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 |王拓,讲故事的人
┤
⌖
├
☞ 侧面
#王拓 #空手走入历史
采访、文 / YING
图片致谢艺术家、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空白空间
王 拓
Wang Tuo
#侧面-004
王拓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比如他个人简历上生物学本科之后紧接着的是清华大学绘画系研究生的学历,比如他从哪看了那么多冯梦龙写的鬼故事,比如为什么要在北京的炎炎烈日下选择从家步行40分钟到798艺术区接受采访?
王拓挺开心的,说反正刚好也没什么事情。
也许他真的是享受那一刻的刚好,王拓不可能没什么事情,他的首次机构个展“王拓:空手走入历史”6月6日刚刚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高完成度地呈现了37岁艺术家的8件影像作品和相关文献与艺术家手稿。用王拓自己的话说,回到北京做展览,见朋友,接受采访,其实都是一种忙碌的“营业”状态,并不是好的创作状态。
2017年夏天王拓就开始了后来被命名为“东北四部曲”系列的构思,四年间他长时间生活在东北,与拍摄团队、演员生活在一起,与当地历史学者、少数民族团体建立联系,甚至和朋友漫无目的地“溜达”,中间还有好几次受骗的经历……整个过程成为了他四年来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在王拓看来与最终呈现的作品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生活”,支撑了他真正的创作。
王拓在东北的工作纪录
“王拓:空手走入历史”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风吹落月夜三更
千里幽魂叙旧盟
只恨世人多负约
故将一死见平生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2018年,王拓在回长春的高铁上注意到车厢中电子屏幕上滚动的字幕:“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夜行两千公里”,他一下想起冯梦龙《喻世明言》里“菊花之约”的故事:秀才张元伯在赶考途中搭救了生病的考生范巨卿,范巨卿康复后二人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在将要各自回乡分别时,范巨卿与张元伯约定一年后的重阳节一定前去拜访。回乡后,范巨卿因为生计忙碌,在第二年重阳节才发现已到约定之日,然而他与张元伯相隔千里非一日可到,范巨卿此时想起古人说:“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于是为了不负约定,他自刎而死,最终以鬼魂之身赴重阳菊花之约。
冯梦龙笔下关于生死之交,信守承诺的传奇故事和快速移动的列车在王拓脑海中形成了奇妙的共振:他已经得到了在古代人心中需要跨越生死才能获得的速度,那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他也完成了身份上的转变?他说:“故事里人变成鬼就是一种身份的转换,它是由速度来连接起来的,从结果反推,我达到这个速度,就是一个我由人变鬼的过程。”
“东北四部曲”系列第一部《烟火》中,以张扣扣为人物原型的主人公搭乘火车从城市回到农村,他的身份也从城市里的农民工转变成为母报仇的杀人凶手。以速度连接的环境变迁和与之相伴的身份转变在此融为了一体。“城市所赋予他另外一个异化的经济身份,但这个人真正存在的目的可能只有离开了这个地方才能慢慢显露出来。这四部作品里所有的人都是在返乡,回家的过程就是一个回归真正身份的过程。”
王拓,《烟火》,2018,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31分18秒,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 不慕往
不闵来
无邑怜之心 」
战国《荀子·解蔽篇》
张扣扣2019年因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这一年也是五四运动百年。1919年,24岁的北大学生郭钦光成为了五四运动中第一位牺牲的学生。从1919到2019,郭钦光和张扣扣这两个跨越一百年的死亡,在王拓看来代表着一个始终绵延着的社会历史状态:“我们应当如何去看待五四运动,我们应该把它当成短暂的运动还是更长远事情,思想启蒙的初衷并没有完成。”他在社会中感受到的是一种融合的“共时性”:已经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形成的价值体系和此时此刻全球化带来的价值体系在这个地方同时存在。张扣扣案件引发的舆论就反映出传统道德和现代法治之间的冲突。王拓在作品中还加入了与张扣扣案非常类似的,民国时期施剑翘为父报仇刺杀孙传芳的例子:施剑翘杀死孙传芳后自首入狱,在社会多方的呼吁下,11个月后便得到特赦释放,最终于1979年病逝,享年74岁,得到与张扣扣全然不同的结局。
王拓,《扭曲词场》,2019,彩色有声三频4K影像,24分38秒,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学生们被关押在北大法科的教室里
王拓,《通古斯》,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王拓从2017年夏天开始构思“东北四部曲”,历时四年,在长时间的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支持下,大量的历史信息隐含在作品当中。四部曲中的第三部《通古斯》就涉及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春战役”、朝鲜义勇队和韩国的“济州岛事件”等极其庞杂而隐秘的历史事件。随着《通古斯》中困在长春城的朝鲜士兵缓缓唱起了日本歌谣,那些习以为常的、狭义的、标签化的“东北”概念也随之松动。
