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丨方华:学校应成为师生心中最深处的美好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 1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 图片来源:南京择校


 


精彩导读

有人说过,母校是自己可以骂却绝不允许别人说不好的地方。学校作为今天师生一起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永远藏在师生心中最深处的美好。




作者丨方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现供职于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长。


每年的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各种学友聚会、同学交流、回校寻找过去“记忆”的一拨接一拨,老师、同学、班级、年级、学校就成了频率较高的词汇。这样的聚会、交流和看望,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教育问题:什么是学校的美,学校因何而美?


有人说过,母校是自己可以骂却绝不允许别人说不好的地方。学校作为今天师生一起生活与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永远藏在师生心中最深处的美好。


学校的美,在于“放”而不“乱”。“放”是指营造以思维活跃、理解宽容、形式多样、自主自律的学校文化为背景的学校生活、学习氛围。“乱”是指不应为了追求极端的个性化发展和没有约束的私化工作生活空间。从师生关系、课堂定位、课程建设、教育活动,都可以看到学校的“放”与“乱”。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的开始。课堂就是从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的。“我也想与学生搞好关系,但把握不好分寸,也很难定位。”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要么学生怕我,不愿意与我在一起;要么学生太随便,对我没有基本的敬畏,我在他们面前没有威信。师生关系是在亦师亦友、亦严亦松之间。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定位师生关系,就会如何定位教与学的关系,定位教育、定位学校。


我想,师生首先不是尊与卑的关系,也不是上与下的关系,师生应是合作或合伙人关系。师生在共同的时间与空间一同度过人生某个节点,共同面对困难与收获,共同面对今天与未知的明天;师生同样有着成长的渴望和需求,只不过渴望与需求的内容与方向侧重点不同而已。这样的师生关系定位是“放”而不“乱”,而不是因怕“乱”而不“放”。



什么是课堂?回答好这个问题,就明确了课堂定位。只有明确了课堂定位,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那么,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无知”的天堂——许多课堂是“有知”的天堂,“无知”课堂认为课堂因求知而存在、因质疑而存在、因交流而存在、因体验而存在、因生长而存在。“无知”就会宽容课堂的“无知”问题、“无知”疑问、“无知”言行,课堂才能真正存在求知、质疑、交流、体验和生长。


“有知”课堂立意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立足于教师是教者、学生是学习者,课堂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没有考虑课堂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从内心承认课堂是师生探究和共学互助的过程。“有知”课堂下的师生关系就是“拥有”与“贫穷”、“给予”与“获取”的定位,自然就导致了课堂师尊生卑的现实,课堂形式也就成了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我出你做、我评你听等单一单向模型。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成了学生的听堂、做堂,就成不了学生的学堂。学生是课堂的参加者而不是参与者,是帮忙者而不是建设者,是被动者而不是积极者,学生成了“摆设”、成了“工具”、成了“容器”,课堂到底有什么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课堂定位决定课堂形式,更决定课堂效果。但如何定位,不仅需要我们有“放”的勇气,更要有不“乱”的智慧。


课程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育价值的构建,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搭建,是学校文化的再现。课程建设要考虑学科因素,要考虑学生年龄及知识背景,要考虑学校文化基因、学校和区域实际情况及民俗文化。课程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教师和学生,尤其要把学生与课程成长融为一体,不是让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去适应课程,而应该让课程建设随学生学习能力和速度同步进行。学校只是提供课程方向和实施课程基本条件,而课程建设则在师生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探讨。师生在探讨中成长自我、成就课程。


课程建设不仅是教育理性的思考,同时也是教育实践的整理,课程建设有自上而下的理性,也有自下而上的实践。总之,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成长的,课程中应该有师生,有师生参与的建设和实施。课程建设也体现了学校“放”和“乱”的文化积淀,不“放”则无建设和成长;“乱”则是建设无目标、探讨无目的。

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路径,学校活动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学校活动往往存在不放则无活力、师生无兴趣,放则毫无秩序,乃至于教育功能弱化,使得学校教育活动似乎成了“鸡肋”。


学校教育活动课程化和校本化是目前趋势,教育活动是学校文化和学校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落脚点,更是激发师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创造创新、交流体验的平台。学校如何遵循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校服务的教育活动原则,就体现在学校的“放”与“乱”的平衡。学校应做到服务在前、补位及时;教师引导着力于人、关注于事、重在于法;学生自主源于目标与兴趣同行,关键在于构建、体验与践行同步。这样才能让学校教育活动“放”而不“乱”。


“放”能让学生享受学校带来的自由、民主、交流、主动、探索和互助的快乐与享受,这样的校园生活、这样的学校怎能让学生不永藏于心,永思于心。



往期精彩




◀深度丨97岁高龄获诺奖引发的联想:中美基础教育,哪种教育基础打得更好?


◀深度丨校长,请你拉那些抑郁的孩子一把!


◀深度丨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深度丨中国人去情绪化、去激情化,需从小学语文教育抓起!

来源丨江西教育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