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问了医院朋友,家有老人要高度重视

难得君 难得说 2023-03-05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


为了避免被骂,我还是要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三年疫情,我是自始至终强烈反对封控的,经常看我文字的朋友,应该很清楚这点。


最近的疫情,确实发展的有点超乎我的意料,为此,专门访问了一个在本地小城市医院工作的朋友,下面内容几乎没有删减:


最近急诊科和住院部的,才真的是要疯了。

都死了好多人了,住不了院,没床。

嗯嗯,很多很多,根本没床,住院部已经加得不能再加了。

现在加紧把行政楼的报告厅改成监护室。

新修的院感楼也调人过去,分流急诊的留观病人。

体检中心的医生护士过去的。

现在不分专科,有床就行。我们有个同事妹妹的爷爷,住的妇产科。

昨天有个26岁的小伙子,重症,双侧白肺,收不进去就只有死了。正好X医生上急诊,他说这个情况必须让人家住院,没床也要收,收到呼吸科,呼吸科主任不停给他打电话,他说他把主任都拉黑了,还好,马上转到ICU了。

不过ICU也没床,呼吸科的护士长去找院长哭,这个病人在他们科室,没得床没得呼吸机用,最后只有把ICU里面一个稍微轻一点的转出来,他才能进得去。

现在是进一个换一个。

就是肺炎啊,都是新冠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的,就特别恼火。

烧了10天,我不晓得那个小伙子为什么没处理没治疗,本身他肺上也有基础病。

医务人员天天在毒窝里呢,还是要看自己的抵抗力。

不伤肺伤哪里?!

哪里弱就伤哪里!

特效药倒是有,有没有特效,我就不晓得了。

是的,没床,等死。所以,救重症,可能后面,会更多的救有价值的人。

比如,26岁的重症肯定比80岁的重症,更值得救,没办法。

这段时间,火葬场也忙,办公室盖死亡证明都多了好多。

中青年,还好。老年人恼火,我们这边都死了很多,大城市肯定更甚。

没有,对小孩没什么。

火葬场都不歇空的在烧人。

反正现在门诊每个医生,只要能出来坐诊的,已经最大限度的开放号源了。但是收不进去住院。急诊那边天天时时排长队,也收不进去,输液估计都没位置。

楼上的ICU还在白天晚上的加班改建,呼吸机倒是紧急购买了14台,全院抽了20多人现在在老ICU跟班培训,新的打开,估计他们就去。新修的感染楼,地方倒是有,但是没有医生护士啊,所以只能留观输液,不能住院,而且是体检中心的医生护士在那边,战斗力肯定不等于正规部队。

现在地方倒还有,没人,没有医生护士。

现在有的科室上班,真的要上的哭。

各个科室人手都紧啊,纯粹都不叫牙缝里抠,是真的挖生肉去支援。

现在现招也招不到呢,好多医院都在返聘退休的医生。

也不晓得咋个说,医务人员全都在带病坚持工作呢,而且是高负荷运转。


所以,这次的病毒,真的被很多人低估了,包括我这样的普通民众。


大家记住,任何一个小概率事件,哪怕只有0.001%,但是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据。

集中感染之后的重症杀伤力很大,不仅仅对北京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丰沛的医疗资源形成挑战,就是在县一级城市,医疗资源依然难以应对。


我一直以为病毒最多只是伤害到上呼吸道,引发炎症就完事了,但是它照样可以伤及肺部。


尤其是对于身体较弱的人和高龄老人,病毒显然正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一名医生在微博里写道:



最后希望所有家里有老年人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我们与病毒的正式战斗,才刚刚开始。

最后,向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我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开播了视频,搜索“难得君”就能找到我。


最后,继续卖酒维生,推荐我喝了十年的好酒,点击 好酒难得 了解详情。


速度加我

难得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