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12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们随处可以买到的止咳药,正在成为网上流行的「合法K粉平替」。
它很便宜,只要10块钱。
据说吃了之后,就会“爽飞”“忘记一切烦恼”。
而这些沉迷嗑药的人,竟是群还在上初、高中的05后学生。
右美沙芬,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止咳药。
但如果你在各大社交平台,输入关键词“右美”+“可乐”,将会步入一个新世界。
“可乐配右美,美美一顿晚饭。”
一名青少年,正在用专属黑话,在网上分享他的“嗑药”体验:
“右美沙芬一入口,与尔同消万古愁。”
据说,一旦服下这些药片,人们感知饥饿、疼痛、焦虑的神经统统被麻痹。
只剩下一片祥和的寂静感,萦绕在四周。听上去很美好对不对?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一个能带来这些体验的药物是K粉。
如今,越来越多的05后青少年,正在网上炫耀着找到了K粉平替。
△“od”指的是“过量服用药物”(overdose)| 图源:微博
在微博,你能看到许多未成年人,正记录自己的嗑药生活。
而他们服用药物的反应,却是天差地别。
比如一个新入圈的青少年,才吃了6片右美沙芬,便产生了濒死的幻觉。
「磕了六片右美,晕了过去,濒死感好难受。」
而另一群抗药性强的老炮儿,吃到计数功能失灵,还在不停追加。
他们坚信“没药效就一直多吃”,两眼发黑、走不动道,只是飘飘欲仙的开始。
人们大方相互安利交流,能阻止他们“嗑药”的只有生命终止。
只要人还活着,药就往死里吃。
短视频平台上,也有许多人在跟风玩梗。
配合着喊麦和社会摇,成堆的“美莎”宣传语录:
“美中莎、劲中花,社会人都吃它。”
一时间,服用止咳药这一行为,成了古惑仔家族的入场券。
△美莎语录跟风玩梗| 图源:抖音
只要吃了它,就是“气质男/女人”,是最带劲儿的王。
反之,如果你十三四岁还没磕过药,你就是书呆子、土包子,玩不起还不合群。
事实上,右美沙芬,本是再正常不过的止咳药。
它能够作用于咳嗽中枢,起到很好的止咳效果。
因此,它也常常凭借“见效快”、便宜的特点,被药店重点推荐。
大多数人都曾服用过,可能是来自父母,也可能是来自医生的处方。
但我们却都没有出现过致幻、麻痹神经等反应。
最多只是昏昏欲睡,而很多感冒药也都是相似的效果。
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就是服用剂量。
△右美沙芬 | 图源:网络
除了右美沙芬之外,还有很多常见的感冒药,可以通过化学手段提炼成真正的毒品。
新康泰克、白加黑、莲花清瘟等药物当中,皆含有盐酸伪麻黄碱。
只要具备本科以上的化学知识,就可以用这些感冒药制作冰毒。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常吃的感冒药等同于毒品。
一片药或一瓶止咳水中,右美沙芬含量非常低,仅仅起到缓解症状的效用。
但服用100片呢?
16岁的吴小明,在一口气服用100多片右美沙芬后,陷入昏迷,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
2018年辍学后,他在一个游戏交流群里,看到有人推荐「上头糖」。
对方告诉他,这是个好东西,吃了精神抖擞,打游戏多久都不犯困。
出于好奇,他网购了两盒,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越嗑越多。
一次性大量服用右美沙芬,短期可能让人倍感兴奋,或神智不清,产生致幻效果,类似于K粉(氯胺酮)。
长期服用,可能上瘾,形成药物依赖,“一旦停药,就会全身疲乏无力,无法正常生活”。
如同大多数毒品一样,一旦想追求「更刺激的效果」,可能面临昏迷、死亡的严重后果。
△过量服用右美沙芬会致死| 图源:抖音
这些风险,却长期无人告知,无人警示。
右美沙芬长期被当做「随手可买的非处方药」,人们放松着警惕,任其在市场随意流通。
青少年秉着好奇、尝试的态度“玩玩”,一步小心却坠入药物滥用的深渊。
据中新经纬报道,2016年11月,北京高新医院戒毒治疗科收治了首位右美沙芬药物成瘾患者。
自此之后,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学生。
在2021年底,药监局开始针对右美沙芬进行监管:
将它列为处方药,并且把说明书中“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的部分删除。
但是,时至今日,我发现右美沙芬仍旧十分容易购买。
外卖平台上,线下药店里,无需提交病例,就能下单购买。
有人提出,如果限制未成年人购买,甚至搞一刀切,把这类药物全下架,是不是就能解决“右美”的上瘾问题?
