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萨克斯坦危机的来龙去脉

欢欢的牛油果 魔幻传记
2024-09-27


【一】哈萨克的烂摊子


1991年,草台班子苏联轰然倒下,十五个貌合神离的国家开始各过各的小日子。


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这个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内陆国,虽然面积有整个西欧那么大,但国土百分之六十是沙漠,虽然除了能源化工业和畜牧业,没啥能拿得出手的。但苏联存在的时候,哈萨克斯坦仗着老大哥,日子倒也不差,可一解体,才发现问题来了。


苏联时期,工厂的机器本就老旧,急需更新,申请表已经递交十年了,可一直在审批,这下好了,不用审批了,工人上街,机器停转,不少企业就这样倒闭了。


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甚至还在局部闹起了饥荒。


问题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这两条:一,高失业率之下,大量无所事事的哈萨克男人游走在街头,社会治安急剧恶化。


哈萨克人尚武剽悍,有一件事很能说明他们的民族性格。1986年,哈萨克总书记库纳耶夫下台, 苏共中央空降了俄罗斯人科尔宾来接任哈共“一把手”, 但哈萨克人拒绝接受科尔宾。男人们聚集到勃列日涅夫广场上示威, 声称“我们需要哈萨克族的领导人”, 就连当时哈萨克的二把手纳扎尔巴耶夫也加入到示威的人群当中, 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阿拉木图事件”, 尽管苏共最后镇压了示威人群,但三年后,哈萨克人还是把科尔宾赶出了阿拉木图。


敢驱逐苏共派来的总书记,这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里是独一号。


二,当时哈萨克有1500万人口,可其中有一半是俄罗斯人,主要集中在哈国北部。这片地方本来就是俄罗斯的领土,北极熊为了同化哈萨克人,刻意把这块富含油气资源的宝地划给了哈萨克,毛子琢磨着再过N年就能把全部哈萨克人塑造成说俄语的同类,没想到苏联轰然倒地,毛子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部分俄罗斯人强烈要求回归俄罗斯,如果分裂运动闹起来,半数国民都成了敌人,国家还不彻底乱套?

当时造访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美国记者在《华盛顿邮报》写道:“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就是一场可怕的梦, 这场噩梦无法用战争、革命、瘟疫或全球性灾难来解释,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政治评论家们预言哈萨克斯坦将迅速滑入最贫穷国家的行列,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因民众不满而爆发新一轮的革命。”


这个烂摊子真不好收拾,幸亏天降猛男纳扎尔巴耶夫。


【二】狠人纳扎尔巴耶夫


亚洲国家大多有“恋父”情结,没有个强硬的爹管教着,熊孩子们就会闹事儿。哈萨克也不例外。


苏联解体时,纳扎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总书记,作为一个牧羊人的儿子,他完全凭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搞到了这个宝座。


哈萨克的牧民每年都要按照季节的更迭转场,这是个辛苦活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李娟写的《冬牧场》,纳扎尔巴耶夫从小就很拽,赶羊扎帐篷是把好手,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敢架着鹰出去寻找丢失的羊。


后来觉得牧民生活实在太苦逼了,考上了卡拉干达城的一所技校,毕业后分配进了当地的冶金厂,最开始干的全是糙活儿:水泥工,铸造工。可这样也令人挺满意,毕竟是铁饭碗,比放羊强多了。


纳扎尔巴耶夫是个有想法的人。工作完了,别的工友喝酒打牌,顺便再薅点社会主义的羊毛。他却悄悄潜到图书馆,琢磨怎么改进工艺。后来被厂长发现了,于是就被提拔做了厂里的团委书记,顺道还被委派去第聂伯工程学院镀了镀金。

29岁时,他就已经担任了铁米尔套市重工业处处长,后来升任卡拉干达州冶金联合企业党委书记、州党委书记。


 纳扎尔巴耶夫运气也比较好,由于频频去莫斯科汇报工作,受到了苏共中央二号人物苏斯洛夫的注意。1979年底, 39岁的纳扎尔巴耶夫进入哈共中央委员会, 任主管工业的哈共中央副书记。


1984年起, 他开始担任哈萨克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一职, 相当于政府总理, 成为当时全苏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年轻的总理。


之所以升迁这么快,是因为纳扎尔巴耶夫是一个独立性强、决策果断和坚持己见的人, 以“直言敢谏”闻名政界, 而且特别务实,这个敢在零下四十度天气里寻羊的孩子,早已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只在乎羊养的咋样,从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尽管他还拥有一个苏共党校的经济学博士注水文凭。


1990年,他当选为哈萨克共和国首任总统;同年7月, 他又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成为全联盟仅次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第三号实力人物。


1991年“8·19事件”后, 同年12月举行的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中, 纳扎尔巴耶夫以超过99%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为该国独立后的首任总统。


众望所归不假,但他能当好一个裱糊匠吗?



