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清华附中王殿军:核心素养生根学校,综评是土壤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订阅哦!
这是
“高考风云”系列报道 第 8 篇
注:本文全文长340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编者按
去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炉,同一时间“核心素养没核心”、“核心素养难落地”的声音就从各方传来,直至今天争论声仍不绝于耳。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曾针对核心素养向某位专家发问:如果有10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您是否能告诉我他们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学校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有很好的体现?
对于这两个问题专家均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因此,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终究是学校要考虑的事情。
前不久“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王殿军校长带着清华附中8年来的研究成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走上讲台,这套已被北京、贵州、陕西等六、七个省市个性化使用的系统,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核心素养校本化落地的问题,也是针对2014年教育部中高考改革发布的“未来高校、高中招生,一定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对办法。
以下根据现场口述整理。
综评为中高考改革铺路
2007
年,我从一名清华大学教授成为了清华附中的校长,当时我感觉到基础教育陷入了怪圈。
我们一些顶尖学府,招生仅仅依靠高考分数排名,从第一名开始进行顺序录取。
如此复杂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如果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用如此简单的方式处理,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但如果我们能够分析一个人的全面素养,并以此作为招生和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那么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过程就会更加严谨、更加多维度。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分析人、评价人?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还是达成情况,其实都难以表述、难以考量、难以评价。
2014年,教育部发布中高考改革重要文件,其中最本质的改变是未来高校、高中招生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评价结果和考试分数综合进行录取。
改革方案中提到了五个学生综合素养应该包括的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但是我们发现,这五项指标在细化至二级乃至三级之后,仍然很难落实到观察层面。于是在各个学校执行时,就会变成一种主观评价。
例如通过举手表决来决定一名学生综合素养成绩的高低。评价结束后,学生很难理解分数或高或低的原因。
这样的评价在高校招生时也难以起到判断学生素养的作用。因此,自上而下制定的评价思路很难进行细化、分解、描述、测量。
基于这样的情况,清华附中在研制综评系统时,做了颠覆性的设计。
系统采用的是由下至上、在中间进行接壤,通过以行为来判断素养的模式进行评价。在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同时,做得更细、更实、更到位。在解决高招需要综评结果的同时,也让核心素养落地找到了途径。
以行为评价学生素养
综评的理念是把学生活动和活动表现记录下来,综合进行素养推断,用行为代替量表或问卷调查进行评价。
在教育中,有两种类型的活动,一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共识性活动,虽然每位学生都参加,但具体表现有差异,于是老师就能够记录孩子的不同表现。
清华附中百年华诞文艺演出图片
另一种是特色性活动,是孩子在课余时间自主参加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某一方面的素养能够有所提高。
清华附中学生连续多年获得北京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一等奖
2015-2016中国高中男篮联赛全国总冠军(十连冠)
综评体系努力把共性和个性的活动都纳入其中,更全面的分析学生发展。
但在教育活动中有重要的,也有琐碎的,清华附中在搜集了大量优秀学生案例后,梳理出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助益较大的活动和经历。因此综评要记录的是对孩子成长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和事件。
与此同时,要注意选择学生能够完成的活动,不要过度追求高层次造成学生能力与活动不匹配,另外要选择学校组织学生和鼓励学生做的事情,同时选取那些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有帮助的活动,也是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有益活动。
志愿服务植树活动
清华附中学生节
这些活动将分门别类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记录完成,同时综评也着重考虑了高影响力人物在其中的作用。
正如国外很重视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对自己的影响很大的人,这些人的评价就更具分量。
清华附中充分考虑了结合具体情况和需求,适当增加老师、家长、同伴的主观性评价功能。
最后还要明确评价内容。我们要评价的是教育能够发展起来的素养,一些因为遗传因素造成的身体素养,诸如身高,并不能作为衡量学生能否上重点大学的条件,因此教育不能发展的素养,不应该作为重点观察。
