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空间 | 殖民主义与民族身份重构——非洲20世纪法语文学历史考述(上)
殖民主义与民族身份重构
——非洲20世纪法语文学历史考述(上)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田妮娜
引言
法语伴随着法国和比利时殖民者的脚步来到非洲,17世纪仅在零星的贸易站和殖民者定居点使用。19世纪,随着殖民版图的扩张,殖民者在非洲大规模推行法语教育,法语逐渐成为非洲北部、西部、中部的主要通行语言,至今仍被31个非洲国家与地区的约一亿四千万人所使用[i]。而非洲法语文学的诞生却是相对晚近的事,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由于撒哈拉以北的马格里布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法语地区在宗教传统、语言文化和殖民与去殖民进程方面都有较大差异,两个地区的法语文学发展也呈现出相互关联,却又风格迥异的图景。
一、马格里布法语文学
Kateb Yacine, 1929—1989
马格里布地区位于非洲西北部,早在法语到来之前,这里就有着深厚的阿拉伯语书面文学传统[ii]以及丰富多样的柏柏尔语民间口头文学遗产。20世纪上半叶,当法语作为一门来自欧洲世界的书写语言被部分作家用于文学创作时,它本身就成为了民族意识构建与表述之间矛盾的载体。法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格里布究竟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向世人,尤其是西方人讲述自己?用殖民者的语言书写是否意味着对自我身份的放弃?阿尔及利亚作家卡泰布·亚辛(Kateb Yacine, 1929—1989)的名言“我用法语写作是为了告诉法国人我不是法国人”[iii]说出了北非法语作家的心声,也道出了马格里布地区法语文学与生俱来的矛盾性,即用他者的语言书写自我。
(一)“两战”时期的阿尔及利亚法语文学
第一批用法语写作的本土作家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阿尔及利亚军官默罕默德·本谢里夫(Mohamed Bencherif, 1879—1921)1920年出版的《士兵艾哈迈德·本·穆斯塔法》(Ahmed Ben Mostapha, goumier)被视为阿尔及利亚首部法语小说。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了年轻人穆斯塔法被征召入伍,在摩洛哥、法国等地的作战生涯,也借主人公的视角呈现了北非穆斯林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与欧洲价值观念的碰撞。本谢里夫1913年去往麦加朝圣,根据此行见闻写成的游记《在伊斯兰圣城》(Aux villes saintes de l’Islam, 1919)是第一部由北非作家撰写的法语游记,作者以充满诗意的法文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伊斯兰教的礼仪、规范以及朝圣之旅的意义,同时探讨了一战前的动荡局势给北非穆斯林群体带来的冲击。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山区的萨伊德·盖努恩(Saïd Guennoun, 1887—1940)也曾效力于法国的殖民地部队,他所著《柏柏尔的山》(La Montagne berbère, 1929)精确细致地描绘了摩洛哥北部扎亚纳人的部落风俗,该书既是文学作品,又具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参考价值,获得了1930年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颁发的“蒙缇翁文学奖”(le Prix Montyon)。随后,盖努恩于1934年发表了小说《大山之音》(La Voix des monts)。这一时期,像本谢里夫、盖努恩这样曾加入过法国军队的作家并不鲜见,他们的作品植根于穆斯林或柏柏尔人传统文化,以展现时代与社会风貌,反映特定地区或族裔的生活场景为主,具有较强的纪实性,甚至自传性。
谈及两战时期的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不得不提及另一位阿尔及利亚作家阿卜德勒卡德尔·哈吉·哈穆(Abdelkader Hadj Hamou, 1891—1953),他的小说《卓赫拉,矿工之妻》(Zohra, la femme du mineur,1925)是早期马格里布法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阿尔及利亚法语文学史上首次出现女性主人公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阿尔及利亚北部矿区工人的家庭生活,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达了对法国文化的认同。哈吉·哈穆于1933年发表了对话体的评论文集《花园里的同伴》(Les Compagnons du jardin),同样体现了当时一部分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接受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甚至希望得到西方世界认可的愿望。哈吉·哈穆也因此饱受争议,被认为是接受殖民者“同化”(l’assimilation)的代表。
