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12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大家好,我是田静。
在北京,连冬天的风也要学着圆滑处事。
吹过市中心的高档社区,它为潮人们带来时装、派对、下午茶。
吹过破旧的出租屋,它为北漂们带来流感、账单、残羹冷饭。
就在这个月,两个住在半地下室的北漂女孩,因为供暖设备事故双双毙命。
她们来自高考大省山东,刚考上北京司法局。
但对此,看客们却指责她们不爱惜自己:“考上事业编就这么死了,对得起谁哟?”
11月20日凌晨4点,北京朝阳区惠新南里1号院内,围满了消防车队。
据北京青年报微博报道,一间半地下室的取暖设备事故导致三人遇难,两个女孩抢救无效身亡。
这则简短的噩耗,很快在互联网的信息流中被娱乐八卦淹没。
直到评论区,一位遇难者的家属出现,网友们才拼凑出了两个遇难女孩的人生。
她们来自山东,一个博士,一个硕士,才刚刚考入北京司法局一年。
按照理想化的人生剧本,她们即将告别数十年的负重前行,开启岁月静好的人生。
可现实却是,一个近乎离奇的意外,毫无征兆地摧毁了一切——暖气水泄露。
暖气水泄漏,也会死人吗?会,而且死法极其恐怖。
△ 该事故发生后的小区|图源:知乎据悉,两名女孩合租的房间,是个半地下室,有一个窗户高于地面。
因为地势较低,当供暖水泄漏时,极高温的水流会囤积在房间内无法流出。
最快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把房间灌满,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睡梦中的住客,如同被囚禁在滚烫的水牢中,要么被烫死,要么被淹死,要么窒息而死。
这是一场几乎无处可逃的灾难,从女孩们搬进这间房子开始,生命便进入了倒计时。
可即便如此,仍有人讽刺道,是死者自己放弃了生路。
因为有着高学历,她们理应做出绝对完美的决策,选择更安全的住处。
因为有体面的工作,她们理应具备趋利避害的实力,不该过分吝啬。
总之,两个女孩要为自己的死亡结果负全责。
而她们遭遇的不幸,是亲手将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是为了贪小便宜付出的代价。
甚至有人认为,比起死去的她们,更多活着的人要为她们的糊涂买单。
△ 人们的指责|图源:微博一时间,互联网上响彻着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清算着两个女孩到底留下了多少债:
“父母用血汗钱培养出两个高材生,没让他们享过一天清福。”
“单位领导苦心栽培的后辈,最终也没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国家为你投入的教育资源,你却没回报同等重量的价值。”
女孩们的前半生,成了押错宝的筹码,仿佛除了她们自己,所有人都是她们的天然债权人。
让债权人蒙受损失,就是她们的过错。
以至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她们不该读那么多书,应该早早在当地嫁人才最划算。
△ 说到底,还是想劝女孩早点嫁人|图源:知乎人们试图切换不同的立场,去声讨着两个死去的女孩。
一夜之间,她们从刻苦学习的榜样,成为了不爱惜生命的反面教材。
可偏偏没有人站在她们的角度去衡量一下,在窘促的人生里还能容得下多少选项。
是啊,她们为什么不去租个敞亮的大房间,偏偏要去住隐患丛生的半地下室呢?
