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门”悲剧:他们,捏的都是软柿子

2018-04-09 子曦 悦子屋



前些日子,陶崇园,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以一个绝望者的姿态从五楼天台一跃而下。“寒门研究生不堪重负,长期被导师压迫致死”的悲剧再次上演。


面对悲剧,冷漠是一种助纣为虐;嘲讽,无异于再补一刀。


又是自杀。

还是寒门。

高校寒门学子看似匪夷所思的悲怆之举,既是部分中国式畸形高校师生关系的缩影,更凸显出:贫穷背后最深层次的凄凉——命运不自主。


1


去年12月,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的身体僵硬在了冰冷的河水中。

前年1月,南京邮电大学研三学生蒋华文从9楼一跃而下。

大前年5月,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称导师故意不让他通过答辩,跳楼自杀。

这些死者家属或周围人,几乎都认为悲剧是由“导师”一手造成的。

这些导师,似乎掌握着学生在“象牙塔”里的生杀大权。


陶崇园生前,原本先是希望通过申请国家公派留学的方式出国,但得知需要导师王攀签字才行;随后又获得了中国银联宝贵的工作机会,因又被导师发现,提出让他换导师、退出“战略科学家团队”、撤去干部身份、剥夺优秀毕业论文的权利、剥夺其文章的署名权,还打电话给国外导师阻断他的求学之路。甚至连“年度足球先生”的头衔,导师都要剥夺。这对一个马上要拿到毕业证的研究生来说,威胁是巨大的。毕竟在中国,高校研究生的命运几乎全靠导师控制,谁都不敢轻易赌上自己的前途。尤其对陶崇园这样的寒门学子来说,考上211大学的研究生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旦惹了导师不如意,结果很可能不能顺利毕业,更别说工作、出国。


以下为陶同学和王教授的聊天记录 (部分截图)▼




“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XX老师”。这是陶崇园生前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从学校楼上纵身一跃。所有的压抑,都以悲剧画上句号!


受不了!

忍让!

原本矛盾的一组词,在生活中却以一种看似“和谐”的姿态存在。

因为反抗的代价太大,即便再受不了,你也得忍让。


杨宝德的导师,有着“女王般”的变态控制欲——要求杨宝德陪逛超市、做家务,半夜12点之前随叫随到。甚至连杨宝德的恋爱都要干涉,直言:“我认为你的女朋友不配你”。

陶崇园的导师,也把自己当作“皇上”——想拜在他门下,入门仪式是:下跪、作揖。

甚至,让学生晚安前回复“爸我永远爱你”。


对于导师提出的要求,陶崇园只得忍着回答“到”、“是”、“好的”,却不能说“不”,他卑微的像个臣子。

对于导师的变态操控,杨宝德只能一味忍让,偶尔向身边人发发牢骚。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导师仅是控制欲,也就罢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会让你生出一种看不到未来的恐惧。

你的命运,全凭他们一张嘴;

你的出路,全凭他们一念之间。

你所努力一切,好像全看他们的脸色才能出结果。


2


或许,有人会不屑,大不了不要那张文凭。

或许,有人会嘲笑,动不动就寻死太懦弱。

可这些悲剧的背后,你怎么没看见——逝者皆寒门

你可知道,寒门要出一个贵子有多难?

你可知道,寒门孩子背负了家庭多大的期望?


还记得北京高考状元那句耿直话么:“我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近几年的高考状元,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厉害的人。”


家境好,可以择更好的学区。

家境好,可以从小见识更多。

教育资源的过分集中,导致农村孩子想要依靠知识改变命运已经越来越难。

好的师资,几乎都往城市倾斜,好的学校也几乎集中在城市——这是不争的事实。

每年高考放榜,看看升学率排在前面的学校,有几个不是城市里的名校?

寒门的孩子想要升学,付出的努力是城里孩子的几倍不止。

陶崇园,恰恰是武汉新洲区农村的一位学生;他的上升之路,要付出多少努力我们可想而知。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

悲剧的深处是贫穷。

贫穷的根源是教育。

穷,也许会让你走路时,抬头看着的太阳都觉得很刺眼;

穷,也许会让你在权势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这些年,高校的一些禽兽教授,有哪一个敢对富家子弟颐指气使?

他们,捏的都是我们寒门软柿子。


没有伞的孩子才会使劲奔跑

因为太知道努力的成果有多么来之不易,

寒门学子才会拼了命的想要去守住!

因为进阶之路太窄太窄,寒门学子才会在强势导师面前,有一种近乎“跪拜”的姿态。

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

当脆弱的寒门学子,自杀事件一件接着一件,荒唐的事不正常久了,反倒变得正常。

每每发生学生走投无路的悲剧,一波质疑他们读书读傻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声音便会出现。

甚至还会理直气壮地和你说: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规矩。”


杨宝德自杀悲剧后,著名编剧六六口中的那句“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究竟有几分不屑,几分冷血,几分避重就轻......让人看得不寒而栗。仿佛导师对学生精神上的寸寸凌迟,只能归咎于受害者抗压能力差。




3


曾经,一则“民工乘坐地铁怕弄脏座椅,带孩子坐地上”的新闻让人热议。

我在敬佩这个男人为了维护公共秩序而选择坐地上之余,更多的是心酸。

这,就是典型的寒门式教育。

他们,善良得让人心疼!卑微得让人泪目!

可是,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上,他会怎么想?

他会以怎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即便是农民工坐地铁,也是和其他人一样付费的,有权利坐到座位上,这位爸爸的做法无疑给儿子树立了不正确的观点:自己身上脏,自己社会地位低就应该自觉比别人低一等。虽然父亲不可能是这样想的,但是小孩子的世界里不会考虑太多,人家坐在座位上,而爸爸让他坐在车厢的衣服上,他就理解为自己与别人不同。


教育,就是要撑起一个人的脊梁。

告诉孩子:我们没有钱,可我们并不贫穷。


一个人见识和能力的发展,需要教育作为辅助。但“忍”性教育可能会让人变得胆小、屈从。

陶崇园们“人穷好欺负”的悲剧,不也正是导师看到了学生身上的“忍”?

因为你穷,所以他们知道怎么践踏你的尊严,

因为你穷,所以他们知道怎么用权势压制你的自卑焦虑。

只因你会“忍”!


寒门教育子女,教的最多的不是“争取”而是“忍让”;谈的最多的不是“不公”而是“努力”。许多时候,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如同书本一样,诚实不浮华;本分懂事,不出格。

而这,也造就了他们孩子性格上的孤僻与自卑,因为贫穷带来的懂事,也带给孩子百般的不自信。寒门父母们并不知道:如今考上重点大学的,贫穷人家的孩子占得比例越来越少。

可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认知范围里,已做到了极致。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

寒门贵子,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阶层的希望。

如果,有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践踏穷人的希望,那无异于杀人诛心!

校对:子牛

版式:子素

   

不撕逼,偶吐槽;聊生活,为悦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