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一聊昨天的两大抗疫利好消息

项西行 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 2020-08-25


进入三月以来,美国的新冠病例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与此同时,针对大面积群体的测试能力,却一直停滞不前,下面是一个几天前的新闻截图,很说明问题。中国现在的测试量是一天二十万人,韩国的爆发虽然比中国晚,但是现在也有一天测一万五千人的能力,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呢,疫情爆发两个月以来,截止到几天前为止,共测试五千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瓶颈,本文暂时不做深究。但是从昨天开始,情况终于有了转折。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召集他的疫情领导专业团队,医学设备公司,连锁药房,大零售商,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一个重磅的声明,就是医学诊断巨头罗氏公司Roche的新冠诊断系统获得FDA紧急授权,将很快投入战场。


这其实是FDA认证授权的第三个新冠测试手段,前两个,一个来自美国疾控中心,另一个是纽约公共卫生局开发的,这俩都属于政府机构,非盈利性质,在规模化上属于小打小闹。而罗氏的出席,表明集美国科技研发和市场运作之大成的商业巨无霸终于下场参赛,助力全社会的抗疫动员了。


在医学诊断方面,罗氏是个厉害角色,我们可以看一看近几十年来医疗分子检测技术的几个大成:


  • 开分子诊断先河的PCR技术,专利被罗氏买断;


  • 新一代的深度DNA测序技术被称之为454的,专利被罗氏买断;


  • 堪称制药史上第一个精准针对特定人群的个性化乳腺癌疗法赫赛汀及其诊断,专利属罗氏所有。


其实新冠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天顶星人技术,美国前一阶段做得不好,完全是由于规模上不去。罗氏目前的平台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高通量( High Throughput),意思是同时可以测很多人。比如测试用的容器,是一种有96个孔眼的平板,如果一个孔负责一个疑似者的组织样本,那么这样一个巴掌大的平板能够同时处理96个人的样本,4个小时出结果。一台最新世代的机器同时处理几块板,24小时连轴转,一天就能测超过四千人。



第二个特点是自动化。要知道全手动的分子生物学试实验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要把病人样本移入容器,加入化学试剂提炼新冠RNA,再加入别的试剂扩增病毒核酸,检测是否为阳性,以安全方式丢弃旧容器和废试剂,最后更新平板和试剂。这么多步骤,一人却只有一双手,污染可行性很大。而在罗氏的全自动平台上,护士只要把病人鼻咽拭子样品放入机器就算齐活,剩下的病毒提炼,样品转移,信号检测都在机器内由自动手臂完成。如此节省的人工可以干别的。



第三,分析报告和检测过程浑然一体。不要小看这个报表,就在一个多月前,2月11日(感觉好像是一年前了),一位从武汉撤回美国的侨民,在加州圣地亚哥的海军基地隔离,他/她的样本在疾控中心被测为阳性。但是,不是样本标签搞错,就是报告的名字搞错,这个阳性的病人被告知是阴性,高高兴兴回家了。 


当时CDC检测的病人还非常少,都会搞出这样的乌龙。而未来的检测规模可能是每天上万级的,那么有一个准确可重复的数据管理和报表系统就至关重要,罗氏的这个平台显示了它的威力。




昨天新闻一出,罗氏股票应声上涨11%。


大规模检测仅仅是防疫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中了招你怎么治的问题。


昨天的第二个大好消息,就是日本方面公布了少量病人接受瑞德西韦试药的初步结果,“人民的希望”Remdesivir,长势相当喜人。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14个从钻石公主号下来的重病号,平均年龄75岁,用药之后在两星期内尚无一例死亡,其中7人正处于恢复中。对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心肺病专家Richard Childs的评论是“神奇”,当然他也谨慎地说评估该药的长期效果仍需要时间。


这区区14个病人有多大的说服力呢?说出来也许你不信,人数虽少,意义巨大


根据国内外目前的疫情数据,这个病毒的致死率大致为1% ~ 3%,但是对老年人却致命得多,可能达到20%,也就是说,即使不给药或者药物无效,一个老年感染者依然有80%的存活率甚至自愈率。根据最简单的概率原则,两个老年患者都碰巧自愈的几率就是0.8 X 0.8 = 64%, 那么14个老人都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存活甚至自我好转的几率呢?那就是80%乘以80%乘以80%......连乘14次,80%的14次方,结果为4%。 


