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展示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编者按
本文整理了2018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完成单位的《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介绍展示,供各院校老师学习~
成果简介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突破口,为解决制约人才长期紧缺、短缺的矛盾,依托《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03-123-205)项目,汇集社会资源建产学研园。2012年初步形成“校企联合攻坚,为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经专家论证,完善优化,教学委员会通过,2013年5月形成“搭建产学研平台,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方案,并在22个相关专业实践。
由于高端装备制造具有技术密集、工艺复杂、质量标准高等特点,需要大量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德技兼修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准确、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慢、学生实战能力不强和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校企联合开展“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的探索与实践”(1331模式)。
1331现代工匠培养示意图
█ “1”:多元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军民融合、国际合作多元构建“生产实训、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一体化产学研育人平台,将平台汇聚的生产科研设备和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文化等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3”:三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平台开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前沿性、实战性和创新性优势,以“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技术进步”的“三对接”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 “3”:三进入升级人才培养方法。以“推行教师进平台、学生进项目、教学进现场”的“三进入”升级“教”与“学”方法,全面提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
█ “1”: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立德树人,实施“辅导员+班级导师”制,建立大师工作室、举办技能大赛,大师示范、导师引路,营造培养“大国工匠”的浓厚育人文化氛围,培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大国工匠”精神。
近五年,建成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航空模锻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等产学研育人平台,发表成果相关论文43篇;调整优化专业59个,开发人才培养方案22个,建成国家、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机械加工”等工程案例库8个;教师进平台206人次,学生进项目949个,汇集企业工程技术专家217人。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6.2%、雇主满意度97.9%。2017年9月,该成果被教育部以专报的形式分送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各省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全国宣传和推广;同月,学校人才培养案例入选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 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准确
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不够,学校单方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准确及时体现企业 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素养等要求,难以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慢
由于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够,获取产业前沿技术的能力和途径极为有限,加之企业对产品核心技术、工艺技术的保护,导致工程案例少且陈旧,教学内容更新
█ 难以跟进产业技术进步。
学生实战能力不强、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存在设备、生产和人身安全等风险,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产,到企业生产性实训难以开展,学生实战训练不足,职业素养难以养成。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准确、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慢、学生实战能力不强和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联合北京航材院、二重万航模锻等,汇聚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实施“三对接”、推行“三进入”、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的方法,是完善高校功能、培养现代工匠的有效途径。
█ 聚焦人才培养和产业共性技术需求,联合龙头企业和顶尖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育人平台
与德阳市政府、北京航材院、二重万航模锻、KUKA等合作,以“产业共性需求+学校立地研发”为理念,共建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航空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等产学研育人平台,将平台汇聚的生产科研设备和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文化等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预测人才需求,构建培养方案,工程案例纳入教学,实施“三对接”
省发改委下文,由学校牵头组建“四川省装备制造产教联盟”,搭建“产教联盟信息平台”,发布产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预测,实施专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行业企业为主细化完善岗位职业标准,学校为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将平台上的新产品试制、技术研发和服务等项目成果纳入工程案例库,教学内容更新对接技术进步。
█ 推行“三进入”,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
制定教师轮岗制度,实施“技师工程师培育计划”,推行教师进入平台,开展生产管理、技术研究和服务等项目,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将平台项目转化为工程素质提升课程,推行学生进入项目,作为项目助手,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训课、主干专业课实践性强的内容、工程素质提升课按生产管理要求和工艺技术规范进行教学,推行教学进入现场,主干专业课实行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双教师授课”,升级“教”与“学”方法,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 立德树人,导师引路,大师示范,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
实施“辅导员+班级导师”制,选聘教授、企业专家担任班级导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督促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参加好每一次活动;建“大国工匠”大师工作室,开展大师进校园、大师绝技绝活示范、“大师讲故事、故事进教材”、技能大赛等,培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
成果创新点
█ 形成“产业共性需求+学校立地研发”的高职产学研育人平台建设新理念
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试验试制、工艺技术工艺方法研究、产品检验检测等共性技术需求,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需要,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等方式,汇聚人才、项目、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构建了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应用、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现代工匠的产学研育人平台,主动融入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和创新体系,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了“产业共性需求+学校立地研发”的产学研育人平台建设新理念。
█ 创新“专业紧跟产业、科研反哺教学”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途径
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工艺复杂、质量标准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德技兼修现代工匠的时代特征。为此,实施“三对接”,对接产业设置专业、依据岗位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跟进技术进步更新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紧跟产业。利用高水平产学研育人平台汇聚的优势资源,与龙头企业和顶尖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培养师资团队和现代工匠,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创新了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的“专业紧跟产业、科研反哺教学”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途径。
█ 首创高端装备制造业“实战精技能、立德塑匠心”的现代工匠培养方法
制定教师轮岗制度,教师进入平台,实施专业课教师“技师工程师培育计划”,使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持续提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课程体系,实战性的现场教学,学生参与科研和服务项目,使学生在系统培养中懂技术、实战训练中精技能、项目研发中能创新。率先实施了“辅导员+班级导师”制,建立大师工作室,通过立德树人,营造氛围,导师教育引导,大师示范引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大国工匠”精神,首创了德技兼修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的培养方法
来源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成果官网
申明丨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2年职业教育课程目录 | ||
时间 | 地点 | 课程名称 |
持续更新中 | 线上 | 职业教育百天成长计划(课程思政篇) |
扫码报名
笃行教育
——您身边的定制课程专家
↑更多课程请关注“笃行教育研究院”↑