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年树木今成林,李政道CUSPEA项目40年回望 | 盛会等你来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撰文 | 柳怀祖、刘音
李政道为CUSPEA40周年纪念活动题词 | 李善时摄
要让中华民族科技事业后继有人
目睹了当时祖国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状况,李政道忧虑万分:“为加快祖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只在国内举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批年轻人创造系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让他们能到美国世界第一流的研究院和大学去系统学习,这才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长远之计。”
当时,中国科教界自由学术交流的风气已经被“文革”革掉了,1960年能够自主制造“两弹一星”的强大科学家团队面临瓦解的可能。
1977年8月8日,复出后的邓小平主持了著名的“八八座谈会”。
会上,对于学术交流问题,邓小平指出:“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
而且,要进入美国的大学或研究生院,必须先通过GRE考试,非美国学生还必须通过TOEFL考试,但那时,中国还没有GRE和TOEFL考试。所以,按照正常程序是走不通的。
在北京讲学期间,李政道和他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们联系,请他们出一份能达到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研究院的标准试题,寄到北京。
教授面试学生的专业水平,教授夫人面试英文。美方教授将面试评语交给李政道,他再转寄给参加CUSPEA项目的美国各大学物理系,作为录取依据。
因为信件太多填满邮筒,常使他住处附近的居民无法发信,以至于受到纽约邮政局的警告。最后,他只好推车走很长的路,把信件分送到几个街区寄出。
如同现在每一位赴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都要经过由美国出题目的GRE和TOEFL考试一样,是与“丧权辱国”之类帽子毫不相干的事。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独具特色,创始于1985年,与CUSPEA项目有着紧密的关系。
CUSPEA学者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后,如何让他们回到国内工作、发挥作用?对此,李政道先后于1983年3月和1984年5月两次写信给中国国家领导人,建议在中国设立博士后制度。
CUSPEA学者慈乌反哺薪火相传
“当年李政道先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来改变你们的命运,来回报李政道先生对我们的付出。”“CUSPEA是一面旗帜、一个大家庭、一支队伍。”从单独回国讲学到创立学术品牌、学术组织再到企业联盟,CUSPEA学者用自己的方式慈乌反哺,薪火相传。
CUSPEA学者不负李政道重望,到21世纪初,成为教授以上的高级研究者有数百位之多。他们为祖国的科学教育出了一份力,并且以CUSPEA学者群的形式,发挥完整、规范、持续的作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科学报》, 原题《十年树木今成林——CUSPEA项目40年回望》)。《返朴》发表时对文中信息有少量二次修正,并补增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柳怀祖.李政道的CUSPEA:他改变了中国一代精英的命运[J].科技中国,2017(01):90-98. [2] 严慧英.因CUSPEA而起的情谊——记严济慈与李政道一段交往故事[J].今日科苑,2019(07):47-52.[3] 柳怀祖.加速器与对撞机[J].科学,2018,70(05):12-13.[4] 冯达旋.李政道先生对我一生的影响——从《李政道评传》说起[J].科技导报,2018,36(04):103-104.[5]黄庆桥.论CUSPEA对中国大学物理教育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01):76-81.[6]韦丹.亲历CUSPEA[J].科学,2007,59(02):48-49.[7]王丹红.李政道与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J].国际人才交流,2017(01):58-61+72.[8] 那丁.CUSPEA简介[J].科学,2004,56(04):13-14.[9] 朱光亚.在“李政道讲座”开幕式上的致辞[J].科学,2004,56(04):8.[10]赵凯华.缅怀我的恩师沈克琦先生[J].物理,2015,44(04):245-246.[11] 韦禾.《李政道讲座》与CUSPEA[J].科学,2004,56(04):13.[12] 书玉.21世纪物理学与中国的发展——CUSPEA学者研讨会在北大举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729.[13] 李政道.《我和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54.[14] 李政道.《关于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建议——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7-60.[15] 李政道.《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同毛泽东主席谈对称和教育》[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1-64.[16] 李政道.《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回忆与小平先生的交往》[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1-76.[17] 李政道.《对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一些简单想法》[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54.[18] 李政道.《培养人才的一个长远计划—CUSPEA十年再版序》[C].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54.[19] 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 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0]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建设亲历记 柳怀祖的回忆[M].柳怀祖口述;杨小林,陈京辉整理.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21] 天语物道(李政道评传) [M]. 赵天池.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22] 国科大夏季学期之传道授业报祖国 薪火相传已十年——初探《李政道讲座》http://www.cas.cn/wh/wmtd/201307/t20130708_3894810.shtml.[23] CUSPEA联盟简介http://www.cuspeaalliance.com/about.[24] CUSPEA纪念会暨“21世纪物理学与中国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http://www.cas.cn/xw/gndt/200906/t20090608_612935.html.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相关阅读
1 李兆平:走一条与众不同的科学路 | CUSPEA 40年
3 伟大的“副产品”:李政道与中国互联网的特殊渊源 | 展卷
4 宇称不守恒到底说了啥?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发现究竟有多大意义?丨众妙之门
近期热门
1 97岁化学诺奖得主每周工作50小时,错过诺奖电话因为在领另一个大奖!
3 黄昆给杨振宁的一封信:物理研究大多时间是做日常工作——纪念黄昆先生100诞辰
5 构建数学和物理基础的范畴论:用「等价」取代「相等」丨众妙之门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