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知识点+图文解读

初中之友 2021-07-14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 钟声”,“ 中国之声” 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署名,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 年11 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二、故事背景

2014 年2 月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 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 年12 月13 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 年起,每年的12 月13 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三、理解词义

1. 初衷:最初的心愿。

2.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

3.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4. 抵赖: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过失或罪行。

5. 妄图:狂妄地谋划。

6. 辱没:玷污;使不光彩。

7. 呓语:梦话。

8. 遁形:隐藏形体。

9.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10. 彰显:鲜明地显示。

11.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第四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第二部分(②-④):将正义之士的各种纪念活动与日本右翼分子进行的各种丑态百出的表演作对比,揭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顽固态度已引起了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第三部分(⑤-⑥):南京从恐怖之城成为国际和平城市的历程,宣示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磅礴力量。


五、问题归纳

1.标题有什么作用?

概括了“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的新闻事实;点明了国家公祭的初衷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2.文中为何要提到日本的一个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

因为爱好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包括大部分日本人民也尊重历史,这与下文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欺瞒民众的丑陋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3.第②③自然段着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用第②自然段正义之士四个不同的纪念活动与第③自然段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战争、扭曲历史的两个反面事例做对比,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没真相和良知的滑稽、丑陋嘴脸。


4.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第⑥段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六、课文主题

本文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这一新闻事实发表评论,指出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共同的记忆。通过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活动与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顽固态度相对比,强烈谴责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无耻行径,表达了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与磅礴力量。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特别推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共333集,每晚睡前听一节,建议分享收藏

【中国通史】全集(视频+文字)共100集

【必读书目】《草房子》合集 (共38集)

【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合集(共60集)

【必读书目】《骆驼祥子》 合集

【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第1~47章(合集)

【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全集

动画——中华成语故事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