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步道零损失,水泥步道零成长 | 手作步道102

台湾千里步道协会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2020-09-15

今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和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将在深圳修建手作步道。在上一篇《手作步道101》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手作步道是什么及其与自然教育的关联。今天,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台湾千里步道协会的文章,认识手作步道的定义、原则和精神:为什么要推广手作步道?手作步道和水泥步道有什么不同?手作步道有哪些工法?“步道学”又是什么?快来看看吧!

台湾 • 淡兰百年山径群


手作步道的定义

手作步道,从字义上来看为“以人力方式运用非动力工具辅助进行步道施作,并依循相关基本原则,使步道降低对生态环境与历史空间的扰动,增进步道的永续性与整体性”。而手作步道理念的提倡,乃是基于环境伦理,以有别于过度依赖重机具的发包工程,与民间自力以废料营造步道的方式,利用简单的工具,就地取材,透过志工参与、众人合力,以符合周边自然环境及文史特色的手作工法,维护及修复步道。



手作步道不仅是施作层次,还要从事前规划开始,顺应步道所在地的气候、地质、生态等环境特性,考虑人文历史脉络、使用者特性与兼顾栖地整体性,结合传统工艺、在地知识与专业知能进行因地制宜的“适切设计”

 

手作步道重视软件与服务,减少不必要的硬件,使步道与周遭景观相融合,施作减少外来材料在能量与资源的损耗,善用现地特性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为确保步道具备一定弹性,能因应大自然的变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更需重视民主对话的过程,与多元的非政府部门展开多样的合作,以建立手作步道常态维护体系



手作步道的推动原则

步道是公共空间,树木土石亦为须保护的公共财产,施作手作步道需经土地管理单位同意,取用现地障碍木亦须遵循《森林法》、《河川管理办法》等规范,并获得管理单位之同意与授权方可进行。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与人力下,应依据下列四大前提评估是否投入步道之整建与维护:

1

公共性

并非为私人财团、商业用途,应为公众通行、公众教育使用,更不是为随意开辟新步道而做。

2

整体性

规划应考量全区动植物资源、文史脉络、居民需求等,避免过于密集而加深栖地切割之环境破坏,并能因分级分区规划,在步道设计上有不同强度的工法。

3

迫切性

当步道已面临工程发包可能造成破坏,或是泥泞冲蚀程度严重,须优先投入资源协助,提出替代方案作为社会倡议之用,如福州山、阿塱壹古道案例。

4

必要性

步道若已经没有使用需求,亦无人维护,原有铺面已废弃损坏,则无存在的必要性,应考虑移除不必要的工程设施以恢复自然。


台湾 • 苗栗古道


在步道整建与维护的过程中,志工的参与看似疗愈受伤的土地,实际上透过与土地深层的互动,现代生活中与自然隔离的焦虑、人与人之间疏离的关系也将获得疗愈。手作步道期望带来的是更全面的改变,藉由实作行动的过程促发环境的觉知、增进对环境的关怀与敏感度,进而关心更广泛的环境议题。


台湾 • 苗栗水寨下古道工作假期


手作步道Q&A

我想认识什么是手作步道!


Q:手作步道是什么意思?

 

手作步道,就是以手工的方式维护步道。“手作”是一种精神,以“手”能做的角度,来思索步道的设计、施作与维护,与自然环境深度结合。


手作步道,主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适当器具施作以避免伤害环境;以人文思考的通用设计,做出符合最多人使用的步道。

 

Q: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手作”?

 

强调“手作”,是针对工程步道的一种反思,尽量避免大型机具和外来材料对当地环境造成过多扰动。以“手”为限制,能开启更多的思考,避免单一、快速与粗糙(对环境而言)的工程步道对大自然带来无法恢复的伤害。


台湾的步道密集且发达,追求“天然步道零损失,水泥步道零成长”是手作步道努力的方向。

 

Q:路是人走出来的,人走出自然的路径不就对了吗?

 

如果山区禁止人们进入,就几乎不会破坏生态,但因调查、研究,或游憩、探险所需,一定要有山径进入,那么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将步道融入自然生态中,施作完成后,生态几可恢复,能将破害生态情形降至最低。

 

人只要走入自然,就难免对自然造成深浅不一的破坏。步道不是少数人漫步的路径,而是公共空间,必须考虑公共休闲健行的需求,并在美感、安全性和效益之间取得平衡


台湾 • 小粗坑古道手作步道


我想知道手作步道、水泥步道有什么不同!


