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西的一次“离岸”旅行

卢川 Art Ba Ba 2022-09-25




 

 ☞  问答

#范西  #金之岛 #几点开船?




2019 年夏,艺术家范西参与了马来西亚沙巴洲金之岛上的“离岸”驻留计划。相对于其他旅游岛屿来说,那里可以说是一个未开发的岛屿,大部分区域均处于野生、自然生长状态。艺术家在此拍摄了影像作品《17分17秒》和《L》。


在拍摄《17分17秒》时,范西采用了与人类视觉接近的低速度拍摄技术——摄像机替代了眼睛,行色匆匆地用目光触碰了岛屿上既像是众多冷峻高墙又像是无数隐秘小径的雨林。眼内场景将人吸收至迷宫般的湿润丛林中去,而耳旁的钢琴声又将人拉回至干燥文化语境中来。共17分17秒的时空以类似反纪念碑主义的方式归纳了一段无法厘定起点及终点的路程。 



范西,《17 分 17 秒》,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L》是一个关于“少年在海上建了一个房子,最后房子被浪冲走了”的故事。叙事发生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金之岛上;被称作“L”的少年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四个少年的日常经验共同组成的。他们各自有独立、纷杂的生活轨迹,也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每天在固定的坐标和时间中度过生命,简单地重复着,但这规律性也会偶尔自行破裂。在那些单纯的重复中,在貌似徒劳的堂吉诃德式实践中,与生活轻微的接触是唯一可以确凿认定的事情。 



范西,《L》,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金之岛的陆地是由珊瑚经年累月自然生成的,在岛屿的中间位置有一片被野生雨林包围的山丘,山脚下的林子里没有供人穿行的通路,而是布满了混乱、疯狂生长的热带植物。于当地进行驻留项目时,范西被此区域深深吸引,每日盼望深入其中,蹒跚冒进。在夜间,无人工照明条件的雨林虽不是漆黑一片,也让人感到十分恐惧。在艺术家本人看来,“在被这个欲望控制了一周之后,我把自己扔进了这个陷阱。”


去年,艺术家在广州植物园拍摄了大量照片,并通过多种数字及模拟技术再现了魅惑且骇人的雨林迷宫——《诱惑》。被扁平化处理了的雨林图像在作品《诱惑》中再度获得了虚构的立体维度,唤起了一种诡异的晕眩感。常出现在东西方古典神话叙事中的“诱惑”或“陷阱”结构往往与人性化或神性化了的自然相关,而范西的作品《诱惑》则通过自然或人造的光塑造矛盾的平面空间,撕扯或闭合人与自然的精神性联系。 



范西,《诱惑》,2020,钉子,哈勒姆勒收藏级相纸



《17分17秒》、《L》、《诱惑》这三件作品组成了范西去年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几点开船?”的主要部分。艺术家在物体与物体、空间与人的“关系性”中创造了新的切入点,并组成了新的层次。我们邀请了居住在广州的策展人卢川与范西聊了聊她这三件作品背后所建立的心里空间和图像逻辑。







影片由一片黑暗开始,突然传来一阵钢琴声,观众试图在如幻影般的图像中,辨析它的形态和影像中的主体处境。渐渐的,传来一些环境音,虫鸣和树叶的婆娑声、脚步声、枝干被踩破的细碎声。镜头不断晃动,左右找寻着,又不断探索向前,仿佛坠入一片盛夏的热带雨林,穿行过充满瘴气、潮湿的蚊虫之地,未知和不安并存。




Q:展览中的两个影像《17分17秒》(2020)和《L》(2020)在声音上是同步的,因为处在不同空间,能够感受被声音环绕的感觉。谈谈你在处理声音的考量。


范西:我希望在展览空间里把各类关系交织在一起。两件视频的声音部分本身就会把一部分关系区分开,《L》主要是环境音,诵经的人声辅助,《17分17秒》以钢琴为主环境音辅助。一方面,是基于物理空间上听觉的选择,另外,还有心理上的考虑。在片子里除了现场环境音和人诵经的声音,还加了钢琴的音色,它是由最低到最高逐渐变化的,一个音阶结束后下一个音阶再出现,它的这个规律是理性的,这跟片子中自然的环境声音形成了对比关系,可以在听觉跟心理上达到随时靠近或远离。


