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丨换一任校长,就要换一套理念?别让换校长成为一种伤害!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约 4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精彩导读

每年的9月,全国的中小学都会出现一种新景象,即频繁更换校长。最近几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新学期的固定节目了。校长换了,理念要换吗?学校以前固有的模式需要换吗?



“新校长,新气象,新理念”,有时候未必全是好事。学校发展过程中,每个半途而废的办学理念背后都是学校的一道道“伤痕”。

这样的困境真的无法破解吗?校长换届因何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新旧校长换届如何顺利过渡?对此,校校搜集整理了一套经验方法,面对即将到来的9月开学季,希望能给您提供更多管理新思路。

每年的9月,全国的中小学都会出现一种新景象,即频繁更换校长。最近几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新学期的固定节目了。校长换了,理念要换吗?学校以前固有的模式需要换吗?


太频繁更换校长

学校“伤不起”


2017年,山东某地一个区就集中换了30多所学校的校长;上海有200多所学校换校长。北京今年更是出现了新校长频繁变动。某区就出现了40所学校更换校长。另一区新换了45位校长和园长。

学校更换校长,不外这几种情况,第一是老校长退休,如北京一零一中老校长郭涵退休,原海淀教委主任陆云泉担任新校长;朝阳外国语学校的老校长郝又明不再任校长,将由林辉担任朝阳外国语学校校长。郝又明今年84岁高龄,1998年创办了朝阳外国语学校,担任校长职务20年了。目前,朝阳外国语学校是朝阳乃至北京一所名牌学校。

校长轮岗,北京两所示范高中互换了校长。此外还有新成立的学校。

除了正常退休和新成立的学校,那些频繁更换校长的学校频繁更换校长有什么依据?

根据规定,校长、副校长每个任期一般是三至六年。同一岗位任职不超过十二年。这项规定突破了事业单位3至5年,不超过10年的限制。最为重要的是,明确提出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任期,培养教育家型的校长。

在北京,不乏这样的校长,例如人大附中原校长刘彭芝,十二中原校长李有毅,任期均超过了12年。同时提出了交流轮岗制度。有位校长告诉我,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突然找谈话,把他从这所学校调任到另外一所学校。

这几年,校长轮岗,导致新校长走马上任比较频繁。不仅在北京,在京外亦是如此。学校频繁更换校长,到底是弊大还是利大,很难定性。一个企业频繁换一把手,这个企业肯定很危险。如果一所学校频繁更换校长,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呢?

实际上,教育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教学理念从提出、实践再到教育成果,需要一以贯之的执行,一个校长来了,提出一个理念,轰轰烈烈搞了几年,还没有任何成效。换了一个校长,又提出一套理念,没干多长时间,他也离开,又来了一位新校长。

如果长期以往,校长的职业将面临浮夸和表面化现象,没有多少校长会踏踏实实钻研教育理念问题,任期结束,就会换岗。如此这般,怎么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和事业单位是有区别的。一所学校两三年换一个校长,这所学校即使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学校,过不了几年,教学质量也会大滑坡的。校长刚把学校摸清情况,老师刚刚熟悉校长的理念,换了一任校长,一切从头开始。一所学校和校长有很大关系,如果校长频繁更换,有哪个校长会在任期内埋头搞教育?

校长该换还得换,但换的太频繁,还是有问题的。


换校长是一门大学问

实践中利弊兼有


学校更换校长,究竟对学校产生什么影响?可谓是因人而异,有的因此迎来发展新契机,有的却导致发展受阻,特色中断。纵观现实情况,这样一些案例引人深思:

某校校长是大师级的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他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大兴科研之风。在周边学校加班加点地抓教学、抓成绩的环境里,他要求教师以科研的角度对待课堂,以反思的眼光对待教学。每周,他都会组织学科教师学习科研理论,剖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的论文写作。

几年下来,这所学校的每位教师都会写文章、都会评析课堂,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发展越来越好。老校长调走了,来了新校长。

新校长是一位理科教师,他不习惯写写说说,于是,他取消了坚持几年的科研论坛活动,代之以让教师在自修课上进课堂抓成绩,自此以后,也就很少看到教师聚在一起研究教学了。也真奇怪,教师进课堂的时间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反倒是停滞不前了。慢慢地,这所学校也“泯然众人矣。”

再看,某校长在赴任新学校之初,全面了解了任职学校的基本情况,有意在校园文化的发展方面做点文章。看到学校高大宏伟的建筑,他萌生了挂文化条幅来装点校园的想法;看到教室外面光秃秃的墙壁,他想让墙壁说话;看到校园广场中间“希望-腾飞”的雕塑,他产生了把雕塑移动位置的想法。

他心里想,都什么年代了,还把这个上世纪的“希望-腾飞”雕塑放在校园的主要位置,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潮流,于是,他把那个雕塑移到了校园一角的树丛底下,在原来的地方花重金新置备了新的雕塑。

没想到,雕塑搬动后没多久,就迎来了毕业20周年的校友聚会。那些校友看到他们曾经引以为荣的雕塑缩在校园一角,寄居在树丛里,心里很不好受,问校长:难道“希望-腾飞”不再是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追求了吗?接任校长涨红了脸,解释了好一会儿,校友们还是无法认同他的观点。前任校长对此事也颇有微词,离职后对学校做法不屑一顾。

