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金课 |《理论力学》
导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多年来,东北大学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全力推进“四金一新”建设,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不断增容“金课”,打造特色一流本科教育课群阵地。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校共有39门课程获得认定。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广分享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验,示范带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特开辟东大金课专栏。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理论力学》。
● 一、课程目标 ●
《理论力学》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首先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以及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其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利用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世界观,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通过AR教材进行课程学习
● 二、课程团队情况简介 ●
东北大学《理论力学》教学团队由六名教师组成,包含1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团队结构优良、教学和科研素质并重,近5年来,理论力学课程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辽宁省一流课程(线上、线下)、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主持高教学会十三五重大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新工科项目1项。教学团队主编的教材获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
●三、课程建设情况 ●
《理论力学》课程为全校工科专业技术基础课,历经初建(1960年-1965年)、变革(1970年-1977年)、结构探索(1978年-1996年)和体系形成(1996年-现在)四个阶段。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了理论力学在线课程,目前已连续开课11期,累计学习人数超过4万人。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理论力学新形态AR教材及配套数字课程。学生可通过手机APP,获得对应的三维立体动态模型动画、视频讲解、PPT教案、随堂测验,便捷有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符合“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参与开发了“理论力学在线试题库及组卷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题库总题量6000余题,试题内容涵盖理论力学课程全部知识点,题型多样、难易可控,可用于工科高校理论力学课程的自测、作业和考试。
理论力学AR教材
● 四、课程特色与创新 ●
1.整合课程内容,建设新形态AR教材和数字化课程
针对教学对象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力学课指委对授课内容的指导意见,课程组对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整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理论力学新形态AR教材及配套数字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便捷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符合“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习惯。
理论力学数字课程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办法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减少期末集中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权重。将学生实验实践、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测试和期末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纳入成绩评定;在考核内容上,由考核知识记忆转变为知识应用、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课程考核对教学的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作用。
理论力学线下讨论
3.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团队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工程教育结合起来,针对理论力学课堂学习中,学生无法现场接触工程实际的情况,利用所属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的优势,设计了多个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训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各项竞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能够增进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选拔。
● 五、学生评价 ●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认为能够不同程度的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老师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对学生在道德修养、个人成长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素材提供 |理论力学课程团队
编辑 | 施丽铭
美编 | 施丽铭
运维 | 汤春仁
责编 | 姚艾君
主审 |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