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转给家长:停课不停学!家长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在家预学

校长派 2021-09-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文榕 Author 语文老顽童


全文长 2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在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时候,各位父母和子女都在家相处。


长假漫漫,在家虽好,却不可无所事事。校长派特别和大家分享何捷老师的几篇小文章,指导各位父母如何让子女“在家自学”。希望文章中的几个小方法,可以给父母点滴借鉴,可以让父母在家指导子女学习时,有方向,有方法,可操作。


让我们一起坚信:风雨之后,必现彩虹;让我们一起期待:疫情可控,拥抱春日暖阳。


长假在家预学,最苦恼的就是缺少具体方法。父母毕竟不是专业教师,仅仅提出:“自己好好学”是不够的。


各位父母请理解一句话。叶圣陶先生说:语文的学习的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自会读书,不待老师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想尽办法引导子女自己学会学习。按理说,预习这一学习环节,原本就是在家里完成。但如果仅是“提要求”“变脸色”,预学的效果不会好。


因此,父母要知道如何指导预习,如何充分调动子女的积极性,力求让子女在长假在家期间,有效地自学课文。


结合我的做法,具体介绍四种方法。


01

鼓励充分利用

已有的资料,扫清障碍

 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含有许多生字、新词、生疏的语句,给子女正常的阅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子女在预习时就要能借助字典、词语手册等阅读辅助工具弄懂生字新词、疏通语句。要知道平时学习紧张,慢慢地失去查辞书的耐心,也就慢慢少了这样的本事。如今正好弥补。


在生字的预习中,可以要求子女做到会读、会写、认清部首及音标,并能组出“三词”:书本上含有这个字的词,两个课外的词汇;新词的预习要求弄懂三义:原意、引申意、课文中的含义。生字新词的预习结果均要求写下来,形成书面的材料,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对于生疏的语句,则要求先批再读,即先批注读音,再反复诵读,以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目的。


我曾执教的班级,进行过这样的分组试验,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了按以上要求预习的小组,对字词的掌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考试中表现为联系上下文解释一题失分率较低。而没有进行具体要求,随意预习生字新词的组,作业完成地较好,但在“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一类的题型中失分率较高。


02

多感官配合

“有氧”诵读

学习,也是心理学。特别是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强调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多项研究表明,人的多感官配合产生的注意力,往往大于单感官的作用。而“有氧”运动,就可促进人的新陈代谢,提高记忆力,长期坚持,有助于提高智商。因此,父母可以强调子女在预习中,要“动手,动眼,动口,动脑”。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子女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指,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眼睛跟到哪儿。特别说明:这是精读课文时,我们强调的方法,并非自由阅读时的方法。自由阅读,手不要指读。精读课文,指读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然,如果子女的注意力集中水平高,可以不采用。四年级以上,可以不采用。


在通读的过程中,应要求子女大声、顺畅地朗读全文。自古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通读可以使子女对学习新课文的畏难情绪有所消除,又能让子女大致的了解课文。同时,大声诵读也有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为大脑增氧,因此,特别值得推广。大声朗读实际上也是感知课文的一种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它有三大好处:


1、对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潜移默化的训练。


2、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自信心。


3、科学研究也表明:音量的大小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度也不同,在正常的情况下,音量越大,对记忆中枢的刺激度也越大,因此它也有处于记忆所感知的内容。经过我一年的实验发现,大声朗读确实是一个轻松方便又有效的好方法。


03

力求避免单调重复的训练

以多种形式理清课文条理

以往,在预习中,给课文分段是子女眼中的一只大老虎,原因就在于老师只布置了任务却没有教给子女方法。其实,每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的条理层次、篇章结构。因此,在通读全文之后,就应为其做进一步的梳妆打扮了,这也就是理清课文条理。


这里可以要求子女依据一定的理由,为文章分清段落。并概括出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在题目的设计上应避免简单化。如统编本四下习作单元,教学写游记,预学中即可让子女根据习作例文《颐和园》等,简单绘制“导游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由事件组合的文章,可以要求子女为每件事设计小标题;《曹冲称象》等,可以要求子女根据课后练习为小标题重组顺序……这些不同形式的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理清课文条理”这个目的服务的,由于题目的形式多样,很好地激发了子女的兴趣。


04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一篇课文,总有精妙之笔,或是名言佳句,流芳于世;或是悬念设置,疑云重重,要区别对待。品读这些名言佳句实际上是一种深入思考的欣赏性的朗读。


属于名言佳句的,要求收入“采蜜集”,再通过查找资料,透彻地理解含义,并可鼓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多加以运用,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例如在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发现一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孩子立即做了记录,并查找资料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家还批注:此句多用于在外游子,节日时表达思乡、思亲之情,也可用于游子表达思念祖国之意。


对于文章中有疑惑的地方,则要求子女们做到“三有”:有问题可以提,有问题可以思,有问题可以议。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子女能试着针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以解开疑惑。仍旧不明白的,可以开学后带进课堂,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


05

结 语

除以上所述,父母在预习中指导子女读书时,还要根据以上四个具体要求,经常鼓励他们做好三件事:


1.大量阅读儿童读物。


2.大胆、主动地查找资料。


3.积极做读书笔记。


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文字,为写作打下基础。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往期精彩



◀头条丨教育部通知:延期开学,学生停课不停学!


◀头条丨重磅!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考察侧重点发生变化!



◀头条丨如果中国不是筛选型国家,教育不会如此焦虑


◀头条丨中国疾控中心权威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老师转给家长!

来源丨语文榕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