与上述两例不同,某校前任校长在任期内,根据新课程实施的特点,以劳动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时间,项目学习成了该校的一个特色,在全市的初中学校中声名远扬,学校因此被列入中德劳动技术项目合作学校。

继任校长到任后,既没有放弃“项目学习”,也没有停留在“项目学习”上。他组织申报了“以项目学习优化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省级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使项目学习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抓手;他在传承学校“项目学习”的基础上,适应教育转型的形势,适时提炼了“习得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

应该说,“习得教育”来自于“项目学习”,后者对前者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习得教育”比“项目教育”更能鼓舞师生士气。一时间,既承载传统又思考创新的“习得教育”,成为这所农村初中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的文化品位。


不能换一任校长,改一套章程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风格,不是某个校长某个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杜撰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日积月累自然形成的。她是一个学校整体的强势素养的外在表现,是学校师生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协调发展的结果。

她也一定是被这个学校的全体师生亲身感受并具文化认同,以及被一定的社会层面所公认的一种风格,她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一定具有强势的智慧和独特之处。所以说,要使一个学校能能称之为特色学校,不经过几代、十几代师生们的努力是很难办到的。这大概也是平度新市教育局长所说的“持之以恒”的道理。

当一个新校长走上马上任后,需要有一种开拓进取的心态。有这种心态非常可贵,但更需要的是沉下心身,研究和继承前人的经验,开拓和发展未来的事业,少一点盲目决策,多一点实干精神,在打基础上把文章做实做足。形成特色的漫长沉淀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境界,是要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充分溶释到教学各个环节,内化到师生的心灵,使之认同、顺应、增值的,没有捷径可走。

现行体制下一个和尚一本经的现象在整个社会都比较普遍。短期行为,急功近利,换一任领导,改一套章程,后任不认前任的事也非个别。某个领导上台,绿化城市喜松杉,就铲平林地换松杉。换一任领导喜银杏,又拔掉松杉换银杏。再换一任领导喜草不喜树,就拔掉树木改草坪,此类劳民伤财的事情老百姓很反感。如进入教育体系害处更甚。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可不能像“换树”那样,今天一套特色,明天一套新规,来回折腾,误人子弟。


新任校长如何做好在继承中创新?


一任校长的任期总是有限的,接任校长怎样才能协调好和前任校长的关系,看待前任校长的管理方式呢?江苏吴江盛泽一中校长金坤荣认为,接任校长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继承,不丢弃有价值的做法


现在很多校长都喜欢在废墟中重建,总想推翻历史,使学校在自己的手中得到重生,这种忽视传统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归零’,是低水平的行为。

对于这种现象,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痛陈其弊。每位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思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前任校长的管理中,总有可以继承的东西,对此,接任校长要亮明继承的观点,乐于、敢于接手有关工作。

领导班子一换,套路就变,工作就改,这永远是从“归零”开始,永远只能停留在山的半腰,不可能到达山顶。前任校长的管理经验,是一笔特定的财富,是一项独特的资源。只有传承好前面的做法、措施,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创造出今朝的管理辉煌。 


继承,不冷淡有影响的物件


接任校长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工作,这本无可厚非。但要注意了解前任校长所作所为的背景,注意了解某些事情的影响,尤其是前任校长特别经办的那些在校园中具有突出地位影响的“物件”,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引领某种潮流。

对此,接任校长要谨慎操作,使这些物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力能为我所用,助力学校发展。接任校长不能因为以前的传统、以前的物件已经过时,就把它们清出管理视野,把它们移到角落。

事实上,上述案例中,如果接任校长能将新景观与老雕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学校发展一脉相承,那么校友们就能在感念旧雕塑的同时,凝望着新景观,让校友们在怀旧的同时,感受到学校发展的脉动,就不会发生上面的事情了。


继承,不固步有活力的创新


今天一个新点子,明天一个新思路,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很难形成自己的个性。继承创新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合理取舍,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展。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该校紧扣学校实际、紧扣学校资源,继承前任校长管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并在继承中有所创新,逐渐完成了从“项目学习”到“习得教育”的文化特色的转型发展。

据说,某新校长在前任校长坚持的“科技创新”特色的基础上,发展性地提出了学校“创意教育”的特色,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更赢得了前任校长的好评。只有很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才能植根于历史传统,促进学校发展。 

总之,校长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办学,就是传承与创新的不断交替,接任校长要继承好前任校长的传统优势,做到继承不丢弃、继承不冷淡、继承不固步;既要尊重历史,做一名“薪火传递者”,又要不断渗入现代理念,做一名“时代弄潮儿”。天时地利人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谱写出学校理想教育愿景的崭新篇章。 

对于学校换校长这件事,您怎么看?学校文化如何做好继承与创新?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往期精彩




◀深度丨高考改革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深度丨学校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深度丨七问温儒敏教授:怎样把“读书”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深度丨无声的没落:双向利益折叠下的中国乡村教育

来源丨校长会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