(二)去殖民化语境下的法语文学
二战后,马格里布法属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集中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涌现出了一大批反对殖民统治、主张民族独立与民族文化复兴的作家。阿尔及利亚现代小说的先驱穆鲁德·费拉乌恩(Mouloud Feraoun,1913—1962)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穷人的儿子》(Le Fils du pauvre, 1950)、《土地与鲜血》(La Terre et le sang, 1953)、《上坡路》(Les Chemins qui montent, 1957)。他的作品以殖民时期故乡卡比尔地区[iv]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题材,体现了卡比尔人勤劳、坚韧、节俭的民族精神。另一位同样来自卡比尔地区的作家穆鲁德·玛梅里(Mouloud Mammeri,1917—1989)也多次在创作中谈及故乡,他的首部作品《被遗忘的山丘》(La Colline oubliée, 1952)讲述的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以及殖民者大规模的征兵运动如何打破了卡比尔人宁静、传统的村庄生活,将村民拖入痛苦深渊的故事。玛梅里1965年的小说《鸦片与大棒》(L’Opium et le Bâton)讲述了卡比尔人抵抗法国军队镇压,寻求民族独立的经历,该小说于1971年被阿尔及利亚著名导演艾哈迈德·拉什迪(Ahmed Rachedi)改编成同名电影。出生于阿拉伯文化古城特莱姆森的作家默罕默德·迪布(Mohammed Dib, 1920—2003)于1952年在法国出版了“阿尔及利亚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大房子》(La grande maison),获得了当年法国的“费内翁文学奖”(le Prix Fénéon)。小说反映了二战前夕城市中社会底层穷苦人的生存压力以及对殖民统治的质疑和反抗。由巴黎瑟耶出版社(Édition du Seuil)出版的长篇小说《娜吉玛》(Nedjma, 1956)是卡泰布·亚辛最有名的作品,它既是混血女孩娜吉玛与四个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20世纪中叶处于文化冲突和交融之中的阿尔及利亚的故事。1959年,亚辛再次以“娜吉玛”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戏剧《报复的循环》(Le Cercle des représailles)。费拉乌恩、玛梅里、迪布等作家被称为阿尔及利亚文学史上的“52年一代”[v],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阿尔及利亚人在反殖民主义运动中的的生活与精神状态。
《鸦片与大棒》( L'Opium et le Bâton )
与阿尔及利亚相比,摩洛哥与突尼斯两国的法语文学出现得更晚,诞生于二战之后。小说家阿赫迈德 · 赛夫里乌伊(Ahmed Sefrioui, 1915—2004)是摩洛哥法语文学的先驱,他的短篇小说集《琥珀念珠》(Le chapelet d’ambre, 1949)汇集了14篇故事,内容丰富,刻画了包括古兰经学校教师、朝圣者、手工业者、流浪汉、神秘主义者等不同阶层的人物。而后发表的自传体小说《魔盒》(La Boîte à merveilles, 1954)以孩童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摩洛哥古城菲斯的童年经历。赛夫里乌伊的作品展现了摩洛哥人的传统习俗和生活细节,他也因此被被誉为“摩洛哥的洛蒂”[vi]。然而同时期另一位摩洛哥作家德里斯·什拉伊比(Driss Chraïbi,1926—2007)却对这种以描绘风土人情为主旨的文字颇有微词,他认为赛夫里乌伊未能担负起的构建民族精神的责任。什拉伊比的作品始终带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简单过去》(Le Passé simple, 1954)是他的首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与作者同名的摩洛哥青年德里斯对旧传统、旧观念的反抗。书中涉及了殖民主义、伊斯兰教、女性地位、家庭暴力、家庭教育等政治社会问题,在法国和摩洛哥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该书也成为什拉伊比最为人所知的作品。突尼斯作家阿尔贝尔·梅米(Albert Memmi,1920—2020)的首部小说《盐柱》(La Statue de sel, 1953)又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自传性作品,通过主人公亚历山大对西方的向往、迷茫和失望,探讨了年轻人在东西方文化碰撞背景下的抉择和命运。