在马来西亚驻留的时候,我还收录了很多当地的声音,无意间我听到了某个声音,第一反应觉得它可能和宗教相关,我认为这是一个有机会将人带入到其他情境的旋律,同时有一种异域感和距离感,是盘旋在上空的一个声音。所以,这个部分也加在片子当中了,当这几种声音按比例分配进入片子的时候,它的物理跟心理的空间就同时出现了,加上展览现场的位置安排,我希望它从声音的角度来说可以是没有角落的。



范西,《17 分 17 秒》,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范西,《L》,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Q:这个系列的创作来源于你在马来西亚沙巴洲金之岛上的“离岸”驻留计划,分享一下你当时驻地的生活和经验,作为一个委托创作,它如何在地展开?在《L》中,你讲了一个“建造一栋最终将要倒塌的房子”的故事,里面四个年轻人的生活经验穿插在一起,谈一谈这个故事背后的灵感来源以及在拍摄上想法,“房子”在展览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意向。


范西:其实在去之前,就计划要拍《L》这个片子,当时对片子的要求是,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就是“少年在海上建了一个房子最后被浪冲走了”。我在去前两个月左右开始筹备,包括剧本、分镜,演员形象的想象,也建了一个房子的3D草图,构想了它实施的可能性。在上岛后的几天里,先选景和搜寻合适的演员,但去了之后,发现岛上几乎没有电动工具,大部分作业是靠手动完成的。为了不让它成为演员的体力负担,我在结构上做了最大的简化,同时也问了他们(演员)理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最后,以现实的实施情况为参考,建了一个只可以容纳一个人的房子,虽然它可能看上去不像一个常规的房子,但却是一个归属。



拍摄《L》时建造的“房子”



片子在做的时候我用一种接近电影的叙述方式,按照剧本来组织这些情节。因为语言不通,我会把第二天需要演员完成的行为拿翻译软件翻译好,第二天他们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了,具体的做法是按他们自己的习惯,我在其中不会干预他们的动作和情绪,只是安排每个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呈现不同的性格特征,再用记录的方式进行拍摄,这也是让片子更加朴素的一个基础条件。


而在片子的制作过程中,故事本身作为一个基础线索,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是如何发生的,它不必是个大事件,可能特别简单,简单到甚至有些无聊和枯燥,有点像每天早上睁开眼都会看到的光线,这些行为和动作,它有意义或无意义。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这些简单的小事,我们可以选择忽略或者“再看它一眼”。


就像展览名称“几点开船?”一样,问答这种形式是一种往来的关系。我希望片子可以产生更直接的互动,它是有对象的,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状态。当时在岛上的生活非常固定,每天吃一样的东西,时间也基本是定时的。如果我们想要出岛,就需要询问岛上的管理者,她制定岛上的规则,也掌控船只,再根据每天潮汐的变化做出调整。在岛上我感受到了身体体感和愉悦的消解,关于规则的制定、失控和冲突,这些都让我自然而然地带入到当地的环境中,以及这个环境背后所存在的结构中,你是其中一员,并非置身事外。而这个海上的房子,既是一个对象也是产生互动的驱动力。



范西,《L》,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Q:《17’17’’》中你将摄影机的镜头调整到与人的肉眼所接近的速度,以试图替代人的观看经验。这让我想起1971年,由美国的大地艺术家南希·霍尔特(Nancy Holt)和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合作作品《沼泽》,南希将视线仅限于取景器中,依靠史密森的言语导航和摄像机的影像在沼泽地中行走。她当时提到“当芦苇撞击摄影机镜头阻挡视线并形成不断变化的模式时,混乱随之而来”。在你的影片中,身体作为中介,镜头以“幻肢”的形式,参与到对于在场的模拟和共时的建立,以期达成一种通感。它将你之前在平面上的工作,转移到一种更具动态感和时间感的关系中,谈一谈你的想法?


