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明远:现在很多教育假象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 2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精彩导读

现在很多教育的假象似乎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现代化城市教育的发展并不能代表甚至代替全中国的教育发展。目前在农村还是存在师资进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本文摘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的演讲

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教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难点和重点是在农村。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适龄儿童不会因为经济条件不去上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农村教育,其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这几年,我连续走访了好几个省市,最远的是四川的凉山地区,还有青海地区等。最早去凉山的时候,学校连个厕所都没有。一个床睡三个孩子,一个板凳坐两个孩子。现在再来看,我发现这些地方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国家实行农村教育振兴计划,使得农村的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师资进不去、留不住。


跟过去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们很活泼,但老师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所以我们把眼光投向农村,帮助农村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农村的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讲“人工智能+教育”,我们的眼光好像仅仅局限在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确实促进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此外,现在的机器可以代替人,可以批改作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提出了双师模式的教育,双师即包含了虚拟教师。虚拟教师就是机器技术,可以帮助老师进行机械性的工作,腾出时间让老师和学生沟通。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仅限于城市层面,农村还没有实现。


现在有一些假象,蒙蔽我们的眼光。一是北京、上海这类现代化城市,确实拥有优质教育,融入了人工智能。我的家乡江苏江阴本来是个农村,现在是全国百强县之一。4月份去了家乡,发现那里的小学有云机等设备。我的母校南菁中学已经用VR上课了,个人学习很发达。


在世界经合组织刚刚发表的第七轮国际学生评估结果(注:Programme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排名第一,去年排名第15名,这代表了中国发达地区的教育。这是可喜的,说明我们的教育在逐年提高。但是,这无法说明全中国的教育发展,在西部省市确实具有一些设备,如VR、人工智能等设备,大部分老师却不会用。


另外,有文章谈到,现在很多研究生都到中小学求职。上个月,我去中国科学院实验小学参加校庆,发现现场的教师队伍中有40多个研究生、10多个博士生,一个小学竟然能吸引这么多研究生?


这些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才可能出现的,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农村还是存在师资进不去、留不住的问题。我们的特高教师下农村去以后,真正能留在农村的是少数。过去这类教师是免费示范生,现在是公费示范生,他们最多能到县城里,而且到了县城也不一定能留住。


从研究生角度来讲,今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讲到,全国研究生占教师的比例不够4%,高中阶段占8.9%,但OECD国家的这一比例是45.5%。我们虽然培养了很多研究生,但他们去了哪里?中科院实验小学那么多研究生,但还是个别的。真正从全国来讲,高中阶段的研究生,包括硕士,也只有8.9%。与OECD国家相比,我们要实现现代化,让1400万教师里面有40%的研究生,要多少年呢?恐怕不是很乐观。

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投向农村,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投入到农村。我觉得在农村,应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目的是什么?目的还是要培养人,提高教育质量。用技术,是为了培养人、立德树人。


第二,处理好优势和风险的关系。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当然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但它们有没有风险?我们把学生的信息全部用大数据都收集起来,会不会侵犯学生的隐私呢?我们把这些数据发到家长的网络上,会不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呢?


第三,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不是有了信息技术以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不要了呢?我觉得有的时候还需要。比如政治课,老师讲个故事,让学生分析是非,恐怕比做一个PPT更有效。所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传统手段要结合起来。还有老师说,“现在人工智能不要黑板了,我觉得还是有黑板好”。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就跟PPT上的圆不一样,它有人情味,有人跟人之间的交流。


关于未来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等信息技术来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优势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去,提高农村的教育资源。


可喜的是,教育部正在制定一个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这个工程要通过培训,提高校长信息化的领导力、团队信息化能力、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现在教育部已经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率先进行试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和教师融合的新路径,通过试点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推动教师培养和培训改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助推教师技术优化的新路径。


教育部还提醒,常态化的教学还要提高当地的教师,要提高造血功能,还不是输血。要切切实实提高农村校长的高效的能力,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我希望广大的教师都把眼光放到农村,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谢谢大家!

往期精彩




◀头条丨程红兵:我看校长标准


◀头条丨人工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原点,否则教育就和养猪一样



◀头条丨北大教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头条丨林卫民:校长最伟大的工作之一是让每个人有清晰的“关于学校未来的观点”

来源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ID:ce30ce)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