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图文解读

初中之友 2021-07-14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但由于他“尝往来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注释:客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指题目中的北固山,也可理解为长江岸边的山。风正:即风顺江吹来。译文: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轻快的航船追逐着碧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挂。原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乡书:家书。译文: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家书什么时间才能送到啊,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四、问题解疑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


2.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否可以改用“失”?为什么?不能。因为“阔”字不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与“悬”字对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所以不能更换。


3.颈联蕴涵着怎样的哲理?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放舟于江水之上,看到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使全诗在清新明快中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五、课文主题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助对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描写,流露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课后思考探究

三、涨潮时长江气势雄壮、水面辽阔,一只航船正扬帆平稳地前行。这两句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潮平”对“风正”,“两岸”对“一帆”,“阔”对“悬”,形象地写出了春潮涌涨,风顺岸阔的情景。同时,正因为“潮平”“风正”才能岸阔、帆悬,两句内部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场景壮观,气概豪迈。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特别推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共333集,每晚睡前听一节,建议分享收藏

【中国通史】全集(视频+文字)共100集

【必读书目】《草房子》合集 (共38集)

【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合集(共60集)

【必读书目】《骆驼祥子》 合集

【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第1~47章(合集)

【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全集

动画——中华成语故事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