事实上,女孩们遇难的半地下室,在北京很常见。
因为有超过1/2的部分露出在地面以上,它有合法的产权证,是可以合法租赁的房屋。
是的,它或许阴暗、潮湿、破败不堪,谁见了都要吐槽一句,这不是人住的地方。
可是它便宜。
据某租房App在2021年发布的《9月重点城市租房趋势报告》显示,北京平均租金高达6469元/月。
北京司法局普通科员工资标准为4800元/月。
在同样的地理位置当中,只有价格相对低廉的半地下室,她们才租得起。
那埋进土里的半截房屋,是别人眼中晦气的坟墓,却是她们唯一的希望。
而住在半地下室的群体中,除了新上岸的公务员以外,还有更多职业光鲜的北漂。
的确,相较于中高端的公寓住宅,半地下室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
一旦遇到天然气泄漏、火灾、淹水等问题,半地下室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普通住宅。
但这并不影响北漂们选择半地下室,因为比起何时死去,人们更关心怎样活着。
抖音上一位大厂白领,和女朋友一起租住在二环积水潭附近的一间半地下室。
每个月5000元房租,两人各出一半。
仅看价格的话,房租还不算低廉,但这里却拥有同价格普通房源所没有的隐性优势。
地理位置相对居中,可以减少他和女友的通勤时间。
可以划分娱乐区的一居室,可以给他们彼此相对足够的个人空间。
有独立卫生间,不用在时间紧迫的早晨与合租室友抢厕所。
有阳台可以养狗,不需要征求合租室友的同意。
哪怕每次开门都要用手机打着灯光才能看清锁孔,哪怕一进门旁边就是一口天井。
这位博主始终认为,这是他们北漂以来最满意的房子,至今觉得自己捡了大漏。
在他们搬进来之前,曾有一对警察夫妻在这里租住了五年,还在这里生了孩子。
这间房子,满足了他们太多被忽视的、看似非必要的需求——
在漫长的艰苦奋斗中,让生活好过一点。
△ 住半地下室的白领|图源:抖音尽管在年轻人看来,在大城市租个半地下室,是一种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但长久以来,“取缔半地下室”的呼声仍然不间断地出现。
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是希望人人都能生活的更安全,更有尊严。
但这样一刀切的做法,真的能带给北漂们更有保障的生活吗?
并不是,甚至会更糟。
早在十多年前,北京有一群住在地下室的年轻人,被称为“鼠族”。
他们大多是外地省份前来务工的青年,为了节省开支租住在防空洞、储物室等地下空间。
2011年6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一则报道——《北京百万“鼠族”遭遇大清扫》。
受访者女孩名叫小沈,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为了一起省点钱,她集合了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打工人,合租在地下室。
可这天,上午9点钟,她刚到公司就接到房东的电话。
“给你半天时间,把地下室的租户都清走,中午我去拆床。”
“动作快点,下午就有人来检查了,罚款你们平摊。”
那年5月16日,北京市法制办发布了《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禁止非居住用途的地下室出租,违者将面临最高达三万元的罚款。
小沈无奈地告知了同租室友这个消息,回到出租屋收拾行李,眼前一片凌乱的景象。
有人在大声吵架、伴有肢体冲突;孩子们歇斯底里地哭闹;有人一边用恳求的口吻打电话,一边匆忙地搬着行李。
“我们就是这个城市的老鼠,人人喊打。”小沈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
可走到了门口,她又突然愣住,能搬去哪呢?
△ 被清理的地下室和住在里面的人们|图源:中国经济周刊在当年这场地下室取缔决策下,无数“鼠族”颠沛流离。
无法统计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回到了老家,有多少选择睡在了桥洞、公园、公共厕所。
已知的安全隐患解除了,但未知的安全隐患却被清理到了人们的视线以外。
全社会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我们看不见,就没有人在受难。
讽刺的是,各大一线城市又离不开“鼠族”们的供养。
他们是城市运行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辛勤送餐的外卖骑手,是顶着日晒雨淋的建筑工人。
是与你我一样,用青春熬夜加班的996打工人。
△ 感慨生活的“鼠族”|图源:纪录片《北京鼠族》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挤破头去大城市,回到老家过安稳的生活不好吗?
这种逻辑,本质上与印度种姓制度的捍卫者无异。
出身底层就该安分守己,而向上博取更美好的生活,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贪婪。
这是一场集体合谋,其目的是让不同处境的人,都能默默接受他们的命运。
比起让生活在基层的人们认命,给予这些群体向上的希望才是社会的责任所在。
某种意义上,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群体的象征。
他们或许高大庄严,或许半截埋进黄土,又或许隐匿在地下。
当我们铲除某一种居所时,其实是在对某个群体进行驱逐。
而比起铲除,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安全、有尊严的生存下去。
其他
死在地下室的女孩,揭露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死去的她们,应该自责?
半截埋进黄土的希望
取缔掉的不是房子,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