Q:政府发包工程、铺设水泥步道又快又好,不是很专业吗?

 

依赖大型机具和外来材料(尤其是水泥)的工程步道,是从工程角度,以施作方便、安全效益及快速完工为考量重点,较缺乏对当地人文、生态、景观的深入理解,也欠缺对步道使用者需求的关怀工程施作中及施作后,往往对山林造成过度扰动,形成无法恢复的伤害。

 

Q:手作步道和水泥步道,走起来有什么差异?

 

- 手作步道:柔软有弹性,是人们行走的第一印象。因为保有现地材料排水、透气的多孔隙自然特性,加上适当的人为安排,手作步道增加了原先已渐损失的承载力跟安全性

- 水泥步道:铺面较欠缺缓冲和弹性,反作用力对膝盖、脚踝伤害大,不适合长时间踩踏。

 

Q:手作步道没有水泥、栏杆等坚固设施,会不会不安全?

 

- 手作步道:配合现地调整施作,破坏性低,相对稳定性高;因为融入自然,无水泥、栏杆、铁柱、铁链等所谓安全设施,路人通常会衡量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进入,若决定进入就会更加小心,故不易发生危险。

- 水泥步道:水泥钢材等设施,因不易常态维护而有看不到的腐朽、损坏、基础不稳等潜在危险,路人却常误以为是安全的而习惯性地依靠,反而容易发生危险。


台湾 • 石碇摸乳巷越岭古道


我想了解手作工法的精神!


Q:手作步道的工法有哪些?

 

  • 步道路线整理:路迹整理、除草清理路幅、修整路面排水坡向、铺设路缘石、路面回填碎石夯实、冲蚀沟回填。

  • 横向排水:设置导流木、砌石截水沟、节制坝。

  • 阶梯:土木阶梯、砌石阶梯。

  • 护坡:砌石驳坎。

  • 桥:横木跨桥、过溪踏脚石、路线改道。


Q:手作步道有没有一定的施作标准?

 

手作步道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没有一定的标准,但必须达到自然、生态、安全、舒适的目标。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建立正确的施作观念,把对自然山径和现场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并考量步道使用者的安全,就是好的手作步道。

 

Q:手作步道主张“就地取材”,会不会破坏生态?

 

就地取材,需在不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下进行。可运用当地的风倒木、崩落堆积散落的土石,或于适当处开挖埋于地底之石块等,尽量让施作环境保有现地的特色或样貌。


台湾 • 崩山坑古道


公众教育与步道学

步道守护行动涵盖面向十分广泛,特别是以“手作步道”作为环境守护行动时,更强调跨越科际的兼容并蓄。


千里步道协会在2013年尝试结合不同领域的专业者,首度提出“步道学”的概念,以深化志工参与行动的专业知能。课程分成入门课程(里山环境概论、步道环境课题探讨)及实务课程(步道调查概论、户外踏察实作、步道规划与问题诊断、工作假期体验)。


自2013开办第一期课程至2017年底,千里步道协会持续结合台湾大学步道行动社团、台北文山社区大学、新北永和社区大学、台中文山社区大学等民间力量共同合作开办步道学入门课程,招募志工学习以深入/专业的方式检视我们的郊山步道环境,向社会公众推广守护山林、友善环境的理念。



END


关于台湾千里步道协会

千里步道运动始于2006年4月23日,由徐仁修、小野、黄武雄联名邀请众人共同参与,致力于保护台湾山海风光与人文之美的“公民行动”:从找出生活周遭的美丽小径开始,藉由双脚行走与单骑的慢速行旅方式,让人逸出原本的生活轨迹与作息,去到他方,亲身体会不同的人文历史与故事,在看见别人的同时,重新看见自己,也对我们所生活的土地有更真切的了解。


资料及图片来源 / 台湾千里步道协会官网

www.tmitrail.org.tw

文稿整理 / 张宁

编辑 / 关伊晴


欢迎关注深圳市绿色基金会!

人人享受包容、安全、有复原力

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