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给「职场处女膜」标价?
一层,是被旧社会绑上圣坛的「初夜」。
另一层,是被当代职场奉为王炸的「应届毕业生身份」。
它们跨越时空与文明,只为向你灌输一个观念——单纯即正义。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提问,今年毕业生找工作最需要注意什么?将会收到的一连串警示:
「你最宝贵的东西,不要轻易浪费!」
「你的第一次,价值百万!」
屏幕上的字眼,宛如八百个大清国嬷嬷在你耳边念女德。
包裹着焦虑的警示滑入你的大脑,你迅速运算出一个结论:失去应届生身份有如失身,只能躺平接受遇人不淑的事实,在职场上连连栽跟头。
但令人尴尬的是,嬷嬷们确实所言不虚。
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不知道,他们应届的身份能享受多么丰厚的优待:
1、通过校园招聘找工作,比社招更优先获得进入大厂的资格。
2、国考、省考等考试,有超过1/3的职位只限定“应届生”报考。
3、户口优势:各大一线都市为引进人才,出台应届生直接落户的政策。非应届生则只能更复杂的途径。
这些令无数打工人艳羡的条件,正是应届毕业生们唾手可得的新手礼包。
而问题在于,鱼与熊掌通常不可兼得。命运馈赠的礼物,连快递都是到付。
在高薪职位、铁饭碗、一线城市户口之间做抉择,让不少人突发了选择困难症。
就像小时候纠结上清华还是北大一样,如今他们又在为当高官还是当高管左右为难。
而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则开启了一场应届毕业生大酬宾。
有公司承诺,应届毕业生入职后住宿费全包,外加一张食堂9.5折餐券。
有公司举办了应届毕业生训练营,成绩排名前三可直接签约管理岗,顺带画一张北京落户的大饼。
还有些求贤若渴的公司,干脆把招聘岗位改成「应届毕业生」。
这给前来应召的毕业生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应聘的岗位不是员工,而是公司股东。
可真投递了简历之后,收到的回复却又寥寥无几。
人山人海的群面现场如同选秀,名校生是环肥燕瘦,普本只能做个陪跑。
这时,一阵挫败感涌上心头,人们往往会开始参照鸡汤文学自我反思:
是不是面试当天开门的动作有问题?是不是临走的时候忘了带走一次性纸杯?
直到邮箱出现一封待遇尚可的offer,心情才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谢天谢地,就它了!」
入职之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住的是工位,吃的是泡面,唯一能管理的只有2.5K的工资。
之前招聘会上一脸慈祥的领导,现在一边骂你学得慢,一边还催着你努力干。
虽然世上没有后悔药卖,但大多数人也会好奇:公司煞费苦心把自己坑过来,到底图点什么?
要说大佬们的算盘,还真是不简单。
十年寒窗,不如一张白纸?
网络上有传言,大厂偏爱应届毕业生,是因为政策给予的重金补贴。
其实,这所谓的重金就是「1500块钱」。
是的,你没看错。
这是北京为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给予的最高补贴,还不够老板们吃三次海底捞。而且这1500还是一年发一次。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动不动就往外发百亿补贴的大佬,真缺这三顿火锅?
事实上,招聘方选择应届毕业生只有一个理由:一张白纸。
换句话说,比起十年寒窗苦读,懵懂无知才是应届毕业生唯一的优势。
没有经验=好调教;年轻力壮=能加班;理想主义=可以少发工资
他们付出的所有劳动,公司都可以借「培养」之名把回报压缩至最低。
一把算盘打下来,没准你还倒欠公司一笔补课费。
除了商界大佬,能理解这种驭人之术的,可能只有梦回大清当皇帝的直男。
所有人都卯着劲儿呐喊“建议珍惜应届生身份”的时候,另一群人则想着怎么把犹豫观望的他们快速推销出去。
那就是学生们往往最信任的老师和导员。
他们的出发点,是和自己利益挂钩的就业率。
小红书上一位姐妹,就读于全国知名一本院校。在毕业之际,辅导员疯狂轰炸她的电话。
先是诱导她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签约,被礼貌拒绝后,又毫无缘由地要走了她的实习合同。
最后,还是她的同学查学信网时发现,班里的所有人都失去了应届毕业生身份。
一手促成这一切的导员,仿佛旧社会“逼良为娼”的老鸨。
这种操作,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再常见不过。
一位知乎网友,因为急于搭上应届的便车,被学校介绍进了一家快倒闭的公司。
不仅没能积累足够到工作经验,工资也常常发个寂寞。想跳槽,简历又没眼看。
几番思索下,他决定回去再参加一次高考,重新夺回「应届毕业生身份」。
这种「渣男行径」,在互联网上交口相传。毕业生们也总结出保卫「职场处女膜」的心得经验:
不论聊得多火热,千万不要轻易签三方协议、让对方给自己交社保,这是守身如玉的最后一道线,务必严防死守。
你可能会觉得,这场「职场处女膜」保卫战实在有些离奇夸张了。
第一次择业,就能一招定生死吗?难道慢一步,或者选错一次,就会掉入一事无成的漩涡?
但这就恰恰如同「处女膜」本身一样,我们知道它是无稽之谈,是道德捆绑,但现实是许多人仍然逃不过失去它的恐惧,把它和未来的幸福划上等号。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作家柳青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说到底,我们对第一次的重视,对失去第一次的恐惧,归根结底还是当下社会对人的容错率太低了。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大道理,却也无力承担未知的风险。
因此,每个人都活得战战兢兢,生怕一招错,就全盘皆输。
应届毕业生成为职场宠儿时,必然有一批人正在成为职场弃子。
职场欢迎应届毕业生,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欢迎技术大佬,因为他们是一幅成熟的画作。
恰恰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人群,处境极其尴尬。
他们名义上不再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却又无法与混迹职场多年的卷王竞争。
他们可能考研失败,可能被导师骗走了应届身份,可能进入了一家无良公司又离职。
甚至仅仅是因为遇上了一段迷茫期,便失去了重振旗鼓的机会。
绝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都会陷入一个迷茫期,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行业。
但社会却往往在这件事上,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毕业生们通常会出于不想掉队,害怕耽误就业的黄金时间,而盲目涌入职场当中。
类似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我们仿佛一直在被一股力量推赶着向前。
学生时代,这股力量阻止我们恋爱,让我们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毕业之际,这股力量阻止我们思考真实诉求,让我们快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工作几年后,这股力量又催着我们结婚,生子,如此周而复始。
我们做出选择的时间总是太少,而受选择的影响的人生又太长。
紧跟着大众的步伐,与绝大多数人同时做出一致的选择,是我们的生存法则。
试错,成了一种奢侈品。迷茫,成了一种羞耻。
所有人都被迫成为功利主义者,步步为营,斤斤计较,精确计算人生的每一步,努力去适应“赢者通吃”的社会规则。
这种患得患失,恰恰让我们在内卷和内耗中泥潭深陷,一点一点地丧失勇气。
更残忍的是,社会容错率对于不同出身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背靠资源型家庭,试错成本低;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只能拼命和不断涌现的年轻面孔竞争下去。
但就像「处女膜」的价值规训一样,我们总是容易被约定俗成的观念所震慑,哪怕它并不合理。
挣脱它,其实并不难。
毕竟,比起第一次,往后的人生更值得花费时间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