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核秀恩爱,科研夫妇发Nature!

募格课堂 2022-11-21

本文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2022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巫永睿课题组与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文琴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P9 enhances seed protein content 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in maiz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出改善玉米种质的总体前景。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黄永财博士后、王海海副研究员、朱一栋博士生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巫永睿研究员和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琴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帅、吴兴国、金勇波、崔亚辉也参与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巫永睿研究员与王文琴研究员是一对科研夫妇,两人齐心协力,共同铸就了植物研究的辉煌。

这项研究显示了包含THP9-T等位基因的杂种的可能价值,尽管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田间试验,以充分确定THP9-T在提高玉米育种中种子蛋白质含量和NUE方面的潜力。这些杂交种在低氮环境中表现良好,当施氮量减少时也能保持正常产量。基于高质量的大刍草基因组序列对NUE进行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产生改善现代杂交种的其他QTL。玉米亚种Zea mays subsp. Parviglumis,Ames 21814和B73也将有助于研究可能负责大刍草驯化过程中表型修饰的基因。

作者简历

巫永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玉米籽粒发育的生化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玉米种子遗传改良。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研究工作包括:1、玉米胚乳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解析;2、优质蛋白玉米(Quality Protein Maize, QPM)胚乳修饰机理研究;3、玉米籽粒重要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王文琴,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遗传学硕士生导师。2000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免疫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2021年入职上海师范大学。

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转基因重大专项。通信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0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BMC Genomics等学术期刊,获国内发明专利1项。现任Frontiers in Genetics和Scientific Data杂志Editor。

收获科研干货、了解硕博生日常,一键关注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