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O.141 日本研究表明中国GDP总量将不会超过美国?

淮河雨 淮河雨 2023-01-05

题引: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最新预测了一个未来中美经济对比,日本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将难以超越美国,根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最新的预测,中国GDP总量大概率会达到美国的87%,之后将很难再进一步。

日本的这篇分析来自2022年12月14日,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会认为是日本人在“搞事情”,但其实不是,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华一直相对友好,其2021年预测中国GDP总量将会在2033年完成对美国的超越,在2020年更是预测会在2028年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

▲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一家非公立的经济研究机构,该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根据相关的报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报告是全球首家公开对中国GDP超越美国持否定态度的机构,因此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该预测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这个标志性意义并不是指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就一定是准确的,而是这是世界范围内首家经济研究机构率先针对中美经济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判断。

所谓有一就会有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开了这个头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研究机构会更加谨慎的应对中国经济总量是否会超越美国这一课题。

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尤其是2010年中国GDP以5.8万亿美元超越日本的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后,中国经济在未来超越美国成为绝对的主流判断,甚至已经达到了“政治正确”的高度。

▲ 大部分经济预测机构还是认为中国GDP总量将会超越美国,如高盛认为中国GDP总量将会超越美国,时间大概是在2035年。

不过客观来说,高盛等机构的预测是越来越谨慎的,当初高盛预测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的时间是在2025年,如今大幅度推迟了10年。

相同的还有上面提到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之前日本方面的预测是在2030年以内实现超越,如今最乐观的估计是在2033年,今年干脆直接认为中国GDP总量几乎没有可能超越美国。

除了机构以外,一些经济学家更早地做了相应的预测,2022年2月华裔经济学家易富贤就曾指出“中国经济可能永远都无法超过美国”。

易富贤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时候自嘲这是一个令人愤怒同时也有些失落的预测,易富贤不是在2022年就预测中国经济不会超过美国,而是在2016年就做出了这一预测。

当时易富贤参加博鳌论坛发表了这一观点,毫不意外的被无法接受不同声音的中国封杀。

但是易富贤的观点值得深思,他指出经济发展最开始要靠人口红利,但是到了后期如何将人口数量转变为人口质量,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创新才更为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些,经济很难真正持续发展。

▲ 易富贤早在2012年就提醒中国应该注意人口减少问题,并指出中国人口和其他经济数据注水严重,但是没有得到重视,我们似乎很难接受不一样的声音,更加不会对不一样的声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2022年8月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过去中国经济被认为会超过美国,他也一直抱有类似的看法,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观点值得重新评估。

萨默斯在采访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四点:

一,重大的金融风险。

二,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不确定性。

三,政府对经济活动过多的不合理的强制干预。

四,人口老龄化问题。

2022年10月美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到2060年之前中国GDP总量都很难超越美国,文章认为经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人口数量还取决于质量和效率。

▲ 从2020年开始很多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将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的时间后推,普遍都推迟到了2035年前后,同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发声称超越的那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针对这些观点淮河雨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听着不适就直接贴上否定的标签,更有甚者贴上更加难听和难看的“美狗”等等之类标签,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观点之所以认为中国经济恐无法超越美国主要基于几点,一是中国的防疫政策,二是中美高科技争夺战。

前者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疫情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极大,不合理的防疫政策更是恶化这样的影响。客观来说因为疫情封控造成的损失确实是数以万亿计的,更加麻烦的是疫情封控带来的非显性影响。

最直接的非显性影响是心理层面,因为一个现实是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家、普通人都无法判断,当一旦发生其他类似事情的时候会不会再一次面临相同的困境,因为民众对于这些没有任何话语权。

蛮横的一刀切处理方式,一张通告就封堵的操作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常说资本是逐利的,其实资本不仅仅是逐利,资本也追求安全。当资本觉得不安全的时候就会跑到安全的地方,久而久之,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至于中美的贸易摩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认为以后会越来越严重,美国和其盟友会利用在技术和全球市场的优势继续打压中国经济,而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布局供应链从中国分散到其他国家,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 很多人会说已经解封了,对经济影响消失了,这样的观点过于浅显,疫情封控过程中种种奇葩操作摧毁了信心、摧毁了信用,重建信用的难度要比发出一个简单的解封通知要高得多。

淮河雨之前的文章提及中等收入陷阱,不少读者反馈认为我们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一些地区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银行通行的标准,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即可认为是进入挑战中等收入陷阱的冲刺阶段,如果人均GDP超过18000美元即可认为冲刺完成,成功的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来看我们很多的省会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人均GDP是超过了18000美元,比如南京的人均GDP在2021年即达到了2.7万美元,这个数字按照国际标准已经属于入门级发达地区,甚至已经可以挑战稳健型发达地区(标准为人均GDP超过30000美元)。

但是南京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40元,仅仅相当于人均GDP的37.9%,2020年宝岛台湾人均GDP2.84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6706元,占人均GDP在47%左右。

宝岛台湾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足足比南京高了10%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经济发展的水分可能比想象中的大。

2021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51.1%,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98.4%,私营企业增长多少?居然仅仅只有1.8%。

▲ 南京只是一个缩影,相比于真正的发达地区,我们的一二线城市基本还是靠虹吸中小城市及自身的国企单位,他们吸取了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功推动了经济数据的增长。

之所以要扯到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2021年美国的GDP总量达到了23万亿美元,如果不考虑美国后续的增长,我们仅仅是达到美国现在的23万亿美元GDP就意味着人均GDP达到了16300美元,即处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冲刺阶段。

依靠什么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淮河雨都不用多说什么!日本、韩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依靠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高效率的法治制度才可以。

如果我们都无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那么超越美国的难度将会非常巨大,说无法超越不是一句空话和故意说出来的难听话,有可能是真的。

我们经济发展的水分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如果自身发展尚存巨大的水分,同时又经常违反基本经济规律去推行一些政策,那么对于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不能对中国经济无法超越美国这样的言论无动于衷,或者直接贴一个1450等等的标签,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淮河雨更希望这样的言论和分析成为一个激励,激励我们自己去发现自身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对于认为“刺耳”的言论嗤之以鼻,一封了之。

▲ 指望国企和央企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不现实的,国企的低效率和腐败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困扰了中央政府。

结语:希望我们未来有一天经济超越美国,希望那一天能够到来。

而且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可以带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