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航张晓亮EES综述:提升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
以往对高效率量子点太阳能电池(QDSC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硫系胶体量子点,如硫化铅(PbS)、硫化镉(CdS)等。在过去的十年中,PbS-CQDSCs在器件结构设计和器件物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效率从2010年的2.9%大幅提升到了13%以上,但其光电能量转换效率仍然较低。钙钛矿量子点(PQDs)作为一类新型的可溶液处理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可调谐的光吸收光谱和高量子产率,在太阳能电池中很有前途。2016年Swarnkar等使用全无机CsPbI3 PQDs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材料,其器件效率达10.77%。同时,由于钙钛矿量子点的负表面能和尺寸诱导晶格应变,CsPbI3 PQD相比块体 CsPbI3钙钛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太阳能电池应用中更具有优势。通过表面化学和组分工程的调控,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已增长至16.6%,在制备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器件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鉴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晓亮教授课题组系统的总结了近些年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主要从钙钛矿量子点的组分工程、表面化学以及器件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概述和讨论。在针对实际应用方面,探讨了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以“Emerging Perovskite Quantum Dot Solar Cells:Feasible Approaches to Boost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陈婧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