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校毕业生逆流进入双非高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济观察报 Author 陈志文
传统的考研一般都是向上考,即“双非”考“双一流”高校,但最近一年出现了向下考的“逆流”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广州大学录取的2022年研究生新生中,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
广州大学是大家俗称的“双非”高校,既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其实不止是广州大学,全国各地“双非”高校都出现了这种“倒流”现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也涌入了包括浙大在内的一批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新生。
传统的考研一般都是向上考,即“双非”考“双一流”高校,但最近一年出现了向下考的“逆流”现象。
一方面我们应该祝贺这类高校,无论如何说明其有吸引力,比如一些专业的确办得好,就业有优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考上研究生,已经成为一些同学的第一目标,学校与专业的好坏或许已暂居其次。可以说,考研已经在全面高考化,这是一个最新的有力例证。
据公开数据透露,2022年研究生报考中,西藏民族大学报名人数暴涨123.2%,增长率高居全国高校前列,大批的地方普通“双非”高校报名人数均出现了大幅增长,江西农业大学比前一年增长80%,湖南工商大学比前一年增长72%。均远远高于著名大学报名人数增长率。
显然,考上是核心,而不是学校、专业好坏。
一方面就业难,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导致学历贬值是无法回避的现实。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就可能超过了1140万。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就业问题的目标也只有1100万。
人人都是大学生时代,用人的尺子必然水涨船高,一方面就会看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另一方面就需要看你是什么学历了。在这个背景下,考研持续高热。
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大涨80万,达到了457万,创下历史新高,与2017年相比实现了翻番,持续高位上高增长。
按照最近5年的增长比例,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500万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继续按这一增长速度,未来考研报名人数赶上普高高考并非不可能。毕竟,如果剔除高职单招的报名人数,近年参加6月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实际只有800余万。
当下的疫情与就业的艰难,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点。
受疫情的影响,社会需求萎缩,就业去向狭窄。更主要的是,求稳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体制内就业成为大学毕业生热衷的选择。毕业生掀起考研热的同时,还有考公热、考编热,高考志愿选择上还掀起了师范热、军警校热。
而体制内对人才的衡量,无论如何批评,仍然牢牢地坚持着两个原则,一是出身,二是学历,而且大张旗鼓。
日前沈阳皇姑区相关部门公开发布引才公告,一方面是强调名校出身,一方面强调研究生学历,对于到皇姑区就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有特殊优待。对于到中小学任教的博士,有学校公告表示将直接任命为副校长。9月12日,河南国资委发文,如果博士生到企业就业将享受国企中层副职待遇。时至今日,小到县城,高至省级组织部门的选调生,各地政府以学历与出身为评价标准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落户,研究生学历也成了加分项,甚至硬杠杆。
这两种评价标准都在加剧推高考研热,因为考研是解决这两个标准的最佳途径。
尤其是对学历门槛的粗暴要求,直接导致名校毕业生因为体制内就业的诉求,不得不加入考研大军。如果说过去考研,更多还是为了改变“出身”,兼顾学历,但在激烈竞争下,种种迹象表明,很多人考研核心目的已经变成解决学历高低,无所谓学校“出身”了。
更糟糕的是,这种对学历的过度强调和重视,在全面影响着毕业生与家长的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即便在很多985高校,也往往把推免率、考研率当成学校招生的重要招牌,还频频出现了如“一个宿舍全部读研”的宣传。
显然,考研高考化引发了很多问题,包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这一现象必须得到遏制。但是,用人评价如果不能改变,尤其是体制内用人评价不改变,这一趋势很难得到有效遏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的确非常复杂,更非教育部门所能控制。
对于不得不加入考研大军的考生,我还是想提醒两个事情。
第一,通过考研能否达到你的目的?盲目地读一个研究生是否值得?当你拿到这个研究生学历就管用了吗?去年研究生招生117.7万,今年招生大概率会达到130万左右。与此同时,受考研热溢出效应影响,赴美、赴英留学生中,研究生占比快速增长,未来研究生会越来越多,研究生的价值标签必然会快速贬值。与之相关,2-3年的工作经验,可能比一纸文凭更有实际意义。
第二,你是否适合读研究生?研究生不再是本科的知识性学习,是研究,是半个科研人员,不是你熬3年就自然给你一个文凭的。一些学业优秀的孩子,未必适合读研究生,读研有风险。我们对研究生质量管理也越来越严格,3年下来,可能无法毕业,甚至不得不肄业。
这两个问题更值得所有热衷拿一个研究生学历的人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