马格里布地区在二战后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政治上寻求去殖民化,在精神上渴望构建民族身份。小说作为文学体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作者的自身经历、成长轨迹成为创作的主要素材,讲述了个体或群体在这一特殊时期的遭遇和命运,见证了一段充满矛盾与动荡的历史。这一批作家生于被殖民的马格里布,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来自法国的教育,文化双重性使他们具备了反思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的能力,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具有特权的观察者”[vii]。
1956年,摩洛哥和突尼斯结束了“法国保护国”的历史而获得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结束了法国在长达130年的殖民统治,马格里布步入了后殖民时期。然而殖民历史留下的旧痕,世界大战和独立战争带来的创伤,以及新旧制度更替产生的不确定性使作家们意识到“新社会”正面临着种种挑战,而“去殖民化”也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神药。对宗教思想、政治体制、传统观念的抨击和反思是这一时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作家穆拉德·布尔布纳(Mourad Bourboune, 1938—)在小说《穆安津》[viii](Le Muezzin, 1968)中就表达了对独立后阿尔及利亚社会的猛烈批判。事实上,布尔布纳如同时期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曾经向往民族独立,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独立运动。他参加过“民族解放阵线”,是阿尔及利亚作家联盟的创始人之一,还曾经担任”民族解放阵线文化委员会”主席。然而独立后依然矛盾重重的社会政治让他深感愤怒和失望,于1965年阿尔及利亚政变后移居法国。同样参与过民族解放运动的诗人让·塞纳克(Jean Sénac, 1926—1973)也在创作中将矛头指向了后殖民时期的当权派。他在阿尔及利亚电台主持《城邦诗人》(Le poète dans la cité, 1964—1965) 和《所有战线的诗》(Poésie sur tous les fronts, 1967—1971)两档诗歌节目,为年轻诗人提供话语平台,鼓励他们提出不同政见。1971年,塞纳克在巴黎出版了《阿尔及利亚新诗选》(Anthologie de la nouvelle poésie algérienne)。塞纳克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在谈及社会问题时犀利、冷峻的语言。1973年夏,47岁的塞纳克遭到暗杀,至今真相不明。摩洛哥当代著名诗人阿卜德拉蒂夫·拉阿比(Abdellatif Laâbi, 1942—)1966年创办文化杂志《气息》(Souffles),希通过介绍新的政治社会文化理念在摩洛哥知识界掀起一场“革命”,成为当时左翼文学的前沿阵地。当时崭露头角的作家如塔哈尔·本·杰伦(Tahar Ben Jelloun, 1947–)、默罕默德·卡依尔-艾迪纳(Mohammed Khaïr-Eddine, 1941—1995)等曾为该杂志撰稿。然而迫于政治当局的压力,该杂志于1973年停刊,主编拉阿比也被捕入狱。出狱后,他移居法国继续文学创作,获得了包括“龚古尔诗歌奖”(le prix Goncourt de la poésie)在内的多个文学奖。他的作品如诗集《垂死的太阳》(Le soleil se meurt, 1992)、《卡萨布兰卡的忧郁》(Le Spleen de Casablanca, 1996),小说《坛底》(Le Fond de la jarre, 2002)等都体现了摆脱文化束缚、向往公平自由的反抗精神。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布阿莱姆•桑萨尔(Boualem Sansal, 1949—)也是一位以政治批判而闻名的作家。他多次在作品中尖锐地批评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社会、经济状况,揭露政府内部的行贿、诽谤、造谣等腐败行径。他在2015年的小说《2084,世界末日》(2084, la fin du monde)里虚构了一个靠谎言维系着的宗教帝国“阿比斯坦”。被神化了的首领受到万众敬仰,无处不在的宗教警察能让任何反对者噤若寒蝉,人的精神世界被严重禁锢。桑萨尔借小说影射了政治制度僵化,腐败现象泛滥的阿尔及利亚政坛。
《2084,世界末日》(2084, la fin du monde)
(三)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中的女性
女性形象在早期的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中便拥有一席之地。前文提及的小说《卓赫拉,矿工之妻》正是阿尔及利亚法语文学史上首次出现女性主人公的作品,书中的卓赫拉是一个善良而忠诚的穆斯林女性;默罕默德·迪布的“阿尔及利亚三部曲”也塑造了一位勤劳坚韧的母亲形象。然而“女性”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在后殖民时期的作品中渐渐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阿尔及利亚作家拉什德·布杰德拉(Rachid Boudjedra, 1941—)的小说《休妻》(La Répudiation, 1969)就是一部通过讲述家庭悲剧反映妇女地位问题的作品。小说中的母亲没有姓氏,没有收入,没有话语权,每次出门都需要得到丈夫应允,遭丈夫遗弃后便失去了生活所依,因为“女人并不是一名成年人”[ix]。