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晟:在19世纪的藏地古坛城,如何想象未来佛?
⏎
同频
蒋晟:“八万四千年”
吉本岗艺术中心
蒋晟拍摄于西藏的藏传佛教经典寓言故事“四和合”壁画
“信仰不存在现代性,信仰的力量源自遥远的过去,我们站在今天只能感受其余波,恰似捕捉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残骸。”
撰文 / 盛泺颖
本文图片致谢艺术家以及吉本岗艺术中心
(
信仰回响
与当代造像
)
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四方外廊内,可追溯至清代的壁画正沉默于幽暗中。出于文物保护目的,观众需持特制的手灯,方能一瞥壁画真容。藏传佛教奠基者莲花生大师被反复12次绘制于此墙面上。而在保存最完好的一尊莲师壁画斜侧,装置镜子反射出内殿空间中由艺术家蒋晟所作的红色琉璃莲师坐像。这条由镜子串联的视线跨越内外空间、沟通百年时光。壁画与坐像的对照成为窥见吉本岗艺术中心蒋晟个展“八万四千年”全貌的一条窄径:如何用当代造像,回应信仰在今天的面貌?这是蒋晟面临的课题。
蒋晟在吉本岗艺术中心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2021年,蒋晟来到拉萨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艺术驻留,在此期间,他对寺庙等当地文化载体进行了深入走访。回顾这段旅程,早已是佛教徒的艺术家将根植心中的“矛盾”一词和盘托出。在藏地,对立统一的视觉符号随处可见、和平共存:天气前一秒晴空万里,后一秒狂风大作;佛像线条既可具有肉身的性感,亦能庄严、审慎…… 种种“矛盾”连接着一条“线索”的两端,一头是蒋晟长期的创作实践,另一头是西藏的在地视觉表达。
蒋晟拍摄于驻留期间
步入吉本岗艺术中心,蒋晟仍能感受到此地曾为城市能量中心的气场余波。作为拉萨现存唯一一座立体坛城结构古建筑,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历史可追溯至16世纪,高僧们为抵御传说中的巨大洪水在此修建寺院,18世纪此地化身为一座风铃声响彻拉萨城的佛塔,再到19世纪,吉崩岗拉康始建,作为抵抗英军的屏障与结界。如今,这里成为拉萨首座由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公共文旅空间。自成立以来,吉本岗艺术中心先后接受多位艺术家驻留,并举办了艺术家丁乙个展“十方”、杨冕个展“照见”等展览。蒋晟个展“八万四千年”是这座具有生命力的古建筑与当代艺术的第六次照面。
吉崩岗拉康曾是拉萨古城地标
休·理查德森摄于1940年代
吉本岗艺术中心
“八万四千年”共呈现蒋晟自2016年以来创作的14件作品,他将过往对汉式多元化塑造方式的理解,结合其对于现代美学的诠释,融入到西藏造像艺术的创作中。坛城古建筑分为三层,从外至内分别是外殿、内殿、中心神殿,其回型结构构建了别具一格的观展动线,其特有的梁柱结构连通着作品间的关系引力,展台的高低变化更使观众在移步中得以通过“俯”“平”和“仰”的流动视角建立对造像的观看体验。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空间内采用的保护性照明在充分曝光作品细节的前提下,使内殿大部分空间维系其晦暗状态。行走其中,脚步受制于光线,不由得慢下来,而视线受困于步速,也趋向平缓、凝重。正如在没有电的时代,古代信众凭借酥油灯的微亮望见佛像真容,虔诚敬拜。空间作为通道重塑现代观众的身体与经验,打破古今壁垒。在未进入具体作品之前,造像、空间与观众构成一组对话中的三角顶点,展览以其整体面貌赋予蒋晟连结“古老信仰”与“当代造像”的第一层含义。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
“身份” 源于
当下的决定
)
在此前驻留期间,蒋晟曾与吉本岗工作人员一同出发转经。步入岔路向上攀爬,地上逐渐出现白色的“沙粒”,且越向上颗粒越大。行至山顶,蒋晟细看后猜测白色的颗粒是被打碎的人骨,这或许曾是一座天葬台,此想法得到了同行人的确证。山顶的风越来越大,快将灵魂吹跑,他突然感到一阵沮丧,与登山过程中的愉悦截然不同。一座天葬台尽管被废弃,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气场仍环绕于此,这一点令蒋晟印象深刻。在后续构思个展“空房间”“敞开的平原”时,他试图重现这种概念:无论佛像在或不在,总有一种氛围停留在现场。本次吉本岗个展展出的作品占据的空间体量并不大,小范围被光打亮的造像与大面积的幽暗空间构成鲜明对比,蒋晟再次尝试处理“空”与“有”的关系。
上图:蒋晟在甘丹寺转经道,2021
下图,蒋晟拍摄于驻留期间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蒋晟作为佛教徒的身份先于艺术家:不到20岁时,受家庭影响,还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雕塑系就读的蒋晟选择了皈依。较为西化的学院训练带给了蒋晟技术上的磨练,而艺术家长期浸润于东方佛教视觉体系的经历又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他审美的影响。蒋晟皈依后做义工行的苏州西园寺内有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的五百罗汉堂。堂内每尊罗汉神采奕奕、生动形象,像从古代山水画中走出来一般,蒋晟时不时驻足于此,常看常新。