这就是说,14位老人在瑞德西韦无效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好结果的几率仅为4%,小于0.05。换句话说,瑞德西韦具有某些疗效(且不说它是神药吧)的概率是96%,这仅仅是依据现有的小样本就能得出的结论。


在临床试药的试验设计中,0.05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每当一项万众瞩目的临床试验结果揭晓的时候,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数字的旁边,总会伴随一个叫做p值的神秘角色,p代表probability, 就是英文概率的意思。p值所代表的是:这个观测到的良好疗效,它有多大可能是碰运气碰上的呢?如果这个可能小于0.05,那么恭喜大家,恭喜药厂,这个临床试验的主要指标就可以自我宣布成功了(当然,药监部门,FDA是不是认可,还涉及很多其他的因素)。这个阈值,是多年来统计实践中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


目前日本这14个病人的数据,已经过了p值小于0.05的门槛。当然,在我们为人类的得救而欢呼之前,还需要扩大病人的样本量,以便进一步量化疗效,比如在多大程度上能降低死亡率,减少肺损伤,提高病毒转阴率,和得到更加有说服力的p值。总之,道路依然是曲折的,但是我们已能看到天边的一线曙光


目前的结果虽然不错,但是离FDA的点头还尚遥远,所以昨天收盘,瑞德西韦的开发厂商吉利德科学公司,股票上涨了3%,比占据新闻头条的罗氏差得远。


对昨天这两大好消息最高兴的,可能莫过于一个叫Daniel O’Day的人,就是吉利德现任总裁。而就在他两年前接过吉利德帅印之前,刚好是罗氏制药的CEO。


当年笔者本人还在罗氏服役的时候,就对这个人有点耳闻,他从大学一毕业就在罗氏集团当销售代表,一扎根就是30年,从基层一直干到2006晋升为罗氏诊断部门总监。我还记得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中他的自我介绍,他的一大业余爱好,就是马拉松和铁人三项,却并非是因为单纯痴迷运动,而更多是喜欢挑战和规划,按部就班地达到既定的目标。他从一般长跑练到马拉松,再到铁人三项。


O'Day回答关于瑞德西韦的专利争议,措辞滴水不漏,充满人文关怀,展现了一个高水平总裁的水准


罗氏集团下属,有诊断和制药两大并列分支,诊断部门虽然在技术和市场上常年雄踞世界第一,但是不如制药卖药的挣钱,所以诊断部门在罗氏集团的地位,永远低于制药。O’Day执掌罗氏诊断6年之后,按部就班地实现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拿下罗氏制药的掌门人宝座,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他的这个唯一的顶头上司,就是罗氏集团的总舵主,已经任职CEO12年之久的Severin Schwan,一个奥地利人......


在这个情况下,O’Day这个美国人若要最后登顶就太难了,因为,呃,一个老牌欧洲公司上层里,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和文化的冲突,就是用一本书的篇幅也写不完......


但是这挡不住一个有目标的人,又过了6年,O’Day按部就班地在另一个大东家登顶了,那就是吉利德,也结束了他在罗氏30多年辉煌的职场生涯。


说到罗氏诊断刚刚在美国拿下大单,实力同样雄厚的罗氏制药也没闲着。刚在一个星期前,中国药监局批准了罗氏制药的抗发炎药物雅美罗(Actemra)用于危重新冠病人。这是一种白介素6受体的阻断剂,可用于压制病毒和机体免疫交战造成的炎症风暴


雅美罗于2010得到FDA批准,我记得当年公司为此犒赏三军大宴宾客,重金聘请高端厨师乐队和喜剧小丑变戏法的,到公司园区开派对大家吃喝玩乐。那是一个欢乐的时刻,直到两年后园区被关,人员遣散。那片曾经忙碌而生机勃勃的土地,荒芜了整整6年,现在成了一个医学院。


看到当年曾为之耗费心血脑力的药物,在抗新冠的战役中有所表现,我很欣慰。


图片来自罗氏诊断的产品介绍

参考资料:

1. Experimental Drug Helps Some Americans Ride Out Coronavirus, NIH Doctor Says

https://www.wsj.com/articles/experimental-drug-helps-some-americans-ride-out-coronavirus-nih-doctor-says-11584094955

2. Generating timely molecular diagnostic test results: workflow comparison of the cobas® 6800/8800 to Panther. Aretzweiler G, Leuchter S, Simon CO, Marins E, Frontzek A. Expert Rev Mol Diagn. 2019 Oct;19(10):951-957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