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金课 |《人因工程学》
导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多年来,东北大学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全力推进“四金一新”建设,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不断增容“金课”,打造特色一流本科教育课群阵地。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校共有39门课程获得认定。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特开辟东大金课专栏。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因工程学》。
● 一、课程目标 ●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工程的角度掌握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人及其与机具、环境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了解和认识,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并能从适合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系统与产品设计、工作安排、环境布置等提出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为人-机-环境系统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 二、课程团队情况简介 ●
郭伏 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担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辽宁省“兴辽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主持多项与人因工程学相关的教育部、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教学改革和讲授的课程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及东北大学奖励。
金海哲 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导,博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教改项目。
此外还有2名教师、8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和维护团队。
●三、课程建设情况 ●
(1)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东北大学1981年开设管理工效学课程,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管理工效学实验室。1994年人因工程学(管理工效学)被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指委列为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多年来课程团队在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建设和改革工作,取得一些标志性成果。人因工程学课程2010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年评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因工程实验室为国内一流人因工程实验室(部分人因实验设备如下图)。
(左)SMI RED500 遥测式眼动追踪系统
(右)SMI ETG2w 无线眼动追踪系统
(左)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无线型系统
(右)FAB实时无线传感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
(左)64导便携式事件相关电位系统
(右)Observer XT 行为观察记录分析系统
(2)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课程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诸多教学改革的尝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丰富的教改成果,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接下来的教学改革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入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授课之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动手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目前人因工程学课程内容分为15个模块,每一模块都录制了教学视频,配套了习题,测验等相应的学习资源,覆盖了全部人因工程学教学内容。目前拥有精品在线课程要求的全部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演示文稿、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各章知识点、重点难点、单元测试、试题库、教学案例,实验教学录像、实验指导书等。郭伏教授主编的《人因工程学》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
(1)坚持两性一度金课建设原则,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人因工程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先进实验技术手段。
(2)教学形式和方法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导向,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式、作业互评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3)依托国内一流人因实验室,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自拟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开展人因工程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五、学生评价 ●
由人因工程学教学团队开展的《人因工程学》课程一直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学生出勤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课程的学生评价结果一直保持优秀。
郭伏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素材提供 | 人因工程学课程团队
编辑 | 方圆
美编 | 董禹潼
运维 | 汤春仁
责编 | 姚艾君
主审 |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