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锂化反应去除锂石榴石表面碳酸锂,与正极构建共形界面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4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锂金属固态电池(SSBs)分别采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SSEs)和锂金属作为电解质和负极,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因此有望取代现有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电解质具有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并且对锂金属稳定,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LLZO不能够润湿多孔正极,构建稳定的离子传输路径,存在巨大的界面阻抗。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正极中加入SSE粉体,并设计SSE/正极界面,以促进离子扩散,降低电极极化。但是,LLZO在空气中不稳定,它会自发地与H2O和CO2反应,在表面生成疏锂且离子电导率低的Li2CO3层,导致高的界面阻抗。虽然通过表面抛光或化学反应可以去除LLZO片表面的Li2CO3,但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处理LLZO粉体。因此,需要其他方法去除LLZO粉体表面的Li2CO3层,并在LLZO和活性正极材料之间建立紧密的物理接触。

 

【工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张涛研究员等人提出一种“界面均匀性”策略,通过与Co3O4进行反应,将Li6.4La3Zr1.4Ta0.6O12 (LLZTO)表面的Li2CO3转化为LiCoO2活性物质,保证了固体电解质颗粒与LiCoO2正极材料之间的紧密接触,避免了复合正极内部的非均匀固-固界面问题,提升了锂金属固态电池的库仑效率(CE)和循环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On-surface lithium donor reaction enables decarbonated lithium garnets and compatible interfaces within cathode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内容详情】

1. LLZTO和LLZTO@LCO的表征

TEM图像可以看出,在LLZTO表面形成了一层0.1mm厚的Li2CO3层。SEM图像显示 LLZTO的颗粒尺寸约为4mm,表面光滑,形状不规则。反应结束后,LiCoO2取代了Li2CO3层,均匀分布在LLZTO表面,厚度在0.3-0.5mm。此外,从图1d可以看出,LLZTO@LCO呈球形结构,这可以增加复合正极的堆积密度。钴、氧元素均匀分布在粒子表面。XRD图谱证实了Li2CO3成功转化为LiCoO2,但在第一次烧结过程中形成了La2Zr2O7杂质。这是由于烧结过程中LLZTO中的锂挥发造成的。首次烧结后,Li2CO3层与Co3O4充分反应生成块状LiCoO2

图 1、LLZTO@Li2CO3和LLZTO@LCO的表征。

 

2. LLZTO@Li2CO3转化为LLZTO@LCO的反应机理

通过烧结不同配比的Co3O4和LLZTO@Li2CO3,发现过量的Co3O4和Li2CO3发生反应后,没有Co3O4残余。这是因为除了Li2CO3与Co3O4反应外,LLZTO挥发出的含锂成分也与Co3O4反应生成LiCoO2。Li2CO3和LLZTO共同为转化反应提供锂源,在LLZTO表面形成完整的LiCoO2层。

图 2、LLZTO@Li2CO3转化为LLZTO@LCO的过程

 

起初,LLZTO暴露在空气中会在表面形成一层Li2CO3。将Co3O4与LLZTO充分混合后烧结,Li2CO3层和Co3O4发生锂化反应,在LLZTO表面生成LiCoO2。同时,LLZTO内部的锂源也与Co3O4发生反应生成LiCoO2层,但由于锂的损失,形成了Li6.4-3xLa3Zr1.4Ta0.6O12贫锂相,导致La2Zr2O7的形成。为了使La2Zr2O7恢复到原来的LLZTO结构,加入Li2O盐,进行二次烧结,实现了La2Zr2O7至LLZTO的转变。最后,通过洗涤和离心得到纯净的LLZTO@LCO。当烧结温度高于700℃时,发生元素扩散。

 

3. LLZTO@LCO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

为了证明LLZTO@LCO的空气稳定性,LLZTO@LCO暴露在空气中4个月。XRD结果显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并没有形成Li2CO3,表明LiCoO2包覆层可以抑制Li2CO3层的形成,显著提高LLZTO的稳定性。红外光谱显示,LLZTO在1438和863 cm1处出现了强峰,对应于Li2CO3,而在LLZTO@LCO中没有形成Li2CO3。为了研究LLZTO@LCO的嵌锂活性,将其作为活性材料,在不添加任何其他活性材料的情况下,用粘结剂和导电碳制备正极,组装了Li/LiClO4-EC-DEC/LLZTO@LCO液体电池。如图3c所示,其充放电电压平台为3.9 V左右,与商用LiCoO2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对应。循环伏安(CV)测试显示,在3.87和3.95 V附近有较强的氧化还原峰,说明LLZTO@LCO中LiCoO2包覆层表现出电化学活性,改善了LLZTO表面离子的输运。在4.05和4.2 V处出现两个弱峰,LiCoO2由六方相变为单斜相。

图 3、LLZTO@LCO的稳定性和活性测试

 

4. LCO-LLZTO@LCO复合正极的表征和离子输运机理

LCO-LLZTO@LCO和LCO-LLZTO@Li2CO3正极在不同扫描速率v下的CV曲线显示,峰值电流Ip与v1/2呈线性关系。计算得到LCO-LLZTO@LCO和LCO-LLZTO@Li2CO3正极的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2.04 x 1013 cm2 s-1和1.28 x 1013 cm2 s1。Li2CO3转化为LiCoO2后,正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约59%。这是因为LLZTO@LCO促进了粒子之间的离子输运,降低了正极内阻。