恐怕答案,并非如此。
诚然,药物监控,可以设置一道人为屏障,提高未成年人的购买成本。
但如果我们只是为禁而禁,恐怕无休无止。
今天禁了“右美”,明天也会有“左美”。
让人上瘾的,也不止是药物。奶茶、炸串、可乐……应禁尽禁,直到走向清教徒式的无欲无求。
上瘾的本质,不仅是身体上的依赖,更是精神上的「心瘾」。
它可能是一种对于无望生活的逃避方式。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确实有一些人,是出于体验刺激快感的猎奇心理下,才开始嗑药。
但还有很多人,是明知药物有害,却仍然想通过嗑药的方式“自救”,排解苦闷的情绪。
除了嗑药之外,他们还会有割腕、跳楼等自残行为。
“死亡”,是他们口中的高频词。
人人都惧怕的意外与结局,却是他们逃避痛苦的手段。
△许多嗑药的未成年一心求死| 图源:微博 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们在无病呻吟,矫情作秀。
但是,“一斤棉花一斤铁,都是一样沉的” ,不快乐的原因或许千差万别,但痛苦的感觉却并无不同。
这就像,你说:不想上班,杀了我吧。
此时,一个人告诉你,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吞下就不用上班,不用被家里催婚、催生,不用还巨额贷款。只要10块钱就能买到,而且完全合法。
就算不买,你是不是也会问一句:啥好东西啊?
△网友认为未成年抑郁是自己作 | 图源:微博 成年人在建立起稳定的三观后,会有自己的判断力,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会轻易被引诱。
但是青春期时的我们,很容易对自我产生认知偏差,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认为,这种认知焦虑,会进而演变成死亡焦虑,一旦遇上学业上的压力和挫折,与老师、父母的分歧,就会出现自杀念头。
而在女孩身上,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2017年,俄罗斯“蓝鲸”游戏流入中国,诱导青少年自杀,致22人自残。
心理学家分析称,该游戏就是利用青少年自我认同缺失的心理,致使他们堕入深渊。
△心理专家分析杀人游戏机制 | 图源:新闻截图
孩子们也曾想过,靠更科学的方式寻求帮助,但年级轻轻,就已经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有些人即使确诊了精神疾病,却无法承担治疗费用。
家长们普遍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觉得,孩子“精神有问题”,丢了自己的脸。
免费的心理热线也打过,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们甚至能一直见血地指出,未成年“心理教育未能普及,身心安全没有保障”的社会现实。
但这些声音,很少被人听到,网络上充斥着的,是对他们的讽刺与谩骂。
不被理解的强烈孤独感、家庭与学校的漠视、心理体系建设不全、高昂的治疗费用……
青春期危机,并不比“中年危机”要轻。
在这种无助的境地中,嗑药不仅仅是“太傻太无知”,反而是他们思考选择后,“趋利避害”的结果。
“利”的是短暂逃离,“害”的是持续痛苦。
但是,所有的自杀信号,其实都是求救信号。
他们明知嗑药堕落,并渴望有人拉自己一把。
看到他们的求救信号后,有人向“北京禁毒”发了封邮件,希望可以通过药物监管手段,来“救救孩子”。
△网友求助邮件 | 图源:禁毒在线
今年11月3日,《药品网络禁售清单意见征求稿》中,也已将右美列为网络禁售药。
△右美沙芬或将无法通过网络购买 | 图源:新闻截图
但这远远不够。
就算药物监管、医疗手段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如果心理问题不解决,仍会有“想自杀”的孩子,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就如前些年热议的青少年网瘾问题。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
父母们吓坏了,将其送入网瘾治疗机构。
寄希望于杨永信,企图通过电击和极端体罚,将孩子“掰过来”。
然而研究指出,网瘾成因和家庭关系密切相关。瘾程度越严重的青少年,“未与双亲一起住”或“仅与父母亲中的一方一起住”的比例越高。
戒断行为,并不能解决“网瘾”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只想要一个“完美小孩”。
但他们达成这个梦想的手段,不是靠陪伴与教育,而是靠“矫正”。
宁愿依赖暴力机构,也惰于去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
父母的缺席以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漠视,让孩子们只能在网络上寻找联盟。
这也导致许多不良行为,有了裂变传播的土壤。
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互联网更像是他们的父母。
但就如孩子们自己所说:“你们在这儿骂我吃药,不如关注一下有精神问题的青少年群体”。
即使我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快速改变整体教育和制度结构,起码先做到关爱与理解。
孩子们并非“不懂事”,并非无法沟通。
△网友表达关心后,孩子们道谢 | 图源:微博
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
其他
10元一盒的感冒药,有群初高中生正嗑得醉生梦死
被滥用的止咳药
△网上不用处方即可购买| 图源:手机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