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城的「海与远征」

殷龙娇 宫举卫 掌上威海 2024-01-09

有人说,威海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她的故事大多与环翠相关。

600余年来,这个为祖国母亲戍守海疆的“健将”经历了无数风雨,一场场权谋变革,一次次伏线千里,一个个充满了硝烟和热血的记忆,也让这里成为了一座有故事的城。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段海与远征的故事。


渔船与海

当印象派画作走进现实

环翠



渔人不出海时,走进海源公园,能看到鳞次栉比的渔船排列。

倘要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日头晴朗,照得海面波光粼粼、灿若星辰,碧蓝的长空映衬着渔船与海,便像极了印象派的画作。


海浪不住地拍打岸边礁石,渔船随风翩翩起舞,或是呼啸着,或是荡漾着。

人的心神也随之呼啸着、荡漾着,仿佛沉醉了进去。

是漫天遍地的诗意将这里笼罩的。摇晃着船的风是不羁的,随处飞溅的浪是自由的,碧空如洗,海阔帆悬,身心不自觉在此处徜徉着、舒展着,体味着“复得返自然”的奥妙。

海源公园内,长椅、秋千、儿童游乐设施皆有,沿着海边徐徐走、徐徐看,入目是辽阔景色,入耳尽是哗哗涛声。

或是在岸边驻足,或是在长椅上坐着看景,怎样都好,都是无拘束的。

一条海边小路将海源公园和半月湾串联起来,有闲致的话,就在林间小路悠游。

台阶随山势起伏,树木遮蔽住少许日光,反倒映出了斑驳光影,松涛阵阵,白浪掀天,大自然的交响乐在此刻响起,行路人俱是听客。

沿途时不时有长椅,累了就歇息会儿,悠然山海间的日子,放松且惬意。



一战华工纪念馆

在时光长河中,发出厚重的回响

环翠



海源公园内,建有我国首座一战华工专题纪念馆。纪念馆造型依山势设计,凝重简约的造型,提醒人们莫要忘记华人劳工曾受的苦难。

一战时,世界秩序面临重组,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命运走到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上,北洋政府选择“以工代兵”战略,14万劳工为生计远渡欧洲,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战地通讯、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所不往、无所不为。”这14万劳工中,有超8万名来自山东,其中超过4.4万名劳工从威海卫登船。

走进纪念馆内,记载着那段历史的华工铜手镯、纪念章、华工信件等物品展现在眼前。段泛黄的历史,也被抽丝剥茧,详尽介绍。

华工们如何在战火中生存,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工作之余的文娱生活,思乡之情如何排解……都被一一呈现。


纪念馆中的电视屏,循环播放着一段视频。视频是在一战结束100周年的巴黎纪念活动上,一位华裔女孩站在众多世界领导人面前,用汉语朗读一战亲历者顾杏卿回忆录里的片段。

顾杏卿的《欧战工作回忆录》中,有一段描写了华工整理战后战场时的境况:未曾爆炸之炮弹及炸弹,遍地皆是,稍一不慎,即遭危险......被炸粉碎,血肉横飞,惨烈之状,目不忍睹。

华工的生活,也可从他们留下的《明心曲》中窥见一二:一为迁客去西欧,回望山东两泪流。骨肉时牵万里梦,韦韝怎奈五更愁。心驰利欲复何悔,恍然睡觉已三秋。若熬三年归期到,只见枯骨不见肉。

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只有约12万人回到祖国,另有约2万人下落不明,登记在案的死亡者有2千余人,他们大部分被埋葬在法国、比利时的公墓中。

纪念馆墙上写着,“中国人讲究大孝不离父母、男人不忘故乡,生如此,死亦然,在散落于欧洲各地的华工陵园里,华工墓碑大多朝向东方。”

然,这段本不该沉默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在国际上掀起波澜,直到一战结束几十年后,华工才逐渐得到应有的关注。

1919 年,英国议会会议备忘录上有这样一句话:“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但是他们甚至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能得到。”

华工们凭借血肉之躯,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换来了一战的战胜国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的研究员曾表示:五四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早期工会运动及工会组织、上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勃兴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能感受到一战华工的潜在影响。

那些或是“将积蓄交出,请资助最有利于吾国者”;或是在法国帮助留法学生;或是告同工留心技术,“将来国家一旦有事,便能请你们帮忙”的华工,也将火种一代代接力,生生不息。

百年前,4.4万劳工在此踏上远洋的船只,此后“日营工作,筋皮力困;夜避飞炸,心惊胆裂”,诸多惨状,无法一一列举。

火种一代代延续,当今之中国,已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万事万物不再似当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里不仅是网红打卡地、简约感十足的拍照胜地,这里也记录了默默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群人,是值得每个人来看看的地方。

监制丨殷洪军值班总编丨王岚复审丨胡杨图片丨宫举卫文字丨殷龙娇编辑丨殷龙娇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侵权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