其次评价的素养应该能够通过学生的行为体现,如果一种素质永远不能以行为体现,也就无法进行评价。
最后要通过行为记录、过程累积和发展变化来进行评价,每一个人的起点都有高低,我们要看到经过学习,孩子的变化和成长,以此观察一个人的努力过程。用“绝对”结合“变化”来分析、理解一个人,才能更科学合理。
通过这种架构建立起来的评价系统,能够直接地检验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能够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反馈信息,通过数据能直观看到孩子发展是否全面,若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学校和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清华附中希望每个孩子能够在全面的基础上发展个性。
当功能更加完善后,教委、教育局、教育部的领导甚至可以坐在办公室看到各个学生的综评报告,以此检查学校是不是只重视学业成绩,甚至看到某一个省份是不是只做应试教育。这也是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教育最大的风险和挑战在于所有过程都不能重来,因此综评能够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这对于改善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评与“功过格”,跨越千年的智慧
这套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自下而上进行建立的,记录行为并进行动态量化。因此在系统建立完成后,我们寻找了诸多理论依据,来检验这套系统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学者思考和古今中外的先进做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功过格”,其中一些思想竟与综评体系不谋而合。
在古代的老百姓或者官员,会把所作所为分门别类记录下来,行为对应着不同等级的功过之分,以这样的方式对人进行评价。
功过格中甚至还存在着“动态量化”的影子,祖先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做不同的评价内容,根据当时的社会风气,把重要的内容分数权重加高。这证明当时的评价就能够做到因人而异,体现了非常高的智慧。
敬鬼神、归阴功、修因果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担心作假会对子孙后代不利,所以也少有人在功过格中作假。
但是这种诚信机制在今天明显不适用。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由于诚信的缺失,很难做出综合素质评价。但如果我们“永远做不出评价”,中高考改革也将是无稽之谈,应试教育就将成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清华附中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做法,新加坡是借鉴的国家之一。
在新加坡,弄虚作假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一票否决”让人们不敢尝试。所以当惩罚远远大于潜在获得的利益时,学生和家长就都会选择诚实。
当下清华附中的综评系统与微信朋友圈类似,当记录提交之后在设定范围内会进行公示。每一个人都能以此判断记录的真假以及是否客观,如有异议可以提起质疑,引发审查制度。
若经过专人调查、复议证实是弄虚作假的行为,该学生的表现就会被记录到不诚信模块。高校在招生时可以看到。如果是被恶意诬告,那么诬告方会被扣除相应分数。
动态综评服务教育发展
目前综评体系设有9大模块、46个维度,无论是模块、维度数量还是赋分,都能够进行重新设定。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认清综评的思路体系,系统就可以应用在各个学段,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因地制宜开展评价、切实指导教育教学。
要注意的,是模块与维度的设定要确保高校或者高中对内容感兴趣,调整相关内容需要经过反复研究和确认后再进行制定。因为综评的真正功能是为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做服务。
体系中不仅评价标准可以动态量化,高校招生时也能够灵活使用综评生成自己所需要的报告。
因为每一所学校需要的生源不同,招收标准也不一样。如果一些高校认为“迟到早退”可以不作为招生标准,那么他们在选择生成评价报告的时,可以忽略相关维度的评价。
目前综评落实于学校的部分已经完全上线,六月份系统还会向上延伸至高校和教育局,此后将有条件作为综合素质平台服务于高校招生工作。
此前,清华附中的综评系统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我希望系统在未来可以从孩子上小学起直至大学一直使用下去,起到电子日记的作用,记录人生当中发生的事情和发展路径。
这对于选拔人才、研究人才培养规律都极为有益,也是对长期追踪优秀人才培养发展奠定基础。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评价说:
如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被的难题,清华附中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有意的探索和重要的实践。
我相信综评系统对未来的教育发展会有促进作用。
距离首期“未来校长”实验班
还有17天
授课专家
王殿军
授课专家:王殿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博士、清华大学数学系博士后。
授课主题:校长领导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去年的7月28日,王殿军校长就曾在2016全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跨界研修班上做了一场高屋建瓴而又贴近实际的演讲。
授课
回顾
1
“名校三大责任理论”
1)办学质量高,人才培养好;2)在教育改革创新上走在前列;3)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分享自己的教育资源,发挥辐射作用,真正地帮扶困难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
校长领导力究竟该如何体现?
首先要有眼前的管理与长远的战略规划;其次要搞清楚哪些是校长该干的事情,不要过问过多。
| 总策划:安 飞
| 作 者:王乙琨
| 来 源: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