【三】温柔的独裁


面对这个烂摊子,任何一个选择都会决定整个哈萨克民族的历史走向, 哪怕有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葬送民族的未来。


纳扎尔巴耶夫勇气十足的祭出了四板斧:

一,面对企业大面积停滞, 果断地分阶段推进私有化进程。首先将包括矿产、化学、冶金等大型实体经济部门的管理权交给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外国公司, 并将这些企业私有化。


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休克”疗法, 指责声不绝于耳。但纳扎尔巴耶夫依然我行我素。


当大量外资持续注入、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 瘫痪的企业又重新焕发生机, 国民经济稳步恢复, 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


1993年, 哈萨克斯坦人均GDP约为1500美元, 2014年则超过13000美元, 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社会稳定的锚。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二,放下恐怖的红色遗产——自愿弃核。


苏联的核能力是西方世界的梦魇, 每每想起遍布苏联全境的核武库和穿梭于各大洋的苏联核潜艇, 西方人士就后背发凉。“红色帝国”轰然倒塌后, 西方世界把目光转向了这个“巨人”的核武器去向。


当时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拥有104枚处于待命状态的核武器,数量超过了英国、法国和中国的总和。


此外, 哈萨克斯坦还拥有自主指挥核系统的所有军事设施,以及核武器生产和实验的整套工业体系。


纳扎尔巴耶夫深知西方的痛点在哪里,面对这堆烫手的核山芋,他选择全部销毁,这等于自己给西方送上了投名状,消除了西方的戒心,欧美投桃报李,自然会给哈萨克甜头。


他的高瞻远瞩为哈萨克赢得了国际尊重及和平的周边环境。哈萨克斯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愿放弃核武器库的国家。为纪念哈萨克斯坦关闭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 联合国将每年的8月29日定为“国际弃核武器日”


三,迁都


北部的俄罗斯分裂势力一直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心头大患,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1996年,他决定迁都到北部的阿克莫拉。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北部的人口结构,必要时也方便随时把俄罗斯人摁在地上摩擦。


对比阿拉木图这个宜居、美丽而又温暖的“苹果城”, 阿克莫拉简直是地狱,满地的沼泽和冻土,冬季温度最低能达到-40℃。白毛风一吹,人人都是圣诞老人。


一堆人反对迁都,但纳扎尔巴耶夫不管不顾,高效出台了一份详细的迁都决议, 并以铁腕手段加以执行。谁反对就滚蛋。


到1996年底, 新首都的建设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1997年,政府就迁到了阿克莫拉。纳扎尔巴耶夫还把这座幸运的城市改名为阿斯塔纳, 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首都”。


不过去年又把阿斯塔纳改名为“努尔苏丹”了,这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


几年之后,新都建成,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与阿拉木图双星闪耀, 不但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的均衡发展, 完善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布局。也彻底改变了北部的人口结构,俄罗斯人的分裂企图也被纳扎尔巴耶夫掐死在萌芽阶段。


四,坚定推行世俗主义


当红色神话破灭后, 各类“救世主”游走在这个迷茫封闭的国度, 怂恿人们相信他们的说教, 尤其是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这对国家的稳定构成不小的威胁。


要知道,越是贫穷愚昧的地方,极端的思想就越有市场,底层民众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革命一切,到时候好浑水摸鱼。


纳扎尔巴耶夫不管那么多,谁敢宣传极端宗教就掐死谁。他曾经说,对极端宗教分子的纵容就是自掘坟墓,见一个就得干掉一个。


甚至,纳扎尔巴耶夫在总统就职仪式上并没有像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元首那样将手放在《古兰经》上宣誓, 而是将手放在哈萨克斯坦的《宪法》上。


在被问及他是否为穆斯林时, 纳扎尔巴耶夫坦率地说:“我不回避我过去是共产党员, 因此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不过, 复活节时我就到东正教教堂, 斋月时我拜访穆斯林清真寺……我遵循这样的思想原则, 那就是上帝只有一个, 而通往上帝的路有千万条。”


瞧瞧,多聪明,哪路神仙都不得罪,哈萨克人只管喝酒吃羊肉就行了,天堂的门票由纳扎尔巴耶夫负责。


正是这种灵活务实的宗教理念造就了哈萨克斯坦多元宽容的宗教环境, 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对非伊斯兰教派和其他宗教仪式的强烈对抗, 这点殊为不易。


同时,他严厉打击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的政党和团体, 安抚各个少数民族, 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哈萨克族的部分利益, 团结俄罗斯族, 保留俄语作为官方语言, 保护少数民族官员的利益。


