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知识点+图文解读

初中之友 2021-07-14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故事背景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理解词义

1.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雕刻。

4.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熟练。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四、问题归纳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6.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7.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8.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9.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五、课文主题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特别推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共333集,每晚睡前听一节,建议分享收藏

【中国通史】全集(视频+文字)共100集

【必读书目】《草房子》合集 (共38集)

【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合集(共60集)

【必读书目】《骆驼祥子》 合集

【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第1~47章(合集)

【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全集

动画——中华成语故事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