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ython教程】列表

点击关注👉 Python架构师 2024-02-12

整理:python架构师


列表是Python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被分配一个数字作为索引,用来表示该元素在列表内所排在的位置。第一个元素的索引是0,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


Python的列表是一个有序可重复的元素集合,可嵌套、迭代、修改、分片、追加、删除,成员判断。


从数据结构角度看,Python的列表是一个可变长度的顺序存储结构,每一个位置存放的都是对象的指针。


比如,对于这个列表 alist = [1, “a”, [11,22], {“k1”:”v1”}],其在内存内的存储方式是这样的:



1. 创建方式


创建一个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列表内的元素,可以是其它任意类型的数据,可多层嵌套列表,元素个数无限制。


>>> lis = [] # 创建一个空列表>>> lis = [1, 2, 3]>>> lis = [1, 'a', [11,22], {'k1':'v1'}]>>> lis = [1, 2, [3, 4, 5]]


2. 访问列表内的元素


列表从0开始为它的每一个元素顺序创建下标索引,直到总长度减一。要访问它的某个元素,以方括号加下标值的方式即可。注意要确保索引不越界,一旦访问的 索引超过范围,会抛出异常。所以,一定要记得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是len(list)-1。


>>> lis = ["a", "b", "c"]>>> lis[0]'a'>>> lis[1]'b'>>> lis[2]'c'>>> lis[3]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7>", line 1, in <module> lis[3]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3. 修改元素的值


直接对元素进行重新赋值。

>>> lis[0]'a'>>> lis[0] = "d">>> lis[0]'d'


4. 删除元素


使用del语句或者remove(),pop()方法删除指定的元素。


>>> lis = ["a", "b", "c"]>>> del lis[0]>>> lis['b', 'c']>>> lis.remove("b")>>> lis['c']>>> lis.pop()'c'>>> lis[]


5. 列表的特殊操作


除了以上的常规操作,列表还有很多有用的其它操作。


语句结果描述
[1, 2, 3] + [4, 5, 6][1, 2, 3, 4, 5, 6]组合两个列表
['Hi!'] * 4['Hi!', 'Hi!', 'Hi!', 'Hi!']列表的乘法
3 in [1, 2, 3]True判断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
for x in [1, 2, 3]: print x,1 2 3迭代列表中的每个元素


6. 针对列表的常用函数


Python有很多内置函数,可以操作列表。


函数作用
len(list)返回列表元素个数,也就是获取列表长度
max(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大值
min(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小值
list(seq)将序列转换为列表


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 s = [1, 4, 9, 16, 25]>>> len(s)5>>> max(s)25>>> min(s)1>>> s = list((1, "a", "b", 2))>>> s[1, 'a', 'b', 2]>>> max(s) # 不能混合不同类型进行最大最小求值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0>", line 1, in <module> max(s)TypeError: '>' not supported between instances of 'str' and 'int'


这些操作都不会修改列表本身,属于安全操作。max、min在Python3中,不能对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大小的比较了。


7. 切片


切片指的是对序列进行截取,选取序列中的某一段。


切片的语法是:list[start:end]



以冒号分割索引,start代表起点索引,end代表结束点索引。省略start表示以0开始,省略end表示到列表的结尾。注意,区间是左闭右开的!也就是说[1:4]会截取列表的索引为1/2/3的3个元素,不会截取索引为4的元素。分片不会修改原有的列表,可以将结果保存到新的变量,因此切片也是一种安全操作,常被用来复制一个列表,例如newlist = lis[:]。


如果提供的是负整数下标,则从列表的最后开始往头部查找。例如-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3表示倒数第三个元素。


切片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步长,以第二个冒号分割,例如list[3:9:2],表示每隔多少距离取一个元素。

下面是一些例子,让你有更清晰的了解。

>>> a = [1,2,3,4,5,6,7,8,9,10]>>> a[3:6][4, 5, 6]>>> a[:7][1, 2, 3, 4, 5, 6, 7]>>> a[2:][3, 4, 5, 6, 7, 8, 9, 10]>>> s = a[:]>>> s[1, 2, 3, 4, 5, 6, 7, 8, 9, 10]>>> a[1, 2, 3, 4, 5, 6, 7, 8, 9, 10]>>> s.remove(4)>>> s[1, 2, 3, 5, 6, 7, 8, 9, 10]>>> a[1, 2, 3, 4, 5, 6, 7, 8, 9, 10]>>> a[-1]10>>> a[-3]8>>> a[-5:][6, 7, 8, 9, 10]>>> a[::-1][10, 9, 8, 7, 6, 5, 4, 3, 2, 1]>>> a[1:8:2][2, 4, 6, 8]>>> a[1:8:-2][]>>> a[-8::-2][3, 1]>>> a[-8::2][3, 5, 7, 9]