范西:这部影片更像是一个行为,是我在考虑如何把观众代入其中一起行走的视觉行为,所以,我把在场的视角和观众的视角进行了重叠。片子视觉呈现的方式是跟行为一体的,在机器的设置里,如果要画面清晰,机器设置的时间速度平均是1/120秒,如果速度低于1/40秒,就会出现模糊的形象,如果高于1/200秒,画面则会失真。某种程度上,机器左右了人的观感,我们也已经很习惯看到手机里那些失真的画面了,而人眼真实的识别速度,一般是1/10秒-1/30秒。那么如何建立一个同步的视觉感知?除了观看的习惯,还有心理的作用。首先,我把在场的经验转换为视觉:一个人在漆黑的热带森林里行走的紧张和不安如何呈现出来,这是我考虑的一点,另外,是建立眼睛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我通过模拟人眼如何“看”,来组织视觉跟行为的3D效果。之前我做过一个测试,对面设定两个点,当我们来回观看它们的时候,会认为它们是清楚的,这是大脑作出反应之后的结果,其实中间划过的部分是幻影,而机器是可以模拟出这个过程的,它是一种线段性到点状的图像分布。



Robert Smithson and Nancy Holt, Swamp, 1971, 16 mm film, color, sound, Duration: 6 minutes, © Holt/Smithson Foundation, licensed by VAGA at ARS, New York. Distributed by 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范西,《17 分 17 秒》,2020,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有声,16:9,17’17’’



现在我会通过一些方式去寻找人在观看的时候是如何感知、理解和经历对象,以及它又是如何转换成视觉的方式,它可以是一种通感,特别具有身体性的原始通感,我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通过点和线段建立起的图像逻辑。如果我们只去一个地方一次,那么所看到和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如果你离开了,那么这两个点也随记忆而变得模糊。但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人的记忆也会作用其中,它会不断地固定和推翻,像轴一样在变化。里面可以研究的内容有很多,我在《L的客厅》(2019)中就尝试了固定点的变化。之前也用这种方式做过巴黎圣母院和一些经典建筑。在人的认知结构里的对象和真实走到那里,面对它的时候所存在的具体差异,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我理解人和事物的视觉表达方式。



范西,"L的客厅"展览现场,2019.11.22-2020.1.5



Q:我想到你过往的几件创作,2018年创作的《树》中,通过电脑合成的方式,你将不同时间段拍摄的树木局部进行提取,最终组合成一棵树的形象。《All Beings》将夜晚拍摄的图像通过长时间曝光和闪光的技术叠加在一起,让局部得以显现和生长。系列创作《还原的象》(2016)基于图像的物质材料,通过图像运动过程的测试,在随时准备消失的形象中,彰显出图像自身的时间次序。这次的展览,对图像生产机制和物质材料的进一步探索,在《诱惑》中得以体现。通过对广州植物园热带植物的拍摄和局部提取,借助电脑抠图、拼贴、裁剪的手段,结合南方的潮湿气候,测试出理想的纸张厚度和垂度。在最终呈现的装置前,保留着蓝色修图痕迹的植物图像真实难辨,在光影的交错中呼之欲出。你背后的工作方法是怎样的?


范西:在做《树》时候,我开始考虑关于如何系统地构建图像的方式。当时做这个系列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前后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期间我不停地去拍去看,来加深对它形象的印象,拍完之后就放在那里一两个月,不再去想那个过程,几个月之后我再把当时拍的照片翻出来,进行画面拼接重组。它挑战的地方在于,我们从小就受到了构图和透视的训练,在拼接它的时侯这些规矩会随时跑出来,这时候我需要不停地去回忆那个面对它的现场,而不是树本身的形象。


后来这种方法成为我做关于形象创作的方式:观看、拍摄、遗忘、组合。在这次展出的《诱惑》中,我也希望呈现一种非常规的视觉状态,让它与所承载的时间节点和既有形象之间产生差异。在创作中,我不止期待图像自身的张力,也希望图像的时间是松动的,它们可能是一个时间段,可能是某个时间节点,也可能是一些行为和动作。就像《诱惑》,作为图像的基础它是由植物组成的,但作为一个形象来说,它又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



范西,《诱惑》,2020,钉子,哈勒姆勒收藏级相纸


范西,《All Beings 22》,2016,40 × 60 cm,艺术微喷


范西,《树 3》,2017,160 × 224 cm,艺术微喷


范西,《双向选择3》,2016,73 × 89 cm








 ☆  推荐

#M+ 思考  #理解观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