王拓,《通古斯》,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尽管如此,王拓却认为他的创作完全不是论文式或考古式的,而是比较接近作家写小说的过程。不是将他对世界的认识直接告诉读者,而是把他心中的世界再塑造出来,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具体的指涉都变成了抽象的含义,并不指向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具体纷争,作品的目的是传达他自己的想法。例如郭钦光这个人物就被王拓从新塑造,在不同作品中被赋予不同的身份。“郭钦光和张扣扣之间其实不止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关联,而是他们背后的概念,张扣扣是为了母亲,郭钦光是为了国家,故事关联的是母亲跟国家这两个概念。”
1948年“长春战役”地图叠加1968年长春城第一张航拍图
朝鲜义勇队
「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仁人者送人以言 」
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历史和经典文本都在王拓的作品里产生了新的反应与艺术意义。在《通古斯》中年轻书生和老年书生的对话里,王拓引用了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里老子对孔子说的话“仁者送人以言”。王拓更进一步引申:“我甚至不会告诉你一个道理,因为道理也是抽象的,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仇英,《桃花源图 》(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作品,桃花源里的居民为避秦时乱而与世隔绝。王拓从原作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疑点出发,将《桃花源记》改编成了渔人死亡后鬼魂误入秦代古墓的版本。这个版本的《桃花源记》在《通古斯》中被逃亡中经过金代陵墓的朝鲜士兵讲给了他的伙伴。“只有开始讲故事的朝鲜士兵知道讲故事的契机是什么,听他讲故事的另一个士兵和观众都不知道为什么。”说到这里王拓露出了高兴的神情。
王拓才是真正讲述整个故事的那个人,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讲这些故事,却秘而不宣,精心埋藏安排了无数的线索和信息在复杂的叙事中,直到有一天,故事的听众也许可以忽然醒悟,这个故事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从旁观者的身份中醒悟,原来自己一直都是故事的一部分,当然,听众也有可能最终都无法意识到这一切的存在,不过哪种情况都不影响王拓成为“创世者”的愉悦。
王拓,《通古斯》,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 使予之于道
若今者之望食
则孔、老暇择乎?」
春秋 《左传·庄公十四年》
王拓,《通古斯》,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在王拓“东北四部曲”的故事里,“书生”是一个反复出现,贯穿连接整个系列的人物,其中第二部《扭曲词场》里典型的戴眼镜穿长袍的书生,还有非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军人知识分子和第四部《哭阵门》的农民知识分子。王拓说书生其实代表着他自己。“农民也有可能是知识分子。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知识分子不是他读过多少书,或者学历如何,如果一个人持续对自己所在的状况、时间进行反思,这个人就具备了知识分子最核心的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故事里,书生都走向了自杀的结局。《通古斯》中的老年书生被围困在长春城内,在两军对垒的夹层中,“在意底牢结(ideology)的夹层当中饥饿”。王拓选择了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意底牢结”替代被普遍使用的“意识形态”从而引发出广义上的问题:“当一个人饥饿至极,回归生物本性时,意识形态的边界就模糊了。在意识形态矛盾对立最激烈的时候,恰恰是融合所有意识形态,重合所有边界的时刻。”作品中引用了李卓吾在《焚书》中的一段内容“天寒大雪,饥冻困踣。望主人而向往焉。主人怜我,炊黍饷我,信口大嚼,未暇辨也。慨然而叹,则孔、老暇择乎?”
李卓吾
王拓说他对老年书生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我觉得知识分子的通道并不多,他们最终的出口也不多,对时间进行反思的时候,最后往往需要开启一个新的叙述,开启新的时间、空间。虽然有些消极,但是开启新时空的办法在故事中很多情况下就是自杀。老年书生在饥饿的幻觉当中游离,最终看清一切,决定上吊了结自己的一生,在下坠的一瞬间,他开始看见时间的变化,他发现时间不再是线性的了,而是大雨滂沱的池塘当中无数的涟漪。与此同时,他死亡的一瞬间,我们看到在现实世界里,他始终躺在那里没有上吊,他其实是饿死的,饿死和在意识形态当中的精神死亡发生在同一个瞬间,是一种意识当中的自杀。”
王拓,《通古斯》,2021,彩色有声单频4K影像,66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东北四部曲”对时间、历史的非线性交叠编织叙述,与王拓在创作该系列时提出的 “泛萨满化”概念相呼应:关键并不是指向作为原始宗教信仰的萨满,而是“你相不相信你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去跨越时间。”在四部曲最后一部《哭阵门》里,作品中的人物在电脑上写下了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句“每个开始都只是续篇;而充满情节的书本,总是从一半开始读起。”《哭阵门》走向了《烟火》,时间故事在结尾处,又回到了最初,萨满再临。
王拓,《哭阵门》,2021,彩色有声双频4K影像,30分,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王拓:空手走入历史”
展览现场:
“王拓:空手走入历史”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