相邻Na层和M层中的O2P轨道和Na3S轨道之间的重叠,形成Na+-O-Na+相互作用。Na+-O-Na+的相对离子性质相互作用,是氧气氧化还原的原因。不过,这些富钠化合物中的氧可能从晶格中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在缺Na的P2-Na2/3MnO2材料中取代过渡金属层中的Li、Mg和Zn的部分,也可以在O价键上形成O(2p)非键轨道。然而,许多报道的缺氧缺Na材料在充放电时面临着不可逆电化学反应的挑战。由于观察到的Na-O、Li-O、Mg-O和Zn-O键都是离子的,因此探讨键离子/共价对阳离子/阴离子氧化还原可逆性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图文详情】
由于在 P2-Na2/3Mn1-xCuxO2中铜含量超过22%时不能获得相纯样品,因此加入额外的6% Mg以获得纯相P2-Na2/3Mn0.72Cu0.22Mg0.06O2.。首先对P2-Na2/3Mn0.72Cu0.22Mg0.06O2(简称P2-NaMCM)进行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其为无杂质的六方P63/mmc空间群。P2-NaMCM相的结构由交替的Na层和MO2层组成,沿c轴具有紧密的ABBA氧离子骨架堆积方向(图1a)。该P2-NaMCM化合物由粒径分布在10-20μm的板状颗粒组成(图1b)。在[010]区域轴处放大的HAADF-STEM图(图1d)表明,层间距离(dC)为5.59 Å,与XRD数据吻合。从[010]区轴八面体MO2的放大ABF-STEM观测结果看,Na层和MO2层交替叠加,O柱采用明显的ABBA-叠加模式。每两层MO2显示一个典型的P2相位镜像对称性,如图1e所示。能量色散谱(EDS)图谱表明样品中钠、锰、铜、镁和氧元素的均匀分布(图1f)。
图1、P2-NaMCM结构表征
在0.1C(1C=174mAg-1)电流密度、2.0-4.5V电压窗口下研究了Na/P2-NaMCM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曲线表明Cu或O可以参与充电补偿以贡献额外的容量(图2a)。在P2-Na2/3Mn0.72Cu0.22Mg0.06O2中插入额外的钠是高度可逆的,在1C速率下,约93mAh g-1的稳定比容量,并在100次循环后保持87.9%的初始容量(图2b)。随后组装P2-NaMCM/硬碳全电池,0.1C可逆容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约为101.0mAh g-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接近62.2%(图2g)。P2-NaMCM/硬碳全电池也显示出优异的速率性能,即使在2C(348mA g−1)的较高速率下,P2-NaMCM仍能提供66.8mAh g-1(图2h)。
图2、P2-NaMCM的电化学性质
用原位XRD研究了Na/P2-NaMCM半电池中P2-NaMCM阴极在Na脱出/插入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图3a)。不同平面内Na+空位顺序的重排使(004)峰的形状在Na去除过程中变得不对称展开(图3b)。NaxMCM的晶格参数随Na含量的变化如图3c所示。在Na+脱出过程中,由于Cu2+和Mn3+的离子半径减小,晶格参数正在收缩。由于相邻氧层间静电斥力的增加,c轴在膨胀。原位XRD技术证实了电池循环过程中存在固溶体反应机理,并伴随着一些Na有序重排。
图3、P2-NaMCM阴极在Na脱出/插入过程中的结构演化
除了结构变化外,在Mn和CuK-边缘硬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了NaxMCM对Na离子脱出/插入的电荷补偿。如图4a所示,原来的Mn氧化状态略低于四价。充电过程中Mn k-边缘的X射线吸收边缘结构(XANES)谱显示向高能边缘位置的移动,这与完全氧化到+4是一致的;完全放电到2V后又降低,这表现在恢复的肩部特征和向最低能量的转变(图4b)。铜K-边缘XANES光谱显示,在深du充电到4.5V后,向高能区轻微移动,并在Na插入时回到原始位置(图4c,d),表明二价铜被氧化成较高的Cu3+价态。O(1s) XPS 光谱表明,层状氧化物的结晶网络通常在529.5e V处表现出一个O2-特征阴离子峰(图4e)。采用部分荧光产率(PFY)模式收集了O K-边缘软X射线吸收光谱(SXAS),进一步证实了阴离子氧化还原(图4f)。综上结果表明,Mn3+/Mn4+,Cu2+/Cu3+和O2-/(O2)n- 都参与了Na离子脱出和插入时的氧化还原反应。
图4、NaxMCM对Na离子脱出/插入的电荷补偿
为了进一步探索在P2-NaMCM中观察到的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性质,进行了DFT计算。相对于Zn-O和Mg-O键,Cu-O键的共价较大,导致 O(2p)态在充放电过程中氧化。利用能量与态密度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分析氧化还原化学过程。在从开路电压到3.0V的第一次充电过程中,在Eg轨道上Mn3+ (t2g3-eg1) 失去电子,氧化成Mn4+ (t2g3-eg0) 。然后从3.0到4.0V,Cu2+ (t2g6-eg3) 开始参与充电补偿。在从4.0到4.5V的进一步充电时,电子将在氧价键中丢失。在第一次放电时,从4.5V降低到4.0V 部分氧离子被还原;然后在4.0~3.0V和3.0~2.0V的电压范围内Cu3+离子和Mn4+离子被还原。在随后的充放电过程中,Mn、Cu和O的价态发生可逆变化,从而促进了后续的可逆电化学反应。通过DFT计算,Cu3d和O2P轨道之间存在很强的共价性,从而保证了该材料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化学活性。
图5、在P2-NaMCM中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的性质
【总结】
本文研究了一种具有较强电负性铜元素的缺钠层状P2-Na2/3Mn0.72Cu0.22Mg0.06O2相,其具有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通过软硬X射线吸收光谱的联合分析,Mn3+/Mn4+,Cu2+/Cu3+和O2-/(O2)n- 都参与了Na离子脱出和插入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DFT计算,Cu3d和O2P轨道之间存在很强的共价性,从而保证了该材料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化学活性。原位XRD技术证实了电池循环过程中存在固溶体反应机理,并伴随着一些Na有序重排。结果表明, P2-Na2/3Mn0.72Cu0.22Mg0.06O2阴极在Na半电池中表现出107.6mAh g−1 的可逆放电容量,在1C下100次循环后的保持良好的容量(≈87.9%)。
Peng-Fei Wang, Yao Xiao, Nan Piao, Qin-Chao Wang, Xiao Ji, Ting Jin, Yu-Jie Guo, Sufu Liu, Tao Deng, Chunyu Cui, Long Chen, Yu-Guo Guo, Xiao-Qing Yang, Chunsheng Wang, Both Cationic and Anionic Redox Chemistry in a P2-Type Sodium Layered Oxide, Nano Energy, 2020, DOI:10.1016/j.nanoen.2020.10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