相反,父亲在休妻之后依然生活如常,并很快迎娶了15岁的小新娘。母亲离开家庭,儿子仇视无情的父亲,又鄙视懦弱的母亲,家庭幸福成为奢望。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宗教礼法,它一方面在精神和身体上压抑女性并剥夺女性发言权,另一方面赋予男性纵欲的特权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小说创作于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不久,是作者自己早年经历的写照。1987年,摩洛哥作家塔哈尔·本·杰伦在法国发表了代表作《神圣的夜晚》(La Nuit sacrée),获得当年法国龚古尔奖。小说以女性的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与重男轻女的旧式家庭决裂,勇敢地追求爱情和经济独立的故事,是一部讴歌女性新生的作品,诠释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体存在的意义的追求,同时,也揭露了传统的父权观念对女性的种种压抑和侵害。阿尔及利亚作家雅斯米纳·卡黛哈(Yasmina khadra, 1955—)在2020年的新作《一切遗忘的泪痕》(Le Sel de tous les oublis)中也探讨了家庭中女性地位问题。与布杰德拉的《休妻》不同,小说的男主人公被妻子抛弃,万念俱灰,流浪度日,在妻子离开后才发现原来女性才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事实上,穆斯林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卡黛哈作品中的重要议题,而“雅斯米纳·卡黛哈”本是作者妻子的名字,被作者用作笔名,出现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上。在伊斯兰文化中,男性作家使用女性化的笔名是十分罕见的。
除了男性作家对于女性或女性问题的书写外,马格里布法语文学也不乏女性作家的“自述”。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出生于突尼斯的女作家塔奥斯·阿姆鲁什(Taos Amrouche, 1913—1976)发表了小说《黑色风信子》(Jacinthe noire, 1947),首次以“我”作为叙述者讲述女性经历。受卡比尔传统故事的影响,阿姆鲁什的文字包含了大量口语特征,是对卡比尔口头文学的书面传承。同年,阿尔及利亚女作家贾米拉·德贝什(Djamila Debèche, 1926—2010)出版了小说《阿尔及利亚女孩莱伊拉》(Leïla, jeune fille d’Algérie),讲述了来自撒哈拉地区的女孩莱伊拉前往首都阿尔及尔求学,并最终融入法国社会的故事。德贝什也是一名社会评论家,50年代发表的评论著作大都与女性相关,如《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教育与阿尔及利亚妇女选举权》(L’Enseignement de la langue arabe en Algérie et le droit de vote aux femmes algériennes, 1951)《伊斯兰国家女性地位演变的重要阶段》(Les grandes étapes de l’évolution féminine en pays d’Islam, 1959)。50年代开始涉足文坛的阿西娅·杰巴尔(Assia Djebar, 1936—)是阿尔及利亚当代女性作家的代表,2005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北非作家。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女性意识和女性美学,同时深切关注着女性命运,探讨了现代女性的出路,体现了来自欧洲的“女性主义”、“女性写作”等理念与阿尔及利亚社会现实的融合。1980年出版的《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Femmes d’Alger dans leur appartement)就是一部反映民族独立战争前后阿尔及利亚普通女性的生活的中、短篇小说集。书中的人物本来就因为女性身份而遭受社会的排挤,背负着沉重的传统文化枷锁,在新旧政权更迭的动荡年代,她们的命运更加艰难竭蹶。
进入后殖民时期以来,马格里布法语文学经历了从“殖民批判”到“自我批判”的转变。殖民历史的结束一方面意味着新的政治形态、社会秩序的产生,它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殖民时代的遗留下来的种种痼疾并没有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而消失,反而使社会内部的矛盾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独立也带来了失望。这一时期的文学不再满足于揭露伤痕,而是对马格里布政治、社会、文化甚至语言都进行了自我反思,期望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民族性等角度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对人的价值进行冷静的思考,体现了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后殖民时期,马格里布法语文学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但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形式上融合了20世纪西方的文艺思潮和本土的诗歌、故事甚至口头文学传统,作家群体更是在马格里布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推行“伊斯兰化”的背景下依然不断壮大。此外,法语作为该地区重要的文学语言,构建了与西方世界对话的桥梁,也为马格里布文学在西方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未完,第二章“撒哈拉以南法语文学”部分请关注即将刊登的《殖民主义与民族身份重构非洲20世纪法语文学历史考述(下)》。