图 4、复合正极的表征和离子输运机理。

 

如图4d所示,在LiCoO2正极添加LLZTO之前,将LiCoO2纳米颗粒分布在正极层上,其厚度为15mm,构建了锂离子传输网络。引入LLZTO@Li2CO3和LLZTO@LCO后,它们分布在正极内部,与周围的LiCoO2粒子紧密接触。大粒径LLZTO@Li2CO3和LLZTO@LCO颗粒贯穿正极层,可以构建快速的传输通道,将锂离子输向正极内部。而LLZTO表面低电导率Li2CO3层会增加活性材料与离子导体颗粒之间的界面阻抗。相反,LLZTO@ LCO粒子与活性材料紧密接触,降低了界面阻抗。


可以看出,LLZTO@LCO对锂离子输运通道的优化可能是离子电导率提高的原因。对于未添加离子导体的LiCoO2正极,锂离子通过活性物质LiCoO2的离子通道扩散进入正极,但其离子电导率较低,降低了锂离子的扩散速度和扩散深度,导致较大的电压极化,限制了正极颗粒的充放电深度。但加入LLZTO@Li2CO3后,在LLZTO@Li2CO3颗粒周围形成了大尺度的锂离子输运通道,可以快速将锂离子输运到LCO-LLZTO@Li2CO3复合正极内部。但是锂离子只能通过Li2CO3层进入和离开LLZTO颗粒,并且只能通过LLZTO体相传输到LiCoO2颗粒,限制了锂离子向外围的扩散方向,不能构建纵横交错的锂离子传输网络。将Li2CO3层转化为活性LiCoO2层后,锂离子不仅可以在体相中自由迁移,还可以在LLZTO@LCO表面自由迁移,从而允许锂离子传输路径沿任何方向分支,实现了锂离子在LCO-LLZTO@LCO复合正极内部均匀扩散。这种输运机制使得锂离子能够快速且均匀地传输至整个正极,因此LCO-LLZTO@LCO复合正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5. LCO-LLZTO@LCO复合正极组装的SSB

使用LCO-LLZTO@LCO正极的电池循环性能明显优于使用LCO-LLZTO@Li2CO3正极的电池。而库伦效率CE的增加是由于正极内的Li2CO3去除而使副反应减少。电化学阻抗谱图显示,LCO-LLZTO@LCO电池的界面电阻更小,这主要是由于绝缘Li2CO3转化为高离子电导率的活性LiCoO2,实现了均匀的正极界面,离子迁移通道得到了优化。LCO-LLZTO@LCO正极的倍率性能也明显优于LLZTO@Li2CO3正极。

图 5、基于LLZTO的SSBs电化学性能。

 

6. 讨论

由于绝缘的Li2CO3转化为了活性LiCoO2,使得LLZO电解质的纯度等于100%,表面包覆的LiCoO2与复合正极内的LiCoO2活性材料均匀接触。为了弄清LLZTO@Li2CO3和LLZTO@LCO复合正极内部的电化学差异,分别进行了差分电化学质谱分析(DEMS)。当充电到大约4.0 V时(相对于Li/Li+), CO2的强度开始增加,这是由于LLZTO@Li2CO3中Li2CO3的分解。相比之下,由于Li2CO3转化为LiCoO2,LCO-LLZTO@LCO复合正极没有释放CO2,表现出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这是其初始CE高的原因。

图 6、复合正极中LLZTO@Li2CO3和LLZTO@LCO的DEMS分析。

 

通过将LLZTO@LCO加入到低离子扩散率的LiFePO4正极中,进一步评估LLZTO@LCO的普适性。如图7所示,LFP-LLZTO@LCO正极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极化电压,容量保持率均优于LFP-LLZTO@Li2CO3正极电池。

图 7、活性材料和两步固态反应的普适性。


两步固相反应过程也被进一步扩展,用于制备LLZTO@LiMn2O4。XRD结果显示,最终材料为LLZTO、LiMn2O4、Li2Mn2O4,其中在烧结过程中由于锂盐过量,导致锂离子插入LiMn2O4中,形成放电状态的Li2Mn2O4。SEM图像显示,纳米级的LiMn2O4和Li2Mn2O4均匀包覆在LLZTO表面。同样,LMO-LLZTO@LMO正极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极化均优于LMO-LLZTO@Li2CO3正极电池,而首圈CE低是由于Li2Mn2O4分解。

 

【结论】

通过与Co3O4反应,并精确地补充额外的锂源去除La2Zr2O7杂质,成功地将LLZTO固体电解质表面的绝缘Li2CO3层转化为活性LiCoO2层,合成了LiCoO2包覆的LLZTO。同时,LLZTO@LCO颗粒能够与复合正极中的LiCoO2活性物质形成良好的界面,促进了锂离子在正极内部的迁移,因此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此外,两步固相烧结反应具有普适性,成功地应用于Li2CO3到LiMn2O4的原位转化。

 

Ya-Nan Yang, Ying-Xiang Li, Yi-Qiu Li & Tao Zhang. On-surface lithium donor reaction enables decarbonated lithium garnets and compatible interfaces within cathod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9417-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