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人已去 思念无限!追思和时代楷模钟扬在黄冈中学的日子

王桑 掌上黄冈 2019-03-30


2017年9月24日,钟扬在此前已说服我的情况下,用微信与我确定去西藏的日期,我说那就9月29日去吧,钟扬回复:“好的,我来安排。”直到25日上午他也没有再回复我,告诉行程如何安排,这不像他的行事作风,我感到有点奇怪。还没到中午,突然就有人告诉我他遇车祸的消息,我太不相信,怎么可能?昨天半夜还在联系呢!我一连给他发了几个短信:听说你出了点事,是真的吗?我不敢把话问绝,怕一语成谶,可他没有回复我。很快消息铺天盖地,我终于不得不相信,钟扬离世的噩耗是真的……


钟扬在西藏的留影


和钟扬在黄冈中学的日子


时间:4月3日下午

讲述方式:电话、微信、短信

讲述人:黄梵

职业: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整理:记者王桑


4月3日下午,与黄梵教授约好采访时间,在鄂东晚报总编室拨通电话,响了两声,电话那端黄老师就接通了,他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钟扬的父母回忆说,我跟钟扬都是黄州人民小学(现在的汉川门小学)同一个年级的,可我没有印象。我对他的记忆是从黄冈中学初中开始的……”


钟扬(右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1


初中时我们是竞争“对手”

钟扬的作文挂在校门口当范文


1975年我和钟扬一同进了黄冈中学初中部,我们不认识,私下并没有交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是学霸,是大家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钟扬是初一(1)班的文艺委员,我是初一(2)班的学习委员。钟扬的班主任林老师是教英语的,我的班主任刘文暇老师是教数学的。无形中一个偏文,一个偏理,钟扬的文科成绩好,我理科略胜一筹。


到了初二,我们所在的两个班,很神奇成了全年级最好的两个快班,钟扬是文科班成绩最好的,我是理科班成绩最好的,我们那时没有真正交往过,所谓的认识就是知道对方是学习最厉害的那一个。初中的各种竞赛都有我俩的身影,我俩成了竞争“对手”。按钟扬父母的回忆,说每次年级考试排名,我是第一,钟扬是第二。但我记得,我俩互有胜负,几乎霸占了第一第二的位子。


钟扬很会写作文,他的作文总在全校作为范文,挂在校门口。每次大家翘首欣赏他的范例作文时,都说他用词准确贴切,内容感人,能引起共鸣。作文好几乎是他的标签,后来我们参加各种竞赛,还在一起集训过,他长得很帅,高高瘦瘦的,我那时就羡慕他的豁达气度。


1978年夏天,我们初中毕业了。钟扬和我以黄冈地区前十名的成绩考入黄冈中学高一最好的尖子班。那个时候全地区三万人统考,黄冈中学尖子班只有50多个人,想想也挺自豪的。


1984年 ,钟扬寄给黄梵的明信片


2


高中时我们是同桌

钟扬的理想是当老师


1978年秋天,钟扬和我一起进入黄冈中学高一尖子班,我们也开始了私下的交往。


半年后,黄冈中学把部分高一成绩好的学生拔到高二,参加1979年的高考。那年春天,学校选拔了23名学生组成了一个跃进班。


在跃进班,钟扬和我同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门边。也很巧,我记得跃进班只有我俩是黄州的,其余21名同学都是下面县里的。在同桌的日子,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谈人生谈未来理想等。


钟扬显得比我更懂事,眼界开阔,还特别关心社会时政新闻,而我只知道啃书本,读书做题。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钟扬每天一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汇报”战况,也不知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那段时间,班里同学都爱围着他,听他“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谈论双方情况。


高考前夕,钟扬问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说想当科学家,他其实老早就定下了想当老师的志向。钟扬的母亲是黄冈中学化学老师,父亲原来也是老师,只因满口方言,学生听不太懂,不得已放弃了教师职业。钟扬从小就发誓,一定要把普通话讲好,当个好老师。


1984年 ,钟扬在武汉植物所主持学术会议


3


就读中科大少年班

钟扬3小时舌战南大15人


1979年高考,钟扬和我以十分之差与北大清华失之交臂,我们俩都非常沮丧,本来若正常毕业,上北大清华是没有悬念的。


15岁的钟扬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16岁的我被南京理工大学提前优录。别的同学都欢天喜地,钟扬和我却郁郁寡欢。


高考前,我们得参加各种竞赛,肩负着为黄冈中学争光的任务,其实没有时间系统学习和复习,现在想起来,能考到那样也算不错了。


大学时,有一次他到南京理工大学来,告诉我,他现在经常对着镜子练说话,目的是为当老师做准备,调整自己的神态、语气、风格。他后来每次演讲前,依然会“对着镜子演练9遍”(钟扬语)。他从小就憋着一股劲儿,可以为一个目标付出超出常人百倍的努力。


我们宿舍当时有15个人,他一来,常常能把大家的思想搅动得天翻地覆。有一天,他一个人跟15个人辩论,舌战群雄,他说“有本事,你们排队来辩,我们单挑!”经过3个小时的车轮战,15个同学都一一败下阵来,大家真的说不赢他,

他成为学者后,演讲十分引人入胜。有一次,我邀他来南京理工大学演讲,讲完,当场就有3个学生表态要从工科转学生物。他总能将枯燥的东西讲得接地气,产生神奇的“魔力”。


他去国外读博士后,我们失去了联系。直至2012他到南京来我们再次相见,他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现在是跟作家见面啊”,我马上回他:“你怎么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我现在是跟科学家见面了。”


有一次和他一起吃早餐,他吃了7个包子、3碗粥、4碟小菜。他说,在西藏习惯了,早晨必须吃一顿坚实的大餐,寻找植物种子的登山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储备足够的体力。他就这样把胃撑大了,人也慢慢变胖。


人生无常,旦夕祸福未可知。后来,钟扬邀我去西藏,可他却失约了,一个人走了。



小链接:钟扬,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植物学家。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17年9月25日凌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离世。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记者手记

不忘约定

王桑


通过黄冈市作家协会的谭冰先生联系上了黄梵老师,黄梵老师非常忙,但他还是欣然接受我的采访,愿意再一次追忆钟扬,黄老师不忘我们约定时间,打开话匣子讲述了他和钟扬的故事。

电话那端,黄梵时而沉默、时而发笑……那些定格在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记忆犹新,不曾忘怀。

不忘约定,完成朋友生前的遗愿。

“我们是少年同学,中年也算得上是他跨界的朋友,钟扬希望把自己特殊的经历拍一部电影,我无论如何也要完成。”黄梵语意坚决。

钟扬和他的电影故事作品《雪莲》已经改编成剧情短片《雪兔》,即将搬上银幕。

黄梵说一定会去西藏看看,那片土地上有钟扬的影子。

不忘约定,这些是对钟扬最好的告慰。

图片由黄梵及钟扬教授夫人提供

编辑:叶涵莹|终审:钱芳


相关链接:

从黄冈中学走出去的钟扬教授,倒在了为人类收集种子的路上…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媒体宣传 做广告|微信开发 代运营

业务合作请联系:13409675027

13971700097 189421399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