注释
[i] 数据来源于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OIF)2018年发布的报告《法语使用者人数评估(2018)》。
[ii] 马格里布阿拉伯语书面文学可追溯至12世纪著名的阿拉伯语诗人阿卜·马迪亚恩(Abou Madyane, 1126—1197)。
[iii] Kateb Yacine. « J’écris en français pour dire aux Français que je ne suis pas français ». Le Poète comme un boxeur, Entretiens 1958—1989. Paris : Seuil, 1994, p. 132.
[iv] 卡比尔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东部和北部,是濒临地中海的山区地带。卡比尔人讲柏柏尔语,大都信奉伊斯兰教。“卡比尔”在柏柏尔语中意为“部落”。
[v] Samira Sayeh. La génération de 52 : conflits d’hégémonie et de dépendance : Reconsidération identitaire de la littérature algérienne en langue française d’avant l'indépendance. Paris : Publisud, 2010.
[vi] “洛蒂”指以描绘异国风情著称的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 1850—1923)。
[vii] Charles Bonn, Naget Khadda. « Introduction » dans Littérature maghrébine d’expression française. Vanves : EDICEF, 1996.
[viii] “穆安津”即伊斯兰教的宣礼员。
[ix] Rachid Boudjedra. La Répudiation. Paris : Denoël, 1969, p. 40.
● ● ● ● ● ● ●
参考文献
Bonn C., Khadda N. Littérature maghrébine d’expression française. Vanves : EDICEF, 1996.
Boudjedra R. La Répudiation. Paris : Denoël, 1969.
Césaire A. « Conscience Raciale et Révolution Sociale ». L’Étudiant noir, 1935, no 3.
Kom A. Dictionnaire des œuvres littéraires de langue française en Afrique au sud du Sahara. Volume 1. Des origines à 1978, Paris : L’Harmattan, 2001.
Mabanckou A. « Préface », L’Enfant noir. Paris : Édition Plon, 2006.
Sayeh S. La Génération de 52 : conflits d’hégémonie et de dépendance : Reconsidération identitaire de la littérature algérienne en langue française d’avant l’indépendance. Paris : Publisud, 2010.
Waberi A. « Les Enfants de la postcolonie : esquisse d’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d’écrivains francophones d’Afrique noire ». Notre librairie, 1998, no 135, p. 8—15.
Yacine K. Le Poète comme un boxeur, Entretiens 1958—1989. Paris : Seuil, 1994.
« Ce que nous voulons faire : », éditorial. La Revue du Monde Noir, 1931, no 1.
本文发表于《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2年第1期。
(图片来自网络)
● ● ● ● ● ● ●
【上期链接】学术空间 | 传承与超越——法朗士创作童话的现代性研究
推送审校:苑 宁
责任编辑:车 迪
技术推送:邹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