这也为国家的和平转型奠定了基础。



【四】变味的慈父


哈萨克民族“崇尚领袖”的政治土壤里, 纳扎尔巴耶夫的威望能深入到每个国人的骨髓里, 在哈萨克斯坦的马路上、闹市区、办公室、学校等处都可以看到他的画像。


而且他一再打破自己的胜选投票率记录,甚至其总统竞选对手、生态学家叶列乌西佐夫都向其投了赞成票。


纳扎尔巴耶夫拥有如此高威望的秘诀在于给老百姓分了一块足够大的蛋糕,如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宅、食品等问题, 他用巨额能源基金解决的很好。与其说是哈萨克人选择了纳扎尔巴耶夫, 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社会稳定和生活富足。


纳扎尔巴耶夫的确在哈萨克存亡危机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拯救了哈萨克斯坦,这点功不可没。他那四板斧,任何一斧劈下去都需要超人的毅力和智慧。


但是,一旦磕上权力这种毒品,海洛因都不算啥。


卢卡申科当年不也是白俄罗斯的慈父吗?后来把国家搞成现在这个鬼样子,高喊慈父的那帮人欲哭无泪。


纳扎尔巴耶夫从不忌讳重用亲信。据说他的大女婿阿利耶夫是哈萨克首富,光在西方的存款就有十亿美金。他本有意培养女婿为接班人,后来因为女婿不靠谱,酒后乱说岳父的隐私,纳扎尔巴耶夫一气之下没收了女婿的全部财产,翁婿翻脸,西方媒体从女婿嘴里得到了更多的惊人秘密。


2005 年 11 月 12 日,反对派重要人物,曾任阿拉木图市长、紧急状况署署长和议员的努尔卡季洛夫诡异地在家中中弹身亡。头部一枪,胸部两枪。但官方最终调查结果称他是自杀身亡。两个月后,“为了公正的哈萨克斯坦”联盟领导人萨尔森巴耶夫在阿拉木图市郊与两个同伴一起被枪杀。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两起案子是谁所为,可苦于拿不出证据。警察局和检察机关装模作样调查一番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就这样成为了陈年悬案。


2014年,大女婿阿利耶夫逃到欧洲维也纳,曝光了这两起案件之后的惊人内幕,原来这些都是纳扎尔巴耶夫指挥大女婿干下的罪行。


阿利耶夫由于还涉嫌杀害两个哈萨克银行家,后来被维也纳警局关押起来,但就在看守所等候审讯期间,莫名其妙死于上吊自杀。


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反对派的声音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社会的泄压阀,又是执政党自我修正的机会。


2005年正是纳扎尔巴耶夫如日中天的时候,反对派根本对他构不成威胁,他竟然将微弱的对手赶尽杀绝,可见这个时候,哈萨克慈父早已在权力的阴影下异化成了冷血怪兽。


为了平息欧美的指责,也为了不被中亚的“颜色革命”浪潮推翻, 纳扎尔巴耶夫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提供支持, 允许其在必要情况下使用哈萨克斯坦的领空和机场。


纳扎尔巴耶夫还同意将哈萨克斯坦优质的石油输送到美国主导的石油管道中去。作为回报, 美国很早就给予纳扎尔巴耶夫“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并取消了“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对哈萨克斯坦的限制, 美国政治家们也在各种场合称赞哈萨克斯坦是“美国人的朋友”。


与此同时, 纳扎尔巴耶夫也没有忽视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外交中的地位。他允许俄罗斯继续使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 支持俄罗斯成立统一经济空间的计划, 同时维持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众多的军事设施和基地。


作为一个调和“政治鸡尾酒”的高手,纳扎尔巴耶夫充分吸取了乌克兰的前车之鉴,中美俄之间的平衡木玩的很好。


尽管在2021年,纳扎尔巴耶夫禅位给了自己的亲信托卡耶夫,但其实实权还在纳扎尔巴耶夫手里,他成了新成立的国家安全会议的终身主席。拥有对所有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


“慈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正如同一个人长大的标志就是从质疑自己的父母开始,随着哈萨克斯坦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年轻的哈萨克人也开始寻求参与政治的进程,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让年已八旬的老人持续干政,这些“被代表”的人们就会堆积起越来越多的无法排泄的愤怒。


新冠疫情以来,哈萨克的经济备受打击,民众福利明显下降,这次提高天然气价格,不过是历史火山的一个喷发口而已,上街的年轻人们更多的是想发泄对老人干政的不满,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他们毫无胜算。


纳扎尔巴耶夫会警醒吗?


应该不会,从来没有人愿意主动摘下王冠。而这点,正是一个国家轮回悲剧的开端。


 齐玛努斯卡娅为什么不愿意回国?白俄罗斯到底发生了什么?


法国往事‖“砸锅王”路易十四的烂摊子


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崛起(深度好文)


最危险的美国国务卿——笑面杀手布林肯传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魔幻传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