就展览与作品而言,我们很难忽视蒋晟以艺术家身份为原点而进行的思考与尝试。藏传佛教造像传统素有严格的制式与符号规范。如何在规则中寻求突破,找寻艺术家个性表达的方式,成为蒋晟一直反复摸索的课题。他仔细研习、对比世界各地与各朝各代的造像传统,对错综复杂的佛像装饰系统进行归纳整理,最终简化处理了每尊佛像的法器与衣纹装饰,并破除约定俗成,通体使用高纯度的颜色,并创新性地运用非常规的材料。对颜色、质地、线条等基础属性的关注为当代造像的精神性提供了可能。蒋晟坦言:“面对浩瀚久远的‘条条框框’,化繁存简需要勇气。”
修行洞,蒋晟拍摄于驻留期间
曾经,蒋晟每做一件作品或一个展览前,总试图先搞清楚佛教中制式化,或言“正法”的部分。而到此次“八万四千年”个展,内心本来的面目逐渐袒露,躯壳愈发没那么重要,“面目模糊”的佛像等新形式作品渐次出现。西藏关于“身份”的观念启发了蒋晟:在这里,你今天认为自己是个僧人,你就是个僧人;明天认为自己是个放牛郎,那你便是放牛郎。身份并非一辈子的枷锁,而源于当下的决定。在拉萨做展览,便天然地排除困扰其多年的外界干预。用蒋晟自己的话来形容这种感受便是:“把一身的行囊放在家中的沙发上,很放松。”
蒋晟于拉萨铸铜街
(
想象一尊
未来佛
)
闭关创作之外的时间,蒋晟喜欢旅行于世界各地。他曾在坦桑尼亚旅程的车途上,望见当地妇女身披华丽装饰,徒步从一个村子行至路程遥远的另一个村子。华美的装饰与漫长重复的行走共存,构成了女人的日常生活——蒋晟被这种力量所打动。信仰在西藏亦是同理,像一块磁铁,吸纳人在抵达此处后自觉产生对精神性的更高追求。
为进一步了解蒋晟造像作品的当代性内涵,我们向他提问了关于对“信仰的现代性”的看法。出乎意料,蒋晟阐释了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信仰不存在现代性,信仰的力量源自遥远的过去,我们站在今天只能感受其余波,恰似捕捉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残骸。做完“八万四千年”,蒋晟会选择将这一阶段的创作放下一段时间。信仰在西藏呈现出更靠近原始的面貌,因此,“这里(西藏)并不需要我,我只是带我的作品来看看。或许在精神层面陷入困境的内地,我可以贡献多一点力量”。在蒋晟看来,现实生活中,佛教和寺庙为缓解一种广泛的时代焦虑而存在,“我们拼命赶着一匹马,不断安抚它、让它听话,然而,整个时代已然脱缰。”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据史料记载,150年前,吉本岗建筑的正中心便是一座弥勒造像,以供众生瞻望。弥勒是未来时的菩萨,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未来佛抵达之时,人类寿命将达到八万四千年。由此,个展的命名和位于中心位置的核心作品应运而生。如何想象未来佛?《弥勒上生经》中言:“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千百日。”弥勒造像传统源远流长、变化丰富。在吉本岗的中心,这尊铜鎏金制的弥勒像右脚趾微微翘起,似缓缓向我们走来;较少的衣纹装饰恰好突出身体运动所带来的力量感;花朵环于佛头周围,生出自下而上、轻盈的动态美。蒋晟通过着手处理未来佛的形象借此传递对未来的想象。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开展后,蒋晟作品面对的观众不仅包含从北京、上海等城市专程赶来的艺术文化从业者,还有吉本岗门口外叫卖的摊贩等拉萨本地的普通居民。不同年龄段、拥有不同生命经验的观众面对作品而产生的多样体会丰富了展览的内涵,“在这里,一个小学生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第一次记忆》是本次个展内唯一一件以动物寓言为题材的作品,一头大象背上站着一猴,猴背站着一兔,兔背上又有一松鸡。其灵感源自藏传佛教的经典寓言故事“四和合”,四个本不相关的动物,分别见证了树木成长的不同阶段。松鸡虽力小体弱,树却由其撒种,因此受到最高的尊敬。由下至上,后辈托举长者;由上及下,长者摘取果实惠及后辈,此典故常用于开示和睦共处之秩序。蒋晟在展览开幕后接待了一群观展的小学生,他很开心地发现每位同学都知道此故事,并给出了专属于小朋友的可爱阐述。蒋晟说:“这跟我理解的佛教之初的样子很像:一群很单纯的人想要寻求解脱,于是佛陀便给了他们一个简单的故事。”
蒋晟,“八万四千年”展览现场,吉本岗艺术中心
摄影:许晓东
蒋晟个展“八万四千年”目前正在西藏吉本岗艺术中心展出,点击海报即可跳转更多展览详情。
蒋晟个展“八万四千年”
展 期:2023年6月30日 - 9月17日
艺术家:蒋晟
策展人:盛立宇
地址:| 拉萨市小昭寺路与北京中路交叉口东北侧
REVIEW ↓
ABB周报
米兰·昆德拉逝世;弗里兹收购两大艺博会;Simon Lee画廊面临破产;新加坡和土耳其公布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
展览
在大馆,帕翠西亚·皮奇尼尼的去人类中心世界幻想
观点
对话黑特·史德耶尔:能量、迷因魔法和数据采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