8. 多维列表(嵌套列表)


列表可以嵌套列表,形成多维列表,形如矩阵。其元素的引用方法是listi[k].....。当然,也可以嵌套别的数据类型。

>>> a = [[1,2,3],[4,5,6],[7,8,9]]>>> a[0][1]2>>> a = [[1,2,3],[4,5,6],[7,8,9],{"k1":"v1"}]>>> a[3]["k1"]'v1'


9. 列表的遍历


列表有好几种遍历方式:

a = [1,2,3,4,5,6]---------------------------for i in a: # 遍历每一个元素本身 print(i)------------------------------for i in range(len(a)): # 遍历列表的下标,通过下标取值 print(i, a[i])--------------------------------x = 9if x in a: # 进行是否属于列表成员的判断。该运算速度非常快。 print("True")else: print("False")


10. 列表的内置方法


下图中的方法是列表专有的内置方法,请熟记于心。


方法作用
append(obj)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count(obj)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extend(seq)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index(obj)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insert(index, obj)将对象插入列表
pop(obj=list[-1])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remove(obj)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reverse()反向列表中元素
sort([func])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copy()复制列表
clear()清空列表,等于del lis[:]


注意:其中的类似 append,insert, remove 等方法会修改列表本身,并且没有返回值(严格的说是返回None)。


注意例子中的lis变量,不要写成list了。有些发生错误的地方是错误用法展示,仔细看为什么错了。


>>> lis = ["a", "b", "c", "d"]>>> lis.append("A")>>> lis['a', 'b', 'c', 'd', 'A']>>> lis.count()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3>", line 1, in <module> lis.count()TypeError: count() takes exactly one argument (0 given)>>> lis.count("a")1>>> lis.extend(["a","b"])>>> lis['a', 'b', 'c', 'd', 'A', 'a', 'b']>>> lis.count("a")2>>> lis.index("a")0>>> lis.index("A")4>>> lis.insert(3, "E")>>> lis['a', 'b', 'c', 'E', 'd', 'A', 'a', 'b']>>> s = lis.pop()>>> s'b'>>> lis['a', 'b', 'c', 'E', 'd', 'A', 'a']>>> s = lis.pop(4)>>> s'd'>>> lis['a', 'b', 'c', 'E', 'A', 'a']>>> lis.remove(3)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9>", line 1, in <module> lis.remove(3)ValueError: list.remove(x): x not in list>>> lis.remove("E")>>> lis['a', 'b', 'c', 'A', 'a']>>> lis.reverse()>>> lis['a', 'A', 'c', 'b', 'a']>>> newlis = lis.copy()>>> lis['a', 'A', 'c', 'b', 'a']>>> newlis['a', 'A', 'c', 'b', 'a']>>> newlis.clear()>>> newlis[]>>> lis.sort()>>> lis['A', 'a', 'a', 'b', 'c']


11. 将列表当做堆栈


Python的列表特别适合也很方便作为一个堆栈来使用。堆栈是一种特定的数据结构,最先进入的元素最后一个被释放(后进先出)。将列表的表头作为栈底,表尾作为栈顶,就形成了一个堆栈。用列表的append()方法可以把一个元素添加到堆栈顶部(实际上就是在列表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用不指定索引的pop()方法可以把一个元素从堆栈顶释放出来(也就是从列表尾部弹出一个元素)。例如:

>>> stack = [3, 4, 5]>>> stack.append(6)>>> stack.append(7)>>> stack[3, 4, 5, 6, 7]>>> stack.pop()7>>> stack[3, 4, 5, 6]>>> stack.pop()6>>> stack.pop()5>>> stack[3, 4]


列表在内存内部是顺序存储结构的,所以在其尾部的添加和删除动作,也就是append和pop方法的效率非常高,具备随机存取速度,也就是O(1)的时间复杂度,因此用作堆栈是再合适不过了。


12. 将列表当作队列


也可以把列表当做队列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但是用Python的列表做队列的效率并不高。因为,虽然在列表的最后添加或者弹出元素速度很快,但在列头部弹出第一个元素的速度却不快(因为所有其他的元素都得跟着一个一个地往左移动一位)。通常我们使用queue.Queue作为单向队列,使用collections.deque作为双向队列。



程序员技术交流群


扫码进群记得备注:城市、昵称和技术方向


 阅读更多


  1. 如何用Python查看WX好友撤回的消息?
  2. 【Python教程】布尔类型
  3. ChatGPT评中国最好的十大高校,网友:AI还是嫩了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ython教程】列表